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四川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A级》预测试卷10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5

常用的测验方法有 (  )

  • A.论文式测验
  • B. 客观测验
  • C.智力测验
  • D.标准测验
  • E.心理测验
26

一般而言,学生的成就动机来源于三种需要,它们是 (  )

  • A.认知的需要
  • B. 的需要
  • C.自我提高的需要
  • D.学习过程派生的附属需要
  • E.外在奖励
27

布鲁纳提出儿童思维发展的三个阶段是 (  )

  • A.动作性的阶段
  • B.印象性的阶段
  • C.思维性的阶段
  • D.象征性的阶段
  • E.前思维阶段
28

在我国,根据学习的内容和结果,把学习划分为 (  )

  • A.知识的学习
  • B.技能的学习
  • C.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
  • D.道德品质的学习
  • E.行为习惯的学习
29

根据前后学习的难度差异,可以把迁移分为 (  )

  • A.正迁移
  • B.顺向迁移
  • C. 直迁移
  • D.逆向迁移
  • E.水平迁移
31

学习是动物和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学习是(  )

  • A.奖惩的结果
  • B.接受讲述
  • C.获得事实材料
  • D.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必要条件
33

教师告诉学生学习结果,指出其正确和错误,这是教学活动中的 (  )

  • A.及时反馈
  • B.延时反馈
  • C.积极反馈
  • D.消极反馈
40

课堂心理气氛主要有三种类型:积极的、消极的与 (  )

  • A.沉默的
  • B.对抗的
  • C.安静的
  • D.活跃的
41

下列迁移中,难易相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是 (  )

  • A.顺向迁移
  • B.逆向迁移
  • C.垂直迁移
  • D.水平迁移
42

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 (  )

  • A.官能心理学
  • B.人本主义
  • C.行为主义
  • D.认知心理学
43

群体在共同活动中表现出的占优势的较稳定的情绪状态,称为 (  )

  • A.心理状态
  • B.心理气氛
  • C.群体规范
  • D.群体舆论
44

在教学设计工作中,中心是 (  )

  • A.分析教学内容
  • B.设计教学策略
  • C.分析教学对象
  • D.设计学习目标
45

提出动机性遗忘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

  • A.弗洛伊德
  • B.罗杰斯
  • C.布鲁纳
  • D.斯金纳
46

发散思维的三项特征是 (  )

  • A.间接性、独创性和流畅性
  • B.变通性、灵活性和流畅性
  • C.概括性、间接性和变通性
  • D.变通性、独创性和流畅性
47

对于学习迁移现象最早的系统解释是 (  )

  • A.形式训练说
  • B.概括化理论
  • C.共同要素论
  • D.关系理论
48

根据布鲁纳的教育目标观,学校教育的第三个目标是(  )

  • A.发展学生们运用“思想”解答问题的信心
  • B.培养学生的自我推进力,引导学生们独自运用各种题材
  • C.培养“经济地使用思想”
  • D.发展理智上的忠诚
49

下列不属于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的是 (  )

  • A.分析教学对象
  • B.制定教学目标
  • C.选用教学方法
  • D.掌握教学内容
50

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分期的理论,十一至十五岁的儿童处于(  )

  • A.思维准备阶段
  • B.感觉运动阶段
  • C.思维阶段
  • D.抽象思维阶段
53

学习者通过他人受到强化而使自己被强化的现象被称为 (  )

  • A.自我强化
  • B.次级强化
  • C.替代强化
  • D.原始强化
56

“学生学会点头敬礼,学会课堂常规”属于加涅学习分类中的 (  )

  • A.连锁学习
  • B.刺激一反应联结学习
  • C.信号学习
  • D.言语联想学习
57

下列测验方法中,不可能由教师或学校自行编制的是 (  )

  • A.心理测验
  • B.客观测验
  • C.标准测验
  • D.论文式测验
58

与求异思维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

  • A.形象思维.
  • B.抽象思维
  • C.发散思维
  • D.聚合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