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日后董事会做出出售子公司决议
- B.日后董事会提出现金股利分配方案
- C.日后董事会做出与债权人进行重组决议
- D.退回上年度销售的商品
- E.日后发生的自然灾害导致不能偿还债务
- A.营业外收入
- B.资本公积
- C.营业外支出
- D.长期股权投资
- E.投资收益
- A.或有事项视同日后事项
- B.或有事项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 C.或有事项的结果需由未来事项决定
- D.或有事项是企业潜在的偿债义务
- E.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 A.权责发生制
- B.借款费用资本化
- C.收付实现制
- D.公允价值计量
- E.折旧年限
- A.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
- B.存货计提的跌价准备
- C.固定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
- D.无形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
- E.长期股权投资计提的减值准备
- A.营业外收入
- B.营业外支出
- C.管理费用
- D.财务费用
- E.坏账准备
- A.固定资产公允价值
- B.累计折旧
- C.累计减值准备
- D.固定资产原价
- E.固定资产净残值
- A.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 B.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 C.换入换出资产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可比市场交易但公允价值估计数的变动区间很小
- D.换入换出资产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可比市场交易但账面价值非常准确
- E.换入换出资产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可比市场交易但能够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 A.交易性金融资产
- B.银行存款
- C.投资收益
- D.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E.资产减值损失
- A.净现值
- B.基金公司旗下的内部收益率
- C.会计收益率
- D.投资回收期
- A.如实反映所应反映的交易或事项
- B.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应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
- C.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报告
- D.在满足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 E.在满足谨慎性原则的基础上,对不确定事项进行可靠估计
- A.甲项目取得更高报酬和出现更大亏损的可能性均大于乙项目
- B.甲项目取得更高报酬和出现更大亏损的可能性均小于乙项目
- C.甲项目实际取得的报酬会高于其预期报酬
- D.乙项目实际取得的报酬会低于其预期报酬
- A.该股票的市场风险大于整个市场股票的风险
- B.该股票的市场风险小于整个市场股票的风险
- C.该股票的市场风险等于整个市场股票的风险
- D.该股票的市场风险与整个市场股票的风险无关
- A.账面价值
- B.评估价值
- C.支付的合并对价
- D.公允价值
- A.经营安全性较高
- B.该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较强
- C.短期偿债能力较弱
- D.该企业流动负债的规模较大
- A.企业实现的收益
- B.投入资本实现的溢价
- C.投入资本未实现的溢价
- D.企业未实现的收益
- A.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 B.投资支付的现金
- C.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 D.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 A.企业靠出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资产维持经营活动所需资金
- B.企业靠借债维持经营活动所需的资金
- C.属于成长期的企业,对内投资尚未形成生产能力
- D.企业靠借债偿还到期的债务
- A.0
- B.400 000
- C.600 000
- D.1 000 000
- A.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 B.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 C.支付的各项税费
- D.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 A.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100元,相关的收入已包括在本期应税利润中
- B.一项账面余额为100元,账面价值为60元的存货
- C.账面余额为100元的应付工资,相关的费用已包括在本期应税利润中
- D.账面余额为100元的应付税款滞纳金
- 26
-
某企业2007年度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为15 000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为 12 000万元,净利润为1 000万元。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该企业2007年度的盈余现金保障倍数为( )。
- A.15
- B.12
- C.5
- D.3
- A.长期应收款
- B.应收账款
- C.应付账款
- D.预收账款
- A.45 000
- B.44 800
- C.43 000
- D.42 800
- A.2 000
- B.2 500
- C.2 600
- D.2 800
- A.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 B.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 C.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
- D.换入资产的重置价值
- A.或有负债与或有资产相联系,有或有负债就有或有资产
- B.对于或有事项既要确认或有负债,又要确认或有资产
- C.担保引起的或有事项随着被担保人债务的全部清偿而消失
- D.只有对本单位产生不利影响的事项才能作为或有事项
- A.是否具有商业实质
- B.交换中不涉及货币性资产
- C.能否取得交换资产的账面价值
- D.能否取得交换资产的公允价值
- A.0
- B.150
- C.350
- D.500
- A.股本
- B.应付债券
- C.资本公积
- D.盈余公积
- A.按实际支付的历史成本进行核算
- B.按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核算
- C.期末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
- D.收到的股票股利作为投资收益处理
- A.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 B.投资收益
- C.持有至到期投资——溢折价
- D.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 A.换入资产的重置价值
- B.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 C.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 D.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
- A.最低租赁付款额
- B.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
- C.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
- D.各期应支付的租金
- A.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
- B.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
- C.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现值
- D.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 A.注销应收票据后作或有事项处理
- B.不注销应收票据直接作为或有事项处理
- C.将其转入应收账款
- D.不注销应收票据直接作为短期借款处理
- A.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 B.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 C.持有至到期投资——溢折价
- D.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 A.谨慎性
- B.可比性
- C.实质重于形式
- D.重要性
- A.期初结存金额
- B.本期购进金额
- C.本期发出金额
- D.期末结存金额
- A.资产
- B.负债
- C.费用
- D.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