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下半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专家命题预测(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在教育教学中应对小王进行一定的学习策略训练,在进行学习策略训练的时候,应遵循什么原则?( ) 

  • A.主体性原则 
  • B.内化性原则 
  • C.特定性原则 
  • D.生成性原则 
2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哪些?( ) 

  • A.时间 
  • B.识记材料的性质 
  • C.系列位置效应 
  • D.学习程度 
3

如何有效的组织复习?( ) 

  • A.及时复习 
  • B.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 C.适当过度学习 
  • D.多种感官相互协调 
4

小学生记忆发展占优势地位的是( ) 

  • A.有意记忆 
  • B.无意记忆 
  • C.形象记忆 
  • D.抽象记忆 
6

增进记忆的方法有哪些?( ) 

  • A.直观形象法 
  • B.谐音记忆法 
  • C.联想法 
  • D.歌诀法 
8

“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强调什么记忆方式?( ) 

  • A.有意识记 
  • B.无意识记 
  • C.意义识记 
  • D.机械识记 
29

教学媒体包括( )。 

  • A.书本 
  • B.录像 
  • C.图片 
  • D.幻灯片 
  • E.计算机网络 
30

少年期的心理发展具有( )特征。 

  • A.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 B.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 
  • C.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 
  • D.成人感产生,独立性强烈 
  • E.道德认识与行为脱节 
31

从性质来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包括( )。 

  • A.发展性教育 
  • B.培养心理素质 
  • C.补救性教育 
  • D.维护心理健康 
  • E.培养健全人格 
32

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有( )。 

  • A.知识 
  • B.领会 
  • C.应用 
  • D.分析 
  • E.综合与评价 
33

挫折后的心理反应有( )。 

  • A.攻击 
  • B.冷漠 
  • C.幻想 
  • D.退化 
  • E.固执 
34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 )。 

  • A.观察法 
  • B.实验法 
  • C.谈话法 
  • D.问卷法 
  • E.故事法 
35

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操作技能分为( )。 

  • A.细微型操作技能 
  • B.闭合性操作技能 
  • C.连续型操作技能 
  • D.开放性操作技能 
  • E.徒手型操作技能 
36

下列属于个别测验的是( )。 

  • A.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 B.斯坦福一比纳测验 
  • C.SPM 
  • D.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 E.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37

学习的本质属性是( )。 

  • A.变化是持久的 
  • B.变化既是外显的行为也是内部的心理结构 
  • C.变化是经验引起的而非生理成熟、药物或疲劳 
  • D.学习是经验的获得过程 
  • E.变化不包括态度 
38

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 

  • A.连续性 
  • B.阶段性 
  • C.不平衡性 
  • D.差异性 
  • E.定向性与顺序性 
39

学生的个别差异包括( )。 

  • A.生理的个别差异 
  • B.心理的个别差异 
  • C.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 
  • D.非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 
  • E.行为习惯的差异 
40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 )。 

  • A.实物直观 
  • B.感知直观 
  • C.模象直观 
  • D.本质直观 
  • E.言语直观 
41

国内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主要表现在( )。 

  • A.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 
  • B.配置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 
  • C.开发设计教学软件 
  • D.进行CAl学术交流 
  • E.培训教师掌握计算机知识 
42

知识应用的具体过程一般包括( )。 

  • A.审题 
  • B.联想 
  • C.提出假设 
  • D.解题验证 
  • E.课题类化 
43

垂直迁移的两种表现方式是( )。 

  • A.由内向外的迁移 
  • B.自下而上的迁移 
  • C.Eh#f"而内的迁移 
  • D.自上而下的迁移 
  • E.平行迁移 
44

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 )。 

  • A.流畅性 
  • B.认知性 
  • C.变通性 
  • D.序列性 
  • E.独创性 
45

人类学习一般具有( )的特点。 

  • A.社会特性 
  • B.以语言为中介 
  • C.能动性 
  • D.发展性 
  • E.既有直接经验也有间接经验 
46

行为学派的学习理论主要包括( )。 

  • A.认知说 
  • B.工具说 
  • C.联结说 
  • D.精神分析说 
  • E.建构说 
47

程序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有( )。 

  • A.教材分为小步子 
  • B.学生对所学内容反应积极 
  • C.反应后没有反馈 
  • D.尽量低的错误率 
  • E.允许学生自定步调 
48

教学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有( )。 

  • A.自主评价 
  • B.互相评价 
  • C.共同评价 
  • D.个别评价 
  • E.发展评价 
49

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由“大地”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训练学生( )。 

  • A.发散思维 
  • B.推测与假设 
  • C.好奇心 
  • D.独立性 
50

提出“最近发展区”的发展性教学观的心理学家是( )。 

  • A.布鲁纳 
  • B.维果斯基 
  • C.加涅 
  • D.桑代克 
52

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 )代表较高水平的理解。 

  • A.知识 
  • B.领会 
  • C.应用 
  • D.分析 
53

“量杯”实验的策划者是( )。 

  • A.布卢姆 
  • B.加涅 
  • C.斯金纳 
  • D.陆钦斯 
54

教师对学生思想的认可与学生成绩有( )趋势。 

  • A.负相关 
  • B.正相关 
  • C.没有关系 
  • D.若有若无 
56

下列内容中不能发生迁移的是( )。 

  • A.性格 
  • B.气质 
  • C.能力 
  • D.情感和态度 
57

将学业的成败归因于个人内部的不稳定因素,是指归因于( )。 

  • A.能力 
  • B.运气 
  • C.任务难度 
  • D.努力 
59

道德观念、道德信念的形成有赖于( )。 

  • A.道德认识 
  • B.道德情感 
  • C.道德意志 
  • D.道德行为 
60

学生学习的根本特点是( )。 

  • A.接受性 
  • B.间接性 
  • C.方向性 
  • D.连续性 
61

学生解答问题时,“一题多解”探求多种答案。这种思维方式是( )。 

  • A.发散思维 
  • B.聚合思维 
  • C.概括思维 
  • D.间接思维 
62

人与人区别的主要方面,也是人格核心的是( )。 

  • A.情感 
  • B.意志 
  • C.性格 
  • D.气质 
63

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的评价是( )。 

  • A.形成性评价 
  • B.总结性评价 
  • C.常模参照评价 
  • D.标准参照评价 
64

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理解的是( )。 

  • A.知识 
  • B.领会 
  • C.应用 
  • D.分析 
65

人格发展阶段论的创始人是( )。 。 

  • A.皮亚杰 
  • B.埃里克森 
  • C.桑代克 
  • D.华生 
66

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 )。 

  • A.认知测验 
  • B.人格测验 
  • C.兴趣测验 
  • D.成就测验 
69

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 

  • A.道德认识 
  • B.道德情感 
  • C.道德意志 
  • D.道德行为 
70

在观察精确性上有明显提高的阶段是小学( )。 

  • A.二年级 
  • B.三年级 
  • C.四年级 
  • D.五年级 
72

操作技能形成的具体途径是( ) 

  • A.示范 
  • B.讲解 
  • C.练习 
  • D.反馈 
73

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个体准备对某对象作出某种反应的( )。 

  • A.行为方式 
  • B.意向或意图 
  • C.行为习惯 
  • D.语言或行为 
74

学生学习体操动作,这种学习属于( )。 

  • A.信号学习 
  • B.连锁学习 
  • C.辨别学习 
  • D.言语联结学习 
75

皮亚杰认为研究儿童道德问题宜采用( )。 

  • A.故事对偶法 
  • B.直接询问法 
  • C.行动观察法 
  • D.调查法 
76

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 )。 

  • A.有直接影响 
  • B.有间接影响 
  • C.没有影响 
  • D.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