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下半年江西省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标准全真试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  )

  • A.及时复习
  • B.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 C.适当过度学习
  • D.多种感官相互协调
3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哪些?(  )

  • A.时间
  • B.识记材料的性质
  • C.系列位置效应
  • D.学习程度
4

结合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既然电视对学生的负面影响较多,我们就应该禁止学生看电视
  • B.对于中学生,应该进行道德认知教育,让他们明白是非善恶,自觉抵制不良电视节目
  • C.父母应尽量和孩子一起看电视,在此过程中进行教育引导
  • D.电视可以使儿童获益非浅,只是父母要帮孩子驾驭电视
6

该学习理论提出的最著名的名词是(  )。

  • A.强化
  • B.替代性学习
  • C.试误
  • D.有意义学习
7

该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学习主要来源于(  )。

  • A.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 B.自身认知结构的重组
  • C.自身的需要
  • D.观察
28

教师期望通过(  )四种途径影响课堂气氛。

  • A.接受
  • B.反馈
  • C.输入
  • D.认同
  • E.输出
30

对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作出重要贡献的心理学家有(  )。

  • A.奥苏伯尔
  • B.班杜拉
  • C.安德森
  • D.加特纳
  • E.吉克
31

头脑风暴训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 A.让参与者畅所欲言
  • B.提出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
  • C.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
  • D.以获得方案的质量而非数量为目的
  • E.对所提出的方案暂时不作评价或判断
32

常用的复述策略有(  )。

  • A.利用有意识记
  • B.复习形式多样化
  • C.多种感官参与
  • D.提问
  • E.画线
33

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有(  )。

  • A.客观性
  • B.主观性
  • C.计划性
  • D.随意性
  • E.可比性
34

指导教学模式由(  )环节构成。

  • A.激发
  • B.讲演
  • C.练习
  • D.反馈
  • E.迁移
35

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包括(  )。

  • A.具体运算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感知运动阶段
  • D.数运算阶段
  • E.形式运算阶段
36

认识过程中影响着问题空间构造的因素有(  )。

  • A.知识经验
  • B.注意
  • C.记忆
  • D.情感
  • E.思维
37

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  )。

  • A.成文的正式规范
  • B.口头约定的规范
  • C.约定俗成的规范
  • D.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 E.潜意识遵循的规范
39

小明为了获得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他的学习动机是(  )。

  • A.低级动机
  • B.高级动机
  • C.外在的学习动机
  • D.内部的学习动机
  • E.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40

资源管理策略包括(  )。

  • A.学习时间管理
  • B.学习环境的设置
  • C.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
  • D.学习工具的利用
  • E.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41

下列属于实物直观的是(  )。

  • A.网络模拟动画
  • B.观察实物
  • C.演示实验
  • D.到实地参观访问
  • E.文艺作品赏析
42

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  )。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 B.自发的道德情感
  • C.想象的道德情感
  • D.灌输的道德情感
  • E.伦理的道德情感
43

迁移的种类有(  )。

  • A.正迁移与负迁移
  • B.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 C.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 D.概念迁移与命题迁移
  • E.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44

依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分为(  )。

  • A.感性知识
  • B.陈述性知识
  • C.理性知识
  • D.程序性知识
  • E.概念知识
45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  )。

  • A.获得
  • B.同化
  • C.转化
  • D.顺应
  • E.评价
46

学校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的措施主要有(  )。

  • A.创设问题情境
  • B.合作学习
  • C.强化
  • D.反馈
  • E.合理组织活动
47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人的需要可分为生长需要和缺失需要,下列属于缺失需要的是(  )。

  • A.饮食需要
  • B.力避下岗的需要
  • C.被人尊重的需要
  • D.审美的需要
  • E.寻找归属和爱的需要
48

品德和道德的联系表现在(  )。

  • A.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
  • B.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
  • C.品德和道德的最终根源相同 
  • D.道德与品德的直接根源相同
  • E.品德和道德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49

少年期是指年龄在(  )阶段的儿童。

  • A.6~11、12岁
  • B.ll、12~14、15岁
  • C.14、15~17、18岁
  • D.3~6、7岁
51

单独呈现条件刺激就能引起的反应叫(  )。

  • A.中性反应
  • B.条件反应
  • C.无条件反应
  • D.操作反应
53

现代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  )。

  • A.模象直观
  • B.实物直观
  • C.形象直观
  • D.感性直观
54

学生对自已认知能力的意识属于自我意识中的(  )。

  • A.心理自我
  • B.生理自我
  • C.社会自我
  • D.理想自我
58

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  )。

  • A.皮亚杰
  • B.柯尔伯格
  • C.埃里克森
  • D.华生
59

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  )。

  • A.道德认识
  • B.道德情感
  • C.道德意志
  • D.道德行为
61

小刘老怀疑自己的手脏,所以一天不停地洗手,这属于(  )。

  • A.强迫观念
  • B.强迫行为
  • C.强迫考虑
  • D.强迫焦虑
64

根据概念的获得方式,概念可以分为(  )。

  • A.合言概念、选言概念和关系概念
  • B.具体概念和定义概念
  • C.初级概念和二级概念
  • D.科学概念和日常概念
66

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

  • A.蜜蜂采蜜
  • B.猴子练习攀爬
  • C.病症导致的行为改变
  • D.童模仿别人的行为
67

来源于学生对学习直接结果的兴趣的动机是(  )。

  • A.高尚的动机
  • B.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 C.低级的动机
  • D.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69

下列不是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的是(  )。

  • A.客观性
  • B.计划性
  • C.可比性
  • D.竞争性
71

对“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的学习属于(  )。

  • A.符号学习
  • B.概念学习
  • C.命题学习
  • D.上位学习
73

一般来说,由(  )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 A.内在动机
  • B.外在动机
  • C.交往动机
  • D.无意识动机
76

斯金纳是著名的(  )心理学家。

  • A.行为主义
  • B.认知主义
  • C.建构主义
  • D.人本主义
77

以下内容中不能发生迁移的是 (  )。

  • A.性格   
  • B.气质
  • C.能力
  • D.情感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