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班主任方方面面给安排妥当,学生当家作主的愿望不能实现,必然使他们的热情降低
- B.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少一些包办,多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班级管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C.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少一些压制,多给学生一些民主
- D.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少一些否定,多给学生一些肯定
- A.说服法
- B.树立榜样法
- C.奖励法
- D.陶冶法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17
-
学校教育是万能的。( )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观察法
- B.谈话法
- C.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
- D.调查访问
- A.引导、培养和塑造个体发展
- B.加速个体发展
- C.具有延时价值
- 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
- E.个体发展的主观能动性
- A.社会性
- B.生产性
- C.实践性
- D.意识性
- E.科学性
- A.布鲁纳
- B.怀特海
- C.瓦?根舍因
- D.赞科夫
- E.克伯屈
- A.新授课
- B.实验课
- C.巩固课
- D.练习课
- E.演示课
- 25
-
班会的特点有( )。
- A.集体性
- B.客观性
- C.自主性
- D.针对性
- A.知识广博
- B.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 C.富有感情
- D.有感染力
- A.对学生的研究
- B.对教师的研究
- C.对社会的研究
- D.对学科的研究
- E.对教材的研究
- A.时限性
- B.具体性
- C.预测性
- D.实际性
- E.操作性
-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 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 C.尊重儿童意见原则
- D.提早自立原则
- E.无歧视原则
- A.明朝
- B.“中华民国”
- C.中华人民共和国
- D.清朝
- A.教育学
- B.教育科学
- C.普通教育学
- D.教育原理
- A.国家教育
- B.民主教育
- C.制度化教育
- D.非制度化教育
- A.并不重要
- B.是教育的主体形式
- C.是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 D.教育形式更为灵活,是非制度化的教育
- A.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
- B.建设优良的校风与班风
- C.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 D.改善学生的人际环境
- A.先导性
- B.感染性
- C.权威性
- D.针对性
- A.1949年10月1日
- B.1950年10月1日
- C.1951年10月1日
- D.1952年10月1日
- A.中央
- B.地方
- C.学校
- D.家庭
- A.课程目标
- B.课程标准
- C.课程计划
- D.教科书
- A.基础教育
- B.职业技术教育
- C.高等教育
- D.成人教育
- A.赫尔巴特
- B.瓦?根舍因
- C.怀特海
- D.克伯屈
- A.夏朝
- B.殷周
- C.三国
- D.秦朝
-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 D.要看情况而定
- A.柏拉图
- B.拉伯雷
- C.卢梭
- D.裴斯泰洛齐
- A.孔子
- B.老子
- C.庄子
- D.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