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销售预算
- B.产品成本预算
- C.直接材料预算
- D.生产预算
- A.筹资限制条件较少
- B.形成生产能力较快
- C.资本成本负担较低
- D.财务风险较小
- A.税收扣除政策
- B.减税政策
- C.免税政策
- D.退税政策
- A.主要产品市场需求大幅下降
- B.营改增导致公司税负大幅下降
- C.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
- D.公司进行重点资产重组
- A.提前偿还短期融资券
- B.利用商业信用延期付款
- C.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力度
- D.加快制造和销售产品
- A.应收账款
- B.预付账款
- C.应收票据
- D.销售折扣与折让
- A.标准差率
- B.标准差
- C.期望值
- D.方差
- A.赎回条款
- B.回售条款
- C.强制性转换条款
- D.转换比率条款
- A.从仓库到车间的材料运输作业
- B.零部件加工作业
- C.零部件组装作业
- D.产成品质量检验作业
- A.易于进行产权交易
- B.资本成本较低
- C.有利于提高公司声誉
- D.筹资费用较低
- A.企业间兼并合并的投资
- B.更新替换旧设备的投资
- C.大幅度扩大生产规模的投资
- D.开发新产品的投资
- A.风险回避者会选择Y项目
- B.风险回避者会选择X项目
- C.风险追求者会选择X项目
- D.风险追求者会选择Y项目
- A.销售与管理费用预算
- B.销售预算
- C.产品成本预算
- D.直接材料预算
- A.代理理论
- B.所得税差异理论
- C.信号传递理论
- D.“手中鸟”理论
- A.156
- B.132
- C.136
- D.120
- A.股利与公司盈余紧密地配合
- B.有利于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
- C.股利分配有较大灵活性
- D.有利于稳定公司的股价
- A.滚动预算法
- B.零基预算法
- C.弹性预算法
- D.增量预算法
- A.有利于社会公众参与
- B.有利于保持原有的股权结构
- C.有利于促进股权的流通转让
- D.有利于引入战略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
- A.3.88%
- B.3.92%
- C.4.00%
- D.5.88%
- A.向金融机构借款
- B.发行股票
- C.利用商业信用
- D.吸收直接投资
- A.短期融资券
- B.短期借款
- C.长期负债
- D.应付票据
- A.65
- B.205
- C.140
- D.95
- A.单位变动成本
- B.单位标准成本
- C.单位制造成本
- D.单位市场价格
- A.股利宣告日
- B.股利发放日
- C.除息日
- D.股权登记日
- A.25%
- B.60%
- C.40%
- D.75%
- A.利润=(销售收入-保本销售额)x边际贡献率
- B.利润=保本销售量x边际贡献率
- C.利润=销售收人x(1-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 D.利润=销售收入x变动成本率-固定成本
- A.支付性筹资动机
- B.创立性筹资动机
- C.调整性筹资动机
- D.扩张性筹资动机
- A.半变动成本
- B.半固定成本
- C.约束性固定成本
- D.酌量性固定成本
- A.专家判断法
- B.因果预测分析法
- C.产品寿命分析法
- D.营销员判断法
- A.3.35
- B.4.00
- C.3.60
- D.3.40
- A.工资制度的变动
- B.工作环境的好坏
- C.工资级别的升降
- D.加班或临时工的增减
- A.产权匹配融资策略
- B.期限匹配融资策略
- C.保守融资策略
- D.激进融资策略
- A.票面利率
- B.债券面值
- C.市场利率
- D.债券期限
- A.产权问题
- B.激励问题
- C.代理问题
- D.责权分配问题
- A.利润敏感分析法
- B.公司价值分析法
- C.杠杆分析法
- D.每股收益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