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减少利息支出可以降低息税前利润
- B.每股净利等于上市公司本年发放的普通股现金股利总额除以年末普通股股数
- C.市盈率越高,说明投资者对于公司的发展前景越看好,所以市盈率越高越好
- D.可转换债券属于稀释性潜在普通股
- 1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剩余股利政策的理论依据是MM股利无关论
- B.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可能给公司的财务运作带来很大压力
- 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是一种稳定的股利政策,可以很好地缓解公司的财务压力
- 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有助于稳定股价,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 A.反映了企业当期净利润中现金收益的保障程度,真实反映了企业盈余的质量
- B.是评价企业盈利状况的主要指标
- C.是企业一定时期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值
- D.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对现金的贡献越大
- A.市场具有强式效率
- B.不存在所得税
- C.不存在发行费用但存在交易费用
- D.公司的股利政策不影响投资决策
- A.债券的面值
- B.债券的利率
- C.债券的价格
- D.债券的期限
- A.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 B.产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 C.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 D.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实际产量标准总工时
- A.本期采购付现金额=本期采购金额(含进项税)-期初应付账款+期末应付账款
- B.本期采购付现金额=本期采购金额(含进项税)+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
- C.本期采购付现金额=本期采购本期付现部分(含进项税)+以前期赊购本期付现的部分
- D.本期采购付现金额=本期采购金额(含进项税)+期初应付账款-期末应付账款
- A.在实际中,两项资产的收益率具有完全正相关的情况很常见
- B.如果两项资产的收益率具有完全负相关关系,则构成的资产组合中不包拓非系统风险
- C.如果两项资产构成的组合的收益率等于两项资产的收益率的加权平均数,则说明两项资产的收益率具有完全正相关关系
- D.如果两项资产构成的组合收益率的标准差等于两项资产收益率标准差的加权平均数,则说明两项资产的收益率具有完全正相关关系
- A.建设投资一定在年初发生
- B.流动资金投资在年初发生
- C.收入和成本的确认在年末发生
- D.项目最终报废或清理均发生在终结点
- A.主辅指标功能匹配
- B.指标要素齐全适当
- C.指标数量多
- D.满足多方信息需要
- A.经验判断法
- B.定量分析法
- C.排队法
- D.归类法
- A.职工培训费
- B.长期租赁费
- C.直接材料费
- D.研究与开发费
- A.提高权益乘数
- B.提高产品单位售价
- C.增加产品销售量
- D.节约固定成本支出
- A.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产权比率
- B.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产权比率
- C.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产权比率
- D.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产权比率
- A.买进看涨期权
- B.综合多头
- C.买进看跌期权同时买入期权标的物
- D.买进看跌期权同时卖出一定量的期权标的物
- A.属于权益性投资
- B.收益不稳定
- C.价格波动性大
- D.风险小
- A.信用期同方向变化
- B.赊购总额同方向变化
- C.折扣百分比的大小、信用期的长短均呈同方向变化
- D.折扣期的长短呈同方向变化
- A.体现了多盈多分、少盈少分、无盈不分的股利分配原则
- B.该股利政策下,公司丧失了利用股利政策的财务方法,缺乏财务弹性
- C.股利支付率的确定比较容易
- D.不利于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
- A.现金股利的替代
- B.满足认股权的行使
- C.传递公司的信息以稳定或提高公司的股价
- D.稳定每股收益
- A.2.5436
- B.2.4868
- C.3.3101
- D.3.6411
- A.债券的付息主要表现在利息率的确定、付息频率和付息方式三个方面
- B.按有无特定的财产担保,债券分为信用债券和不动产抵押债券
- C.债券的滞后偿还存在转期和转换两种形式
- D.债券筹资与留存收益筹资一样,都保证了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
- A.责任预算的编制可以自上而下编制,也可以自下而上编制
- B.责任报告是自下而上逐级编报的,随着责任中心的层次由低到高,其报告的详略程度从简单到复杂
- C.分权组织结构适合按照由下而上、层层汇总的程序编制责任预算
- D.按照自上而下、层层分解的程序编制责任预算,便于统一指挥和调度
- A.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只是决定股票价值的基本因素而不是全部因素
- B.模型对未来期间股利流入量预测数的依赖性很强,不过这些数据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
- C.股利固定模型、股利固定增长模型的计算结果受D0或D1,的影响很大,而这两个数据可能具有人为性、短期性和偶然性,模型放大了这些不可靠因素的影响力
- D.折现率的选择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
- A.40
- B.50
- C.36
- D.110
- A.相关进货费用和相关储存成本
- B.相关进货费用和缺货成本
- C.存货进价和相关储存成本
- D.相关进货费用、相关储存成本和存货进价
- A.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经营风险小
- B.降低库存成本
- C.减少从订货到交货的加工等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 D.降低废品率、再加工和担保成本
- A.现金预算
- B.销售预算
- C.生产预算
- D.管理费用预算
- A.9%
- B.13%
- C.6%
- D. 12%
- A.如果二者相关系数为-1,则可以最大程度地抵消非系统风险
- B.若A和B的相关系数小于0,组合后的非系统风险会减少
- C.若A和B的相关系数等于0,组合后的非系统风险不能减少
- D.如果二者相关系数为1,组合收益率的标准差等于两种资产标准差的加权平均数
- A.不受已有费用项目和开支水平的限制
- B.能调动各方面降低费用的积极性
- C.有助于企业的发展
- D.便于突出工作重点
- A.320
- B.480
- C.600
- D.300
- A.计算期=建设期+运营期
- B.运营期=试产期+达产期
- C.达产期是指从投产至达到设计预期水平的时期
- D.从投产日到终结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运营期
- A.为补偿购买力损失而要求提高的利率
- B.为弥补因债务人资产流动性不好而带来的风险,由债权人要求提高的利率
- C.为弥补因债务人无法按时还本付息而带来的风险,由债权人要求提高的利率
- D.为弥补因偿债期长而带来的风险,由债权人要求提高的利率
- A.小于10%
- B.大于10%,小于12%
- C.等于12%
- D.大于11%
- A.甲公司购买乙公司发行的债券
- B.甲公司持有丙公司的股票并获取股利
- C.甲公司从丁公司赊购产品
- D.甲公司向戊公司支付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