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四)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6

儿童在家庭中养成了爱劳动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也会在学校中表现出来,这是( )。

  • A.知识的迁移
  • B.技能的迁移
  • C.行为规范的迁移
  • D.学习经验的迁移
28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学会用绳子打结不属于问题解决,其理由是( )。

  • A.它所要求的心理活动太简单
  • B.它不必克服认知障碍
  • C.它不是在人的头脑内完成的
  • D.它不需要复杂的认知活动
29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 A.近景性内部动机
  • B.近景性外部动机
  • C.远景性外部动机
  • D.远景性内部动机
30

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是( )。

  • A.教学目标
  • B.教学结果
  • C.教学测量
  • D.教学评论
31

( )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 A.领会
  • B.应用
  • C.知识
  • D.分析
33

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

  • A.“好孩子”取向阶段
  •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35

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 B.积极性
  • C.适应性和社会性
  • D.内化性和意志性
36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包括( )。

  • A.意识和能力
  • B.规则和技能
  • C.认知策略
  • D.经验和方法
37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 )。

  • A.先快后慢
  • B.先慢后快
  • C.先后一致
  • D.不快不慢
38

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可逆阶段是在( )。

  • A.2~5岁
  • B.6~7岁
  • C.8~10岁
  • D.11~12岁
40

学会写“石”这个字后,有助于写“磊”,这种现象属于( )。

  • A.具体迁移
  • B.一般迁移
  • C.水平迁移
  • D.垂直迁移
41

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 )。

  • A.辨别学习
  • B.符号学习
  • C.概念学习
  • D.规则或原理学习
42

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 B.望梅止渴
  • C.蜘蛛织网
  •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43

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 )。

  • A.尝试一错误说
  • B.认知一发现理论
  • C.联结一认知理论
  • D.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44

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

  • A.前运算阶级
  • B.感知运动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45

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  )。

  • A.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
  • B.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 C.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 D.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46

迁移的实质是( )过程。

  • A.新旧经验的整合
  • B.新旧知识的同化
  • C.新旧知识的顺应
  • D.新旧经验的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