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下半年江西省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标准全真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中学生记忆发展占优势地位的是(  )。

  • A.有意记忆
  • B.无意记忆
  • C.形象记忆
  • D.抽象记忆
2

增进记忆的方法有哪些?(  )

  • A.直观形象法
  • B.谐音记忆法
  • C.联想法
  • D.歌诀法
3

“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强调什么记忆方式?(  )

  • A.有意识记
  • B.无意识记
  • C.意义识记
  • D.机械识记
5

一名教师达到下列哪个阶段就标志着其成熟?(  )

  • A.关注生存
  • B.关注情境
  • C.关注学生
  • D.关注自身
6

中学生注意的发展遵循什么规律?(  )

  • A.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
  • B.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 C.注意缺乏目的性和主动性
  • D.注意的目的性强
28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要备好课必须做到(  )。

  • A.钻研教材
  • B.了解学生
  • C.研究教法
  • D.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 E.制定课题、课时计划
31

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  )。

  • A.操作定向
  • B.操作模仿
  • C.操作整合
  • D.操作控制
  • E.操作熟练
33

问题解决具有(  )的基本特点。’

  • A.目的性
  • B.结构性
  • C.序列性
  • D.主动性
  • E.认知性
34

对性格特征的差异分析一般从(  )方面进行。

  • A.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 B.性格的理智特征
  • C.性格的情绪特征
  • D.性格的社会特征
  • E.性格的意志特征
35

示范的有效性取决于许多因素,如(  )。

  • A.示范者的身份
  • B.示范的速度
  • C.示范的准确性
  • D.示范的过程
  • E.示范的时机
36

下列属于教师促成纪律中结构创设的是(  )

  • A.指导
  • B. 奖励
  • C.协助
  • D.操纵
  • E.征求学生意见
37

教学的物质环境包括(  )。

  • A.课堂自然条件
  • B.师生关系
  • C.教学设施
  • D.上下级关系
  • E.空间布置
38

1994年,布鲁纳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成果概括为(  )。

  • A.主动性研究
  • B.反思性研究
  • C.合作性研究
  • D.探索性研究
  • E.社会文化研究
39

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可运用的感知规律有(  )。

  • A.强度律
  • B.差异律
  • C.活动律
  • D.组合律
  • E.同一律
41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

  • A.需要分为不同的层次
  • B.需要层次的等级是绝对的
  • C.较低层次的需要占有主导地位
  • D.人类动机来自对事实的解释
  • E.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
43

以下不属于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成分的是(  )。

  • A.内省智力
  • B.空间智力
  • C.社交智力
  • D.情绪智力
  • E.体能智力
44

合作学习在设计与实施上必须具备的特征有(  )。

  • A.分工合作
  • B.密切配合
  • C.各自尽力
  • D.社会互动
  • E.团体历程
45

依据福勒和布朗的研究,教师的成长可分为(  )。

  • A.关注发展阶段
  • B.关注情境阶段
  • C.关注学生阶段
  • D.关注生存阶段
  • E.关注自身阶段
46

以下内容中能发生迁移的有(  )。

  • A.知识学习
  • B.技能学习
  • C.行为规范学习
  • D.态度与情感学习
  • E.气质迁移
48

道德情感的内容主要有(  )。

  • A.责任感
  • B.羞耻感
  • C.义务感
  • D.事业感
  • E.自尊感
49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

  • A.道德认识
  • B.道德情感
  • C.道德规范
  • D.道德原则
  • E.道德行为
50

教学目标侧重知识或结果,则宜选择(  )。

  • A.发现学习
  • B.接受学习
  • C.合作学习
  • D.掌握学习
53

言语在原型内化阶段,其作用在于巩固形成中的 (  )。

  • A.记忆表象   
  • B.思维表象
  • C.动作表象   
  • D.定向映象
54

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由‘‘大地”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了训练学生的(  )。

  • A.发散思维  
  • B.推测与假设
  • C.好奇心   
  • D.独立性
55

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  )的问题。

  • A.创造性
  • B.认知性
  • C.有结构
  • D.无结构
57

心智技能的对象具有(  )。

  • A.外显性
  • B.客观性
  • C.展开性
  • D.观念性
58

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事件是(  )。 ’

  • A.引起学生注意
  • B.提示教学目标
  • C.引起先前经验
  • D.呈现教学内容
59

下列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

  • A.产生待回答的问题
  • B.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
  • C.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 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61

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各阶段的顺序是(  )。

  • A.原型操作、原型定向、原型内化
  • B.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 C.原型内化、原型定向、原型操作
  • D.原型内化、原型操作、原型定向
62

顿悟说的重要代表人物是(  )。

  • A.桑代克
  • B.巴甫洛夫
  • C.斯金纳
  • D.苛勒
64

属于自我实现需要的是(  )。

  • A.安全需要
  • B.尊重需要
  • C.归属需要
  • D.认知需要
66

布卢姆等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  )。

  • A.道德目标
  • B.动作技能目标
  • C.发展目标
  • D.健康目标
68

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个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  )。

  • A.认识阶段
  • B.联结阶段
  • C.评价阶段
  • D.自动化阶段
69

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是(  )。

  • A.群体凝聚力
  • B.群体压力
  • C.群体规范
  • D.群体舆论
70

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其能否自觉(  )。

  • A.关注教法
  • B.关注情境
  • C.关注学生
  • D.关注自我
71

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  )。

  • A.教师的主导教学
  • B.独立完成作业
  • C.家庭作业
  • D.个别课堂练习
72

及时复习是指(  )。

  • A.学习之后一周再复习
  • B.当天复习
  • C.学习之后马上复习
  • D.大面积遗忘开始前复习
73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

  • A.发展勤奋感
  • B.培养主动性
  • C.形成亲密感
  • D.建立自我同一感
74

统筹安排学习时间,属于(  )。

  • A.元认知策略
  • B.认知策略
  • C.组织策略
  • D.资源管理策略
75

弗洛伊德提出的遗忘理论是(  )。

  • A.痕迹衰退说
  • B.干扰说
  • C.同化说
  • D.动机说
76

在操作的模仿阶段,动作的控制主要靠(  )。

  • A.听觉控制
  • B.视觉控制
  • C.触觉控制
  • D.动觉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