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幼儿心理学》押题密卷(1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1

第 15 题 情境言语和连贯言语的主要区别在于(  )。

  • A.是否完整连贯
  • B.是否反映了完整的思想内容
  • C.是否为双方所共同了解
  • D.是否直接依靠具体事物作支柱
22

游戏准备包括哪四个方面?(  )

  • A.游戏时间、游戏地点、游戏材料与经验准备
  • B.教师、小朋友、游戏材料与游戏场所
  • C.游戏主题、游戏材料、游戏场所与心理准备
  • D.游戏内容、游戏材料、游戏时间与游戏地点
24

第 12 题 儿童注意开始受到表象影响的年龄是(  )。

  • A.1岁以前
  • B.1~3岁
  • C.3~4岁半
  • D.4岁半~6岁
25

第 11 题 先学前期是指(  )。

  • A.O~1岁
  • B.1~3岁
  • C.3~6岁
  • D.6~7岁
26

第 9 题 布卢姆把认知学习从低到高依次排列为(  )。

  • A.认知、领会、分析、综合、运用、评价
  • B.认知、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 C.领会、认知、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 D.领会、认知、分析、综合、运用、评价
27

第 10 题 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是(  )。

  • A.匀速均衡发展
  • B.高速不均衡发展
  • C.年龄越小发展越慢
  • D.年龄越小发展越快
28

第 8 题 儿童有意动作发生的主要标志是(  )。

  • A.反射的建立
  • B.无条件反射的消退
  • C.眼手协调动作的发生
  • D.儿童能够抬头
29

第 6 题 幼儿发音的错误大多发生在(  )。

  • A.元音
  • B.辅音
  • C.前鼻音
  • D.齿音
30

当教室中一片喧哗声时,教师突然放低声音或停止说话,会引起幼儿的注意,这是(  )。

  • A.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 B.与幼儿的需要关系密切的刺激物,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 C.在成人的组织和引导下,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 D.利用活动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31

第 4 题 幼儿最初社会性发生的标志是(  )。

  • A.诱发性微笑的出现
  • B.不出声的笑
  • C.出声的笑
  • D.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
32

第 5 题 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原则包括(  )。

  • A.通用性、有效性、适龄性与针对性
  • B.客观性、科学性、实用性与安全性
  • C.普遍性、适用性、特殊性与教育性
  • D.互动性、效用性、特殊性与安全性
33

第 3 题 前运算阶段发生在(  )。

  • A.0~2岁
  • B.2~7岁
  • C.7~11岁
  • D.12~16岁
34

第 1 题 儿童形成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社会文化
  • B.电视
  • C.家庭
  • D.幼儿园
35

第 2 题 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  )。

  • A.直觉行动思维
  • B.具体形象思维
  • C.抽象逻辑思维
  • D.辩证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