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押题密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8

第 20 题 教师必须要培养的基本教育能力素养有(  )。

  • A.语言表达能力
  • B.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 C.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
  • D.组织管理能力
  • E.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19

第 17 题 班会一般有哪几类?(  )

  • A.主题班会
  • B.常规班会
  • C.民主班会
  • D.生活班会
21

第 18 题 以下属于个体差异性的是(  )。

  • A.男女性别差异
  • B.幼儿与少年的差异
  • C.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
  • D.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
  • E.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24

第 12 题 学生管理的终极目的是(  )。

  • A.学业成功
  • B.人性完善
  • C.适应社会
  • D.身心健康
25

第 13 题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教育活动的主要指向为(  )。

  • A.发展个体功能
  • B.改造社会功能
  • C.政治伦理功能
  • D.发展经济功能
26

第 11 题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的
27

第 9 题 教师的个人效能感随教师教龄的增长呈现出(  )。

  • A.上升趋势
  • B.下降趋势
  • C.先升后降趋势
  • D.先降后升趋势
29

第 6 题 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  )。

  • A.科任教师
  • B.班主任
  • C.级任导师
  • D.班委会
30

第 7 题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

  • A.杜威
  • B.怀特海
  • C.布鲁纳
  • D.克伯屈
31

第 8 题 在中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著作是(  )。

  • A.《对教育方针的意见》
  • B.《新教育大纲》
  • C.《教学与发展》
  • D.《民本主义与教育》
32

第 5 题 教学认识的主要方式是(  )。

  • A.直接经验
  • B.科学实验
  • C.社会实践
  • D.间接经验
33

第 4 题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

  • A.主体
  • B.客体
  • C.教的主体
  • D.学的主体
34

第 2 题 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 A.《义务教育法》
  •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 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
  • 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35

第 1 题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 A.教学
  • B.体育
  • C.德育
  • D.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