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
第 41 题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2007年有关资料如下:(1)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年初、年末余额和部分账户发生额如下(单位:万元):
(2)利润表有关账户本年发生额外如下(单位:万元):账户名称 年初余额 本年增加 本年减少 年末余额 应收账款 3000 2600 应收票据 600 750 交易性金融资产 200 100(出售) 260 存货 2500 2200 应付账款 900 800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 100 510(销项税额) 190(已交)300(进项税额) 120 应交所得税 30 100 40 短期借款 500 300 700
(3)其他有关资料如下:交易性金融资产均为非现金等价物,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已支付现金,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已收到现金;应收、应付款项均以现金结算;应收账款变动数中含有本期计提的坏账准备10万元。存货本期增加额中含有固定资产折旧100万元,生产工人工资300万元。不考虑该企业本年度发生的其他交易和事项。账户名称 借方发生额 贷方发生额 主营业务收入 3000 主营业务成本 2500 投资收益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 10 要求:计算以下现金流入和流出(要求列出计算过程):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3)支付的各项税费;
(4)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5)取得借款所收到的现金;
(6)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7)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资产的公允价值
- B.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 C.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
- D.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 A.委托代销商品
- B.周转材料
- C.为在建工程购人的工程物资
- D.发出商品
- A.只要非货币口生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就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 B.若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则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 C.若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则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 D.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企业应当关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 A.发现报告年度财务报表存在严重舞弊
- B.发现报告年度会计处理存在重大差错
- C.国家发布对企业经营业绩将产生重大影响的产业政策
- D.发现某商品销售合同在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曰已成为亏损合同的证据
- A.教育费附加
- B.矿产资源补偿费
- C.土地使用税
- D.营业税
- A.分配生产工人职工薪酬
- B.转让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净收益
- C.计提未到期持有至到期债券投资的利息
- D.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下实际收到的现金股利
- A.卖方仅仅为了到期收回货款而保留商品的法定产权,则销售成立,相应的收入应予以确认
- B.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如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 C.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 D.收入和费用需要配比,与同一项销售有关的收入和成本应在同一会计期间予以确认。成本不能可靠计量,相关的收入也不能确认
- A.债务转为资本
- B.降低利率
- C.减少债务本金
- D.免去应付未付的利息
- A.为执行销售合同而持有的存货,通常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
- B.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合同价格作为计算基础
- C.没有销售合同约定的存货,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市场销售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
- D.用于出售的材料,通常应当以市场销售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
- A.计算未来应付金额时应包含或有支出
- B.计算未来应收金额时应包含或有收益
- C.计算未来应付金额时不应包含或有支出
- D.计算未来应收金额时不应包含或有收益
- A.在既不存在资产销售协议又不存在资产活跃市场的情况下,企业应当以可获取的最佳信息为基础,可以参考同行业类似资产的最近交易价格或者结果进行估计
- B.如果企业无法可靠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应当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
- C.根据公平交易中资产的销售协议价格减去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处置费用的金额确定
- D.在资产不存在销售协议但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应当根据该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确定
- A.3 000
- B.8 500
- C.6 000
- D.8 300
- A.10(借方)
- B.10(贷方)
- C.70(借方)
- D.70(贷方)
- A.固定资产
-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C.无形资产
- D.交易性金融资产
- A.93 600
- B.936
- C.102 960
- D.92 664
- A.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发生的可直接确定的设计费用计入相关产品成本
- B.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存货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 C.以存货抵偿债务结转的相关存货跌价准备冲减资产减值损失
- D.商品流通企业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采购费用应计入采购存货成本
- A.销售商品收入
- B.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
- C.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
- D.出售无形资产取得的收益
- A.0
- B.534.60
- C.267.3
- D.9800
- A.最长不得超过自租赁开始日起至优惠购买选择权行使之日止的期间
- B.最短不得少于自租赁开始日起至优惠购买选择权行使之日止的期间
- C.应该是自租赁开始日之日起至续租之日止的期间
- D.不少于10年
- A.15
- B.17
- C.19
- D.20
- A.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竣工决算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入账价值。
- B.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评估或协议价入账,但此口径不公允的除外。
- C.购置的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买价、运输费、包装费、安装成本、交纳的相关税金等,作为入账价值。
- D.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融资租入资产总额大于承租人租入资产总额的30%时),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入账价值。
- A.营业外支出
- B.投资收益
- C.资产减值损失
- D.管理费用
- A.308008.2
- B.308026.2
- C.308316.12
- D.308348.56
- A.10000
- B.30000
- C.20000
- D.0
- A.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 B.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无论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均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 C.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无论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均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资本化
- D.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为基础确定
- A.87.75
- B.70
- C.100
- D.75
- A.100
- B.120
- C.20
- D.O
- A.营业税
- B.土地使用税
- C.车船使用税
- D.房产税
- A.185.63
- B.75
- C.67.5
- D.320
- A.预收购货单位的货款
- B.收到出租包装物的押金
- C.应付租入包装物的租金
- D.职工未按期领取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