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500×(P/A,10%,7)-500×(P/A,10%,2)
- B.500×(P/A,10%,5)×(P/F,10%,2)
- C.500×(F/A,10%,5)×(P/F,10%,7)
- D.500×(P/A,10%,5)×(P/F,10%,1)
- A.发放股票股利
- B.支付现金红利
- C.股票分割
- D.股票回购
- A.建设期年数
- B.单利计算方法
- C.长期借款本金
- D.借款利息率
- A.资产流动性差
- B.限制条件较多
- C.回笼资金慢
- D.筹资成本较高
- A.财务杠杆系数
- B.每股利润变动率
- C.经营杠杆系数
- D.产销量变动率
- 22
-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 A.风险是事件本身的不确定性,也就是指可能发生的损失
- B.递延年金终值的大小,与递延期无关,故计算方法和普通年金终值相同
- C.投资项目的报酬率呈正态分布,其期望值为15%,标准差为3.87%,则该项目肯定盈利,不会出现亏损
- D.预付年金终值系数与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相比,期数加1,而系数减1
- A.流动资产周转率
- B.固定资产周转率
- C.总资产周转率
- D.销售利润率
- A.如果两个项目原始投资不相同,应该使用差额内部收益率法比较项目的优劣,评价时当差额内部收益率指标大于或等于基准折现率或设定折现率时,投资少的方案为优
- B.内部收益率指标非常重视资金时间价值,能够动态地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水平
- C.当经营期大量追加投资时,计算结果缺乏实际意义
- D.如果方案的内部收益率大于其资金成本,该方案就为可行方案
- A.企业临时举债能力的强弱
- B.企业对现金流量预测的可靠程度
- C.企业愿意承担风险的程度
- D.企业的销售水平
- A.4/3
- B.7/4
- C.7/3
- D.3/4
- A.其现值计算与普通年金原理相同
- B.其终值计算与普通年金原理相同
- C.最初若干期没有收付款项
- D.递延期越长,递延年金现值越大
- A.现金收支预算
- B.预计资产负债表
- C.长期决策预算
- D.业务预算
- A.企业营业外收支项目过大
- B.企业投资收益持续增长
- C.企业其他业务利润持续增长
- D.企业营业费用持续减少
- A.存货的变现能力
- B.短期证券的变现能力
- C.产品的变现能力
- D.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
- A.标准成本
- B.标准成本加成
- C.标准变动成本
- D.标准成本加一定合理利润
- A.经营单一品种或采用分算法的企业
- B.经营多品种的企业
- C.国营及集体所有制企业
- D.任何类型的企业
- A.总结报告
- B.责任报告
- C.责任预算
- D.经营预算
- A.股利重要论
- B.股利传递信号论
- C.股利无关论
- D.股利分配的代理理论
- A.控制权的稀释
- B.举债能力的强弱
- C.盈余的变化
- D.潜在的投资机会
- A.信用期限越长,企业坏账风险越小
- B.信用期限越长,表明顾客享受的信用条件越优越
- C.延长信用期限,不利于销售收入的扩大
- D.信用期限越长,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越低
- A.金额标准
- B.品种数量标准
- C.重量标准
- D.金额与数量标准
- A.商业折扣
- B.折扣率越低,企业付出的代价越高
- C.目的是为了加快账款的回收
- D.为了增加利润,应当取消现金折扣
- A.违约风险
- B.利息率风险
- C.购买力风险
- D.流动性风险
- A.契约型和公司型
- B.封闭型和开放型
- C.股权式和证券式
- D.股权式和债权式
- A.投资人
- B.托管人
- C.管理人
- D.发起人
- A.选择投资额较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 B.选择投资额较小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 C.选择年等额净回收额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 D.选择年等额净回收额最小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 A.大于1
- B.等于1
- C.小于1
- D.等于0
- A.6.375年
- B.8.375年
- C.5.625年
- D.7.625年
- A.2.5
- B.1.68
- C.1.15
- D.2.0
- A.只存在经营风险
- B.只存在财务风险
- C.存在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 D.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可以相互抵销
- A.长期借款成本
- B.债券成本
- C.留存收益成本
- D.普通股成本
- A.目的性
- B.时间性
- C.收益性
- D.阶段性
- A.组织财务活动
- B.编制预算
- C.财务分析
- D.管理现金
- A.法人财产
- B.财产
- C.经营者财产
- D.企业全体员工财产
- A.671600
- B.564100
- C.871600
- D.61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