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国家信用
- B.消费信用
- C.银行信用
- D.质押贷款
- A.1 001.25
- B.1 201.5
- C.12 015
- D.585
- A.504
- B.3 024
- C.6 048
- D.6 456.61
- A.525
- B.756
- C.1 682.1
- D.1 869
- A.25万
- B.50万
- C.100万
- D.1亿
- A.发行优先股会影响原有股东对商业银行的控制权
- B.发行优先股超过一定限度会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誉
- C.发行优先股会加重商业银行负担,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的灵活性
- D.不可能发行可转为普通股的优先股,集资形式不灵活
- A.国家资本
- B.法人资本
- C.个人资本
- D.外商资本
- A.信用中介
- B.支付中介
- C.信用创造
- D.金融服务
- A.1 900
- B.1 050
- C.1 740
- D.1 810
- A.1 000
- B.1 300
- C.1 500
- D.2 100
- A.由他行调入资金
- B.同业往来利息支出
- C.上级行调走资金
- D.偿还中央银行借款
- A.800
- B.900
- C.1 050
- D.1 400
- A.名义利率
- B.实际利率
- C.官定利率
- D.市场利率
- A.逐笔结息法
- B.定期结息法
- C.贴现计息法
- D.年息计算法
- A.获取利润
- B.增加资产的流动性
- C.提高资产的安全性
- D.调节货币供应量
- A.80 000
- B.520 000
- C.600000
- D.680 000
- A.8
- B.52
- C.60
- D.68
- A.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
- B.对商业银行的监管
- C.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债券及外汇
- D.再贴现
- A.为执行货币政策而开展的业务
- B.为融机构提供服务的业务
- C.为政府部门提供服务的业务
- D.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业务
- A.资产
- B.负债
- C.中间
- D.表外
- A.企业借贷行为增加
- B.借款企业利润减少
- C.企业借款行为减少
- D.借款企业成本增加
- E.借款企业盈利机会减少
- A.对外租赁
- B.内部租赁
- C.经营租赁
- D.金融租赁
- E.杠杆租赁
- A.持有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增加
- B.降低本国对国际资源的利用效率
- C.增加内通货膨胀的压力
- D.增加偿付外债压力
- E.降低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
- A.票据市场
- B.同业拆借市场
- C.回购市场
- D.证券投资基金
- E.可转让大额存单市场
- A.期限固定
- B.不办理提前支取
- C.到期前可流通转让
- D.可分段计息
- E.不计逾期利息
- A.金融市场是进行金融工具交易的场所
- B.金融市场有时是有形的,有时是无形的
- C.初级市场是已发行的票据或证券进行流通转让的市场
- D.货币市场是融资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市场
- E.柜台交易市场是在证券交易所之外进行交易所形成的市场
- A.利率风险
- B.汇率风险
- C.操作风险
- D.信用风险
- E.国家风险
- A.银行信贷原因
- B.国际收支原凶
- C.心理预期原因
- D.国家财政原因
- E.经济结构原因
- A.银行汇票
- B.定额银行本票
- C.委托收款
- D.托收承付
- E.汇兑
- A.直接标价法
- B.国际标准标价法
- C.二篮子标价法
- D.美元标价法
- E.间接标价法
- A.可调整的固定汇率
- B.汇率以外汇供求为基础
- C.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 D.有管理的汇率
- E.浮动汇率
- A.重新定价风险
- B.利率变动风险
- C.基准风险
- D.汇率风险
- E.期权性风险
- A.政府提供资金
- B.金融市场筹资
- C.国际金融机构筹资
- D.吸收存款
- E.中央银行拨款
- A.基本存款账户
- B.临时存款账户
- C.活期存款账户
- D.一般存款账户
- E.专用存款账户
- A.向其他金融企业拆借的资金
- B.购买或收回权益性证券的投资
- C.购置或处置固定资产
- D.吸收权益性资本取得的现金
- E.支付股利
- A.信用是商品经济过度扩张的重要条件
- B.信用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
- C.信用是加重国民经济结构失衡的条件
- D.信用可以促进利润的平均化
- E.信用为许多投机行为提供了条件
- A.外汇储备
- B.黄金储备
- C.战略物资储备
- D.特别提款权
- E.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 A.外汇储备大量流失
- B.陷入国际债务危机
- C.资本大量外逃
- D.本币升值
- E.本国货币信用度下降
- A.货币供应量大于客观需求量
- B.物价上涨
- C.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 D.货币贬值
- E.货币流通速度增快
- A.信用风险
- B.利率风险
- C.流动性风险
- D.操作风险
- A.35
- B.35.1
- C.350
- D.35l
- A.其他营业支出
- B.贷款
- C.贷款损失准备
- D.逾期贷款
- A.本身具有十足的内在价值
- B.是货币形式发展最原始的形式
- C.是一种价值符号
- D.有充足的金银货币或等值的金银条块作为保证
- A.电子货币
- B.实物货币
- C.代用货币
- D.金属货币
- A.现金发行
- B.现金投放
- C.现金归行
- D.现金回笼
- A.三级分类制度
- B.四级分类制度
- C.五级分类制度
- D.六级分类制度
- A.管理货币
- B.传导货币
- C.控制货币
- D.政策货币
- A.优惠利率
- B.基准利率
- C.市场利率
- D.实际利率
- A.证券公司
- B.商业银行
- C.人民银行及派出分支机构
- D.证券交易所
- A.汇款人
- B.汇出行
- C.汇人行
- D.收款人
- A.恪守信用,履约付款
- B.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
- C.银行不垫款
- D.为客户存款保密
- A.进账单
- B.现金收、付传票
- C.转账、借贷方传票
- D.特种转账借、贷方传票
- A.人民币对美元
- B.美元对人民币
- C.人民币对欧元
- D.欧元对人民币
- A.清算
- B.过户
- C.交割
- D.竞价
- A.支付结算类
- B.担保类
- C.承诺类
- D.交易类
- A.银行汇票
- B.银行本票
- C.银行承兑汇票
- D.支票
- A.资产
- B.所有者权益
- C.收入
- D.利润
- A.对外发放的贷款和收回的贷款
- B.取得或收回权益性证券的投资
- C.权益性资本取得的现金
- D.购买或收回债券投资
- A.向中央银行借款
- B.向国际金融市场借款
- C.发行金融债券
- D.回购协议
- A.4%
- B.6%
- C.8%
- D.10%
- A.只能由付款人签发并承兑
- B.可以由收款人签发并承兑
- C.可以由收款人签发并由付款人承兑
- D.可以由银行签发并承兑
- A.经营租赁
- B.金融租赁
- C.杠杆租赁
- D.财务租赁
- A.银行自身信用
- B.货币购买力需求相对过多
- C.货币购买力需求相对过少
- D.产品成本提高造成物价上涨
- A.直接标价法
- B.间接标价法
- C.欧元标价法
- D.美元标价法
- A.货币流通速度
- B.GDP增
- C.失业率
- D.汇率
- A.国家征信
- B.个人征信
- C.金融征信
- D.社会征信
- A.信用风险
- B.利率风险
- C.流动性风险
- D.市场风险
- A.保证金多头交易
- B.保证金空头交易
- C.多头交易
- D.空头交易
- A.向中央银行借款
- B.发行金融债券
- C.同业拆借
- D.回购
- A.M和y短期内稳定
- B.T和P短期内稳定
- C.P和V短期内稳定
- D.T和V短期内稳定
- A.全面风险管理原则
- B.集中管理原则
- C.垂直管理原则
- D.独立性原则
- A.证券承销商
- B.证券经纪商
- C.证券自营商
- D.证券登记结算公司
- A.混合型证券公司与单一型证券公司
- B.承销类证券公司与非承销类证券公司
- C.综合类证券公司与经纪类证券公司
- D.自营类证券公司和经纪类证券公司
- A.申请银行汇票的客户
- B.银行汇票的持票人
- C.持票人的开户银行
- D.银行汇票的出票银行
- A.6%
- B.8%
- C.10%
- D.12%
- A.结算
- B.存款
- C.贷款
- D.投资
- A.信用贷款
- B.担保贷款
- C.抵押贷款
- D.质押贷款
- A.政府部门
- B.企事业单位
- C.金融机构
- D.社会公益基金
- A.上涨
- B.下降
- C.不变
- D.没影响
- A.通知行
- B.议付行
- C.保兑行
- D.偿付行
- A.5
- B.20
- C.100
- D.500
- A.市场风险
- B.操作风险
- C.流动性风险
- D.信用风险
- A.对议付行或受益人不具有追索权
- B.可对议付行行使追索权
- C.可对受益人行使追索权
- D.对开证申请人不具有追索权
- A.高盈利性资产
- B.高流动性资产
- C.高衍生性资产
- D.高风险性资产
- 85
-
回购协议的实质是( )。
- A.以证券做抵押的资金借贷
- B.直接的证券借贷
- C.直接的证券买卖
- D.间接的证券交易
- A.中小企业
- B.三农
- C.成员单位
- D.金融同业
- A.基金会
- B.储金会
- C.基金管理公司
- D.结算中心
- A.即期汇率
- B.远期汇率
- C.交割汇率
- D.套算汇率
- A.可转换债券支付对方债务
- B.私人现金支付对方债务
- C.企业现金支付对方债务
- D.国际储备支付国际间债务
- A.买手
- B.成交量
- C.成交率
- D.换手率
- A.股权凭证
- B.受益凭证
- C.基金凭证
- D.委托凭证
- A.中央银行
- B.商业银行
- C.政策性银行
- D.信用合作社
- A.提高利率
- B.降低利率
- C.收紧银根
- D.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 A.国有商业银行
- B.股份制商业银行
- C.政策性银行
- D.中央银行
- A.先收款、后记账
- B.先记账,后付款
- C.先借后贷
- D.他行票据,受托抵用
- A.5%
- B.10%
- C.25%
- D.50%
- A.官定利率
- B.浮动利率
- C.市场利率
- D.实际利率
- A.公开喊价
- B.做市商定价
- C.连续竞价
- D.集合竞价
- A.没有限制
- B.受其经营效益的限制
- C.受中央银行限制
- D.受财政状况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