-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甲中心内部利润增加
- B.乙中心内部利润减少
- C.企业利润总额不变
- D.企业利润总额增加
- A.正确
- B.错误
- A.进价成本
- B.变动性进货费用
- C.变动性储存费用
- D.缺货成本
- A.期限性
- B.流动性
- C.风险性
- D.收益性
- A.P=A×(P/A,i,n)×(P/F,i,m)
- B.P=A×(F/A,i,n)×(P/F,i,m+n)
- C.P=A×(P/A,i,n)×(P/A,i,m)
- D.P=A×[(P/A,i,m+n)-(P/F,i,m)]
- A.财产保管与记录职务相分离
- B.经营责任与记账责任相分离
- C.业务授权与执行职务相分离
- D.业务执行与记录职务相分离
- A.资金筹措
- B.损益预算
- C.现金收入
- D.现金支出
- A.促进股票流通和交易
- B.增加对被并购方的吸引力
- C.可能增加股东的现金股利
- D.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
- A.税收因素
- B.投资者的反应
- C.对公司小股东的影响
- D.对股票市场价值的影响
- A.认股权证的基本要素包括赎回条款
- B.认股权证理论价值=(普通股市场价格-普通股认购价格)×认股权证换股比率
- C.认股权证的基本要素包括回售条款
- D.认股权证可以促进其他筹资方式的运用
- A.投资组合的β系数是所有单项资产β系数的加权平均数
- B.β=某种资产的风险报酬率/市场组合的风险报酬率
- C.单项资产的β系数反映的是单项资产所含的系统风险对市场组合平均风险的影响程度
- D.β系数越大,说明非系统性风险越大
- A.5
- B.4.54
- C.4.35
- D.6
- A.半固定成本
- B.半变动成本
- C.变动成本
- D.固定成本
- A.账面价值
- B.目标价值
- C.公允价值
- D.市场价值
- A.可转换债券转换为股票
- B.融资租赁
- C.发行新股
- D.股票回购
- A.11%.
- B.10%.
- C.9%.
- D.12%.
- A.3000
- B.1000
- C.2850
- D.850
- A.IRR>i,应降低贴现率继续测试
- B.IRR>i,应提高贴现率继续测试
- C.IRR<i,应降低贴现率继续测试
- D.IRR<i,应提高贴现率继续测试
- A.10
- B.20
- C.5
- D.15
- A.信用期限
- B.现金折扣期
- C.现金折扣率
- D.商业折扣
- A.没有考虑回收期满后继续发生的现金流量
- B.无法直接利用净现金流量信息
- C.不能正确反映投资方式不同对项目的影响
- D.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
- A.存货年需用量增加
- B.一次订货成本增加
- C.单位缺货成本增加
- D.单位缺货成本降低
- 38
-
净现值属于( )。
- A.静态评价指标
- B.反指标
- C.次要指标
- D.绝对数指标
- A.投资行为的介入程度
- B.投入的领域不同
- C.投资的方向不同
- D.投资的内容不同
- A.票面利率大于必要报酬率,债券应溢价发行
- B.票面利率小于必要报酬率,债券应折价发行
- C.票面利率等于必要报酬率,债券应平价发行
- D.票面利率大于必要报酬率,债券应折价发行
- A.弹性预算
- B.零基预算
- C.预算总额的审批
- D.固定预算
- A.该理论认为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只受单一风险因素的影响
- B.该理论认为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受若干个相互独立的风险因素的影响
- C.不同资产对同一风险因素的响应系数不同
- D.同一风险因素对不同资产的预期收益率相同
- A.20
- B.15
- C.3
- D.30
- A.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 B.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
- C.各责任中心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 D.各责任中心的可控成本
- A.8000元
- B.7000元
- C.5800元
- D.4300元
- A.数量较多的存货
- B.占用资金较多的存货
- C.品种较多的存货
- D.库存时间较长的存货
- A.经营单一品种的企业
- B.经营多品种的企业
- C.采用分算法的企业
- D.任何类型的企业
- A.70%.
- B.20.75%.
- C.50%.
- D.28.57%.
- A.投资回收期
- B.投资利润率
- C.净现值
- D.内含报酬率
- A.81.8
- B.93.6
- C.82.4
- D.76.4
- A.投产后净现金流量为递延年金形式
- B.投产后各年的净现金流量不相等
- C.在建设起点没有发生任何投资
- D.投产后净现金流量为普通年金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