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西省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测试题(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第 45 题 三名学生中小希的的思维就有更高的(  )。

  • A.流畅性
  • B.定向性
  • C.独创性
  • D.变通性
3

第 42 题 学生B的认知风格是(  )。

  • A.冲动型
  • B.沉思型
  • C.场独立型
  • D.场依存型
5

第 43 题 这种分类方法是根据(  )。

  • A.根据信息加工所依据的信息
  • B.根据反应的时间和精确性
  • C.根据思维的方向
  • D.根据创新性
20

第 24 题 教授心智技能或策略的主要目的是(  )。

  • A.使学生学会学习
  • B.学会解决问题
  • C.成为一个自主的、自我调控的有效的学习者
  • D.获得很多知识
21

第 25 题 常用的认知策略有(  )。

  • A.复述策略
  • B.计划策略
  • C.精细加工策略
  • D.组织策略
23

第 22 题 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要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可将迁移划分为(  )。

  • A.具体迁移
  • B.同化性迁移
  • C.顺应性迁移
  • D.重组性迁移
24

第 23 题 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主要因素是(  )。

  • A.距离远近
  • B.交往的频率
  • C.态度的相似性
  • D.个性的互补及外形
  • E.时间的长短
25

第 20 题 自我意识的成分包括(  )。

  • A.自我认识
  • B.自我体验
  • C.自我监控
  • D.自我感觉
  • E.自我调节
26

第 21 题 学习动机的作用包括(  )。

  • A.激活动机
  • B.定向动机
  • C.强化动机
  • D.调节动机
28

第 17 题 学习过程中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  )。

  • A.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 B.记忆术
  • C.做笔记
  • D.提问
  • E.生成性学习
30

第 14 题 “一好百好”,“一坏百坏”,这种社会认知效应称为(  )。

  • A.刻板效应
  • B.近因效应
  • C.晕轮效应
  • D.首因效应
31

第 15 题 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

  •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 B.一周之后复习
  • 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
  • D.当天复习
32

第 16 题 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有(  )。

  • A.自我控制法
  • B.全身松驰训练
  • C.系统脱敏法
  • D.肯定性训练
33

第 12 题 动作技能学习心理过程的第一阶段是(  )。

  • A.联结阶段
  • B.认知阶段
  • C.自动化阶段
  • D.熟练阶段
34

第 13 题 在感觉记忆中,信息主要以(  )形式存储。

  • A.语义
  • B.概念体系
  • C.图式
  • D.视象和声象
36

第 11 题 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  )。

  • A.自我控制
  • B.自我认知
  • C.自我指导
  • D.自我学习
39

第 8 题 (  )是使教材有效地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

  • A.练习册
  • B.课程标准
  • C.教学程序
  • D.教学内容
40

第 6 题 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  )。

  • A.艾宾浩斯
  • B.巴甫洛夫
  • C.冯特
  • D.弗洛伊德
41

第 5 题 原型定向阶段相当于加里培林的(  )。

  • A.活动定向阶段
  • B.物质与物质化阶段
  • C.内部言语阶段
  • D.外部言语阶段
42

第 3 题 由某种直接的情境引起的道德情感体验,从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分,主要是一种(  )。

  • A.直觉性道德情感体验
  • B.形象性道德情感体验
  • C.想象性道德情感体验
  • D.伦理性道德情感体验
44

第 2 题 处于不同层次概括水平的两种学习之间的影响属于(  )。

  • A.水平迁移
  • B.垂直迁移
  • C.顺向迁移
  • D.逆向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