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因使用新固定资产而增加的营业收入
- B.处置固定资产的变现净收入
- C.新旧固定资产回收固定资产余值的差额
- D.因使用新固定资产而节约的流动资金投资
- A.临时性负债
- B.长期负债
- C.自发性负债
- D.权益资本
- A.正确
- B.错误
- A.契约型基金的资金是为公司法人的资本
- B.契约基金的投资人是受益人
- C.契约基金的投资人不享有管理基金公司的权利
- D.基金运营依据是基金公司章程
- A.约束性固定成本的存在
- B.酌量性固定成本的存在
- C.债务利息
- D.优先股股利
- A.纯利率
- B.违约风险报酬串
- C.流动性风险报酬串
- D.期限风险补偿率
- A.运营期自由现金流量=该年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该年折旧+该年摊销+该年回收额-该年维持运营投资
- B.运营期自由现金流量=该年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该年折旧+该年摊销+该年回收额+该年维持运营投资
- C.经营净现金流量=该年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该年折旧+该年摊销
- D.经营净现金流量=该年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该年折旧+该年摊销+该年回收额
- A.1/(1-产权比率)
- B.1/(1-资产负债率)
- C.1+产权比率
- D.资产/所有者权益
- A.采用分算法处理固定成本的多品种企业
- B.经营多品种产品的企业
- C.经营单一产品的企业
- D.任何类型的企业
- A.股利政策相当于是协调股东与管理者之间代理关系的一种约束机制
- B.股利政策向市场传递有关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信息
- C.用留存收益再投资带给投资者的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 D.公司管理者将公司的盈利以股利的形式支付给投资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公司管理者过度地扩大投资或进行特权消费,从而保护外部投资者的利益
- A.逃避风险
- B.稳定收入
- C.避税
- D.防止控制权分散
- A.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
- B.固定或持续增长股利
- C.固定股利支付率
- D.剩余胶利政策
- A.40%
- B.30%
- C.20%
- D.10%
- A.资金的时间价值相当于没有风险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 B.利率=时间价值+通货膨胀补偿率+风险收益率
- C.在通货膨胀率很低的情况下,可以用政府债券利率来表示时间价值
- D.如果银行存款利率为10%,则今天存入银行的1元钱,一年以后的价值是1.10元
- A.权益乘数大则总资产报酬率大
- B.权益乘数大则财务杠杆作用大
- C.权益乘数大则净资产收益率大
- D.权益乘数等于资产权益率的倒数
- A.有利于公司保持最佳资本结构
- B.有利于投资者安排收入与支出
- C.有利于公司稳定股票的市场价格
- D.有利于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
- A.固定性转换成本
- B.现金短缺成本
- C.现金保管费用
- D.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
- A.6.67
- B.1.13
- C.1.5
- D.1.125
- A.净资产收益率
- B.总资产净利率
- C.总资产周转率
- D.营业净利率
- A.NPV>0,PP<n/2,PP'<p/2,ROI>i
- B.NPV>0,PP>n/2,pp'>P/2,ROI<i
- C.NPV<0,PP>n/2,pp'>P/2,ROI<i
- D.NPV<0,PP<n/2,pp'<P/2,ROI<i
- A.资金成本
- B.企业类型
- C.融资期限
- D.偿还方式
- A.1
- B.12
- C.8
- D.2
- A.400000
- B.449130
- C.43295
- D.55265
- A.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 B.客户资信调查费用
- C.坏账损失
- D.收账费用
- A.第i资产必要收益率
- B.第i风险收益率
- C.市场组合平均收益率
- D.市场组合风险收益率
- A.现金预算
- B.费用预算
- C.销售预算
- D.生产预算
- A.财务预算
- B.财务分析、业绩评价与激励
- C.财务决策
- D.财务报告
- A.筹资风险小
- B.限制条款少
- C.筹资额度大
- D.资金成本低
- A.8.4%
- B.12%
- C.14%
- D.18%
- A.半变动成本
- B.变动成本
- C.固定成本
- D.半固定成本
- A.2.5
- B.3.5
- C.5.5
- D.7.5
- A.所有风险
- B.市场风险
- C.系统性风险
- D.非系统性风险
- A.考虑了风险价值因素
- B.反映了创造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
- C.能够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
- D.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因素
- A.6000
- B.8000
- C.9000
- D.10000
- A.进货费用等于储存成本
- B.进货费用、储存成本与短缺成本之和最小
- C.进货成本等于储存成本与短缺成本之和
- D.进货成本与储存成本之和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