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
第 50 题某股份公司有关资料如下:
金额单位:万元
要求:项 目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净利润 680 750 营业收入 4500 5000 年末资产总额 3200 3800 4400 年末股东权益总额 1400 1600 1850 普通股平均股数 500 540 营业净利率 15.11% 总资产周转率(按照平均数计算) 1.29 权益乘数(按照平均数计算) 2.33 平均每股净资产 3 (1)计算2007年的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和平均每股净资产;
(2)根据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和平均每股净资产,计算2006年和2007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
(3)用差额分析法依次分析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和平均每股净资产对每股收益指标的影响,并说明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4)用连环替代法依次分析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对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影响。
①每年付现的经营成本;
②每年的应交增值税;
③每年营业税金及附加;
④每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2)根据资料二计算B方案的下列指标:
①建设投资;
②原始投资;
③项目总投资;
④固定资产原值。
(3)A方案相对于B方案各年的增量税后净现金流量。
(4)计算差额内部投资收益率,并判断A、B方案哪个更好。
已知:(P/A,10%,7)=4.8684
(P/A,12%,7)=4.5638
(P/F,10%,1)=0.9091
(P/F.12%,1)=0.8929
- 3
-
第 49 题某公司现有甲、乙两个投资项目可供选择,有关资料如下:
甲、乙投资项目的预测信息
已知:政府短期债券的收益率为4%,证券市场平均收益率为9%,市场组合收益率的标准差为3%。要求:市场销
售情况
概率 甲项目的 收益率
乙项目的 收益率
很好 0.3 20% 30% 一般 0.4 16% 10% 较差 0.2 12% 5% 很差 0.1 2% -10% (1)计算甲、乙两个项目的预期收益率和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
(2)比较甲、乙两个项目的风险和收益,说明该公司应该选择哪个项目;
(3)假设纯粹利率为3%,计算通货膨胀补偿率;
(4)假设市场是均衡的,计算所选项目的风险价值系数(6);
(5)假设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成立,计算市场风险溢酬、乙项目的β系数;
(6)计算乙项目收益率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相关系数。
- 6
-
第 46 题某企业历史上现金占用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如表所示:
单位:万元
要求:年度
销售收人 现金占用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5800 6000
6500
6800
7500
810 800
850
900
980
(1)用高低点法确定销售收入占用不变资金总额以及每万元销售收入占用的变动资金;
(2)如果其他资产占用的固定资金总额为3200万元,流动负债提供的固定资金为200万元,每万元销售收入占用的其他资产的变动资金合汁为0.8万元,每万元销售收入可以出流动负债提供0.2万元资金,写出资金预测模型;
(3)如果预计2008年的销售收入为8000万元,预测资金需要量以及需要增加的资金量。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降低速动比率
- B.降低流动比率
- C.减少营运资金
- D.增加营运资金
- A.代理理论
- B.净收益理论
- C.净营业收益理论
- D.修正的MM理论
- A.对利率进行准确预测
- B.在发展新产品前,充分进行市场调研
- C.采用多品种经营
- D.向保险公司投保
- A.趋势分析法
- B.比率分析法
- C.结构分析法
- D.因素分析法
- A.可转换债券可以随时转换为普通股股票
- B.提前偿还所支付的价格通常高于债券的面值
- C.强制性赎回包括偿债基金和赎债基金两种形式
- D.滞后偿还有转期和转换两种形式
- A.根据两差异法,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为耗费差异与效率差异
- B.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是生产能量与实际产量的标准工时之差,与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的乘积
- C.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与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金额之间的差额,称为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 D.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反映实际产量标准工时未能充分使用现有生产能量而造成的损失
- A.避税
- B.控制权
- C.稳定收入
- D.规避风险
- A.巩固既定控制权
- B.转移公司控制权
- C.防止敌意收购
- D.满足优先认股权的行使
- A.净现值大于0
- B.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大于项目计算期的一半
- C.投资收益率大于基准投资收益率
- D.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小于项目运营期的一半
- A.将间接费用和直接费用都视为产品消耗作业而付出的代价
- B.对于间接费用的分配,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相同
- C.对于不同的作业中心,由于成本动因的不同,使得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也不同
- D.间接费用分配的对象不再是产品,而是作业
- A.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核心,财务预测是为财务决策服务的
- B.财务预算是指企业根据各种预测信息和各项财务决策确立的预算指标和编制的财务计划
- C.财务控制就是对预算和计划的执行进行追踪监督、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和修正,以保证预算的实现
- D.财务规划和预测首先要以全局观念,根据企业整体战略目标和规划,结合对未来宏观、微观形势的预测,来建立企业财务的战略目标和规划。
- A.0%
- B.0.04%
- C.2%
- D.1%
- A.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财务关系
- B.企业与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 C.企业与供货商之间的财务关系
- D.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 A.由于原材料不合格导致生产部门原材料耗用超定额成本
- B.由于机器老化造成的废品损失
- C.由于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销售部门的降价损失
- D.因上一车间加工缺陷造成的下一车间材料超定额成本
- A.工作量大
- B.透明度低
- C.不够及时
- D.连续性、完整性和稳定性不够突出
- A.基准利率和套算利率
- B.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 C.市场利率和法定利率
- D.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 A.3.0
- B.3.4
- C.2.9
- D.3.2
- A.甲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大于乙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 B.甲资产收益率的方差大于乙资产收益率的方差
- C.甲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大于乙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
- D.甲资产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大于乙资产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
- A.如果市场风险溢酬提高,则所有的资产的风险收益率都会提高,并且提高的数值相同
- B.如果无风险收益率提高,则所有的资产的必要收益率都会提高,并且提高的数值相同
- C.对风险的平均容忍程度越低,市场风险溢酬越大
- D.如果β=1,则该资产的必要收益率=市场平均收益率
- A.股利重要论
- B.信号传递理论
- C.代理理论
- D.股利无关论
- A.沟诵和协调
- B.资源分配
- C.为财务预测提供依据
- D.绩效评估
- A.国库券
- B.商业票据
- C.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 D.股票
- A.包括售后租回、直接租赁和杠杆租赁三种形式
- B.从承租人的角度来看,杠杆租赁与其他租赁形式并无区别
- C.从出租人的角度来看,杠杆租赁与其他租赁形式并无区别
- D.在杠杆租赁中,如果出租人不能按期偿还借款,资产的所有权就要转归资金的出借者
- A.可以为公司筹集额外的资金
- B.可以促进其他筹资方式的运用
- C.不容易分散企业的控制权
- D.稀释普通股收益
- A.资金成本较普通股低
- B.保持普通股股东的控制权
- C.增强公司的信誉
- D.有利于发挥财务杠杆作用
- A.对各个投资者的影响程度相同
- B.可以用β系数衡量其大小
- C.可以通过证券投资组合来削减
- D.只能回避而不能消除
- A.弹性利润预算编制的百分比法主要适用于单一品种经营的企业
- B.零基预算适用于产出较难辨认的服务性部门费用预算的编制
- C.定期预算方法适用于多品种经营的企业
- D.增量预算适用于产出较难辨认的服务性部门费用预算的编制
- A.0
- B.5
- C.9
- D.15
- A.企业举债过度
- B.新材料的出现
- C.销售决策失误
- D.生产组织不合理
- A.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
- B.不同指标问的比较
- C.会计报表的比较
- D.会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
- A.指标的计算口径必须一致
- B.衡量标准的科学性
- C.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
- D.运用例外原则
- A.成本上升的风险
- B.利润下降的风险
- C.业务量变动导致息税前利润更大变动的风险
- D.业务量变动导致税后利润更大
- A.它忽略了货币时间价值
- B.它需要一个主观上确定的最长的可接受回收期作为评价依据
- C.它不能测度项目的盈利性
- D.它不能测度项目的流动性
- A.20800
- B.14568
- C.12480
- D.15600
- A.等级筹资理论认为企业偏好内部筹资,如果需要外部筹资偏好股票筹资
- B.MM理论认为股权代理成本和债权代理成本的平衡关系决定最佳资本结构
- C.MM理论认为不考虑所得税时,负债越多,企业价值越大
- D.净营业收益理论认为企业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