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西省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考前押题密卷(9)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这种教学模式有何弊端?(  )

  • A.重认知轻情感
  • B.重教书轻育人
  • C.重结论轻过程
  • D.易忽视学生的均衡发展
4

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这位教师的做法违背了哪一个规律?(  )

  • A.超限效应
  • B.增减效应
  • C.无意注意
  • D.蝴蝶效应
20

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心理学技术包括(  )。

  • A.说服
  • B.群体约定
  • C.榜样学习
  • D.奖励与惩罚
21

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体现在(  )。

  • A.公正性
  • B.客观性
  • C.计划性
  • D.可比性
22

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有(  )。

  • A.知识
  • B.领会
  • C.应用
  • D.分析
  • E.综合与评价
23

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可以从以下哪几方面入手?(  )

  • A.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 B.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 C.提供多种变化,促进知识的概括
  • D.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 E.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
24

下列图形可以衍变成双向表的是(  )。

  • A.系统结构图
  • B.模型图
  • C.层次结构图
  • D.流程图
25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是由三方面内驱力组成,即(  )。

  • A.认知内驱力
  • B.直接的力驱力
  • C.自我提高的力驱力
  • D.间接的力驱力
  • E.附属的力驱力
26

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  )。

  • A.效果强化
  • B.直接强化
  • C.间接强化
  • D.替代性强化
  • E.自我强化
27

儿童强迫行为的主要表现包括(  )。

  • A.强迫性洗手
  • B.强迫性计数
  • C.强迫性甩头发
  • D.强迫性焦虑
  • E.刻板的仪式性动作或其他强迫行为
28

问题解决的特点是(  )。

  • A.目的性
  • B.认知性
  • C.序列性
  • D.唯一性
  • E.固定性
29

以下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

  • A.教师指导
  • B.学习材料特性
  • C.媒体
  • D.认知结构
30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

  • A.交往焦虑
  • B.上学焦虑
  • C.考试焦虑
  • D.课堂焦虑
31

(  )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 A.学习需要
  • B.学习准备
  • C.学习目标
  • D.学习期待
32

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  )。

  •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 B.学生听课效果
  • C.后进生的感受
  • D.人际关系的影响
34

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时,错误的做法是(  )。

  • A.课堂练习的布置与教学目标一致
  • B.练习题的设计富于变化,并有适当的难度
  • C.教师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
  • D.只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性的练习
35

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  )。

  • A.外部行为
  • B.心理变化
  • C.目标活动
  • D.操作技能
36

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  )。

  • A.心理测验
  • B.会谈
  • C.观察法
  • D.自述法
39

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 A.桑代克
  • B.詹姆斯
  • C.罗杰斯
  • D.巴甫洛夫
41

技能的学习可以以(  )的掌握为前提。

  • A.感性知识
  • B.理性知识
  • C.陈述性知识
  • D.程序性知识
42

阅读技能是一种(  )。

  • A.操作技能
  • B.运动技能
  • C.心智技能
  • D.学习技能
44

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

  • A.经典条件反射
  • B.操作条件反射
  • C.联结反应
  • D.习惯成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