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税收负担轻
- B.限制条款少
- C.筹资速度快
- D.设备淘汰风险小
- A.增加每次订货量
- B.降低每次订货量
- C.降低买价
- D.降低每次订货成本
- A.因供应部门外购材料的质量问题造成的生产车间超定额耗用成本
- B.因上一车间加工缺陷造成的下一车间超定额耗用成本
- C.因生产车间生产质量问题而造成的销售部门降价损失
- D.因生产车间自身加工不当造成的超定额耗用成本
- A.用现金偿还负债
- B.借入一笔短期借款
- C.用银行存款购入一台设备
- D.用银行存款支付一年的电话费
- A.预分现金股利
- B.流动资金借款
- C.归还流动资金借款
- D.经营性现金收入
- A.资本保全约束
- B.资本积累约束
- C.偿债能力约束
- D.稳定股价约束
- A.随每次进货批量的变动,进货费用和储存成本呈反方向变化
- B.储存成本的高低与每次进货批量成正比
- C.订货成本的高低与每次进货批量成反比
- D.年变动储存成本与年变动进货费用相等时的采购批量,即为经济订货量
- A.回收期为2.86年
- B.回收期为3.33年
- C.投资利润(税后)率为10.05%
- D.投资利润(税后)率为35%
- A.股利年增长率
- B.年股利
- C.预期的报酬率
- D.贝他系数
- A.系统风险又叫市场风险、不可分散风险
- B.系统风险不能用多元化投资来分散,只能靠更高的报酬率来补偿
- C.非系统风险是每个公司特定的风险,可通过多元化投资分散
- D.证券投资组合可消除系统风险
- A.2.1
- B.1.44
- C.1.2
- D.1
- A.长期偿债能力
- B.产权比率
- C.应收账款周转率
- D.短期偿债能力
- A.4:3
- B.7:4
- C.7:3
- D.3:4
- A.1%.
- B.22 000
- C.10%.
- D.2 000
- A.本期生产量
- B.本期销售量
- C.期初存货量
- D.期末存货量
- A.总公司总体的利润上升
- B.总公司总体的利润不变
- C.该分公司的利润上升
- D.该分公司的利润不变
- A.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
- B.本企业的资信程度
- C.客户的资信程度
- D.本企业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
- A.某股票β值大于1,则其风险大于市场平均风险
- B.某股票β值等于1,则其风险等于市场平均风险
- C.某股票β值小于1,则其风险小于市场平均风险
- D.β值越小,该股票收益率越高
- A.稳定股东各年收益
- B.体现风险投资与风险收益的对等
- C.使公司利润分配灵活性较大
- D.降低综合资金成本
- A.增加人工工资
- B.增加广告费用
- C.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 D.提高价格
- A.该方案不具备财务可行性,应拒绝
- B.该方案基本上具备财务可行性
- C.仍需进一步计算净现值率再作判断
- D.仍没法判断
- A.经营者
- B.债务人
- C.债权人
- D.股东
- A.标准离差
- B.边际成本
- C.标准离差率
- D.风险报酬率
- A.收款法
- B.贴现法
- C.分期等额还本付息法
- D.加息法
- A.投资中心
- B.利润中心
- C.成本中心
- D.决策中心
- A.资产负债率
- B.产权比率
- C.利息保障倍数
- D.有形资产负债率
- A.百分比法
- B.因素法
- C.公式法
- D.列表法
- A.资本保全约束
- B.资本积累约束
- C.偿债能力约束
- D.超额累积利润约束
- A.现金折扣率
- B.信用期限
- C.折扣期限
- D.商品数量
- A.1
- B.0
- C.大于1
- D.在0~1之间
- A.净现值>0
- B.净现值率<0
- C.获利指数2>1
- D.内部收益率>基准折现率
- A.投资
- B.资金
- C.成本
- D.利润
- A.资金投入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时间长短
- B.资金投入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周转一次的时间长短
- C.资金投入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周转次数的多少
- D.通货膨胀的高低
- A.下跌
- B.上涨
- C.不变
- D.可能上涨或下跌
- A.利润最大化
- B.风险最小化
- C.企业价值最大化
- D.报酬率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