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考前冲刺试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不定项选择题]

查看材料

  • A.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
  • B.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
  • C.教学过程中,相关题型应恰当灵活地结合使用,以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
  • D.再认是一种高水平的回忆过程,能再认的不一定能重现
2

这种做法有何弊端?(  )[不定项选择题]

查看材料

  • A.容易引起学生记忆疲劳
  • B.降低学生记忆的效果
  • C.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主动性
  • D.使学生对学习造成心理障碍
20

元认知知识包括(  )。

  • A.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
  • B.对任务的认识
  • C.对有关学习策略的认识
  • D.对学习策略使用方面的认识
  • E.对教师的认识
21

教师应充当的角色有(  )。

  • A.学习的指导者
  • B.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
  • C.行为规范的示范者
  • D.心理保健者
  • E.教育科研人员
22

学校中的教学媒体包括( )。

  • A.非投影视觉辅助
  • B.投影视觉辅助
  • C.听觉辅助
  • D.视听辅助
  • E.远程辅助
23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  )。

  • A.感性直观
  • B.实物直观
  • C.本质直观
  • D.模象直观
  • E.言语直观
24

人际交往过程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才有可能实现,其主要交往工具是( )。

  • A.语言符号系统
  • B.非语言符号系统
  • C.文字符号系统
  • D.情感系统
  • E.认知系统
25

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  )。

  • A.本我
  • B.自我
  • C.超我
  • D.力比多
26

小军喜欢几何,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刻苦钻研,他的学习动机是(  )。

  • A.近景性动机
  • B.远景性动机
  • C.外部学习动机
  • D.内部学习动机
  • E.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27

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  )。

  • A.行动对抗
  • B.认知失调
  • C.拉帮结伙
  • D.情感冲突
  • E.语言冲突
29

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等教学方式,其依据的学习理论是(  )。

  • A.联结学习理论
  • B.认知学习理论
  •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D.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30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由下列哪些活动交织在一起?(  )

  • A.学习过程
  • B.教学过程
  • C.评价/反思过程
  • D.互动过程
  • E.管理过程
32

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划分标准,一般可以把学习分为哪三类?(  )

  • A.知识学习、意义学习和命题学习
  • B.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和机械学习
  • C.命题学习、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 D.技能学习、知识学习和社会规范学习
34

迁移的形式训练说认为,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  )。

  • A.具体内容
  • B.学习过程
  • C.概括
  • D.获得策略知识
35

上位学习又称( )。

  • A.类属学习
  • B.总括学习
  • C.并列结合学习
  • D.命题学习
38

“一好百好”,“一坏百坏”,这种社会认知效应称为(  )。

  • A.刻板效应
  • B.近因效应
  • C.晕轮效应
  • D.首因效应
41

对代数式a2-2ab+b2进行因式分解属于(  )的问题。

  • A.有结构
  • B.无结构
  • C.界定含糊
  • D.无固定答案
42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  )。

  • A.修养和处世方法
  • B.身份和地位
  • C.交往方式与方法
  • D.需要满足的程度
43

青年初期是世界观(  )。

  • A.形成时期
  • B.初步形成时期
  • C.初步成熟时期
  • D.成熟时期
48

诊断性评价多半是在(  )实施。

  • A.教学过程中
  • B.形成性评价之后
  • C.形成性评价之前
  • D.教学过程之后
52

知识学习中,理解某一原理意义的学习属于(  )。

  • A.陈述性知识学习
  • B.程序性知识学习
  • C.策略性知识学习
  • D.操作性知识学习
55

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  )。

  • A.诊断问题
  • B.克服障碍
  • C.行为矫正
  • D.寻求发展
57

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以(  )为主。

  • A.小学生
  • B.正常学生
  • C.非正常学生
  • D.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
58

(  )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

  • A.学校
  • B.家庭
  • C.社会
  • D.工作单位
59

流体智力理论是由(  )提出的。

  • A.卡特尔
  • B.瑟斯顿
  • C.加德纳
  • D.吉尔福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