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下半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深度押题试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  )是上课的必要补充。

  • A.备课
  • B.课外活动 
  • C.课外辅导
  • D.作业检查与批改
2

崔老师义务为学生张某补习数学属于(  )。

  • A.个别辅导
  • B.小组辅导
  • C.集体辅导 
  • D.群体辅导
3

我国教师法对于学校解聘教师的情形规定有哪些?(  )

  • A.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 B.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 C.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 D.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
5

教师师德的灵魂是(  )。

  • A.爱国守法
  • B.关爱学生
  • C.终身学习
  • D.团结合作
6

案例中学校和教师的做法违反了(  )。

  • A.《教育法》
  • B.《义务教育法》
  • C.《教师法》
  • D.《学生伤害处理办法》
7

结合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镇政府有权从土地税里扣除70元钱
  • B.学校有权拿村民土地税的钱给教师发工资
  • C.班主任有权赶走不交钱的学生
  • D.案例中的学校的行为属于典型的乱收费
28

国家为保证学生的受教育权而做的努力有(  )。

  • A.为所有学生提供正常教育机会
  • B.关注贫困生,设立帮助基金 -
  • C.关注残疾学生,设特殊教育机构
  • D.及时提供所需物质条件
  • E.限制学校体罚学生
30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产生于(  )。

  • A.废科举、兴学校 
  • B.《钦定学堂章程》颁布
  • C.《奏定学堂章程》颁布 
  • D.壬戌学制颁布
  • E.六三三制的实行
31

小学德育的特点有(  )。

  • A.基础性 
  • B.生活性
  • C.开放性 
  • D.活动性
  • E.游戏性 
32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有(  )。

  • A.无歧视原则
  • B.提早自立原则
  •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 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 E.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33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体现了国际社会对青少年儿童权利的重视,反 映这一核心精神的重要原则是(  )。

  •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 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 D.无歧视原则
  • E.保护儿童原则
34

学生是具有发展的(  )的人。

  • A.特点 
  • B.潜能
  • C.主体 
  • D.需要
  • E.价值
35

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

  • A.家庭教育 
  • B.道德教育
  • C.班级教育 
  • D.学校教育
  • E.社会教育
36

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是(  )。

  • A.学生自评 
  • B.小组评议
  • C.学生互评 
  • D.班主任评价
  • E.信息反馈
37

新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是(  )。

  • A.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 B.多元智力理论
  • C.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
  • D.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
  • E.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38

关于“五四”以后小学教育发展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 A.设初等小学
  • B.招收8岁儿童入学
  • C.修业6年 
  • D.义务教育年限为9年
  • E.前4年为初级,后2年为高级
39

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应具备的条件有(  )。

  • A.政治思想素养 
  • B.职业道德素养
  • C.学科知识素养 
  • D.广泛的文化素养
  • E.教育专业素养
40

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编排通常采用(  )两种方式。

  • A.分解式 
  • B.整合式
  • C.直线式 
  • D.螺旋式
  • E.平铺式
41

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根据对兴趣和注意的分析,提出了(  )的教学过 程四阶段说。

  • A.“明了” 
  • B.“预备”
  • C.“联想” 
  • D.“系统” 
  • E.“方法”
42

我国小学德育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即(  )。

  • A.政治教育 
  • B.品德教育
  • C.道德教育 
  • D.意识教育
  • E.思想教育
43

教育测验与评价具有以下功能(  )。

  • A.激励 
  • B.诊断
  • C.评定 
  • D.选拔
  • E.维持
44

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  )。

  • A.写好单元计划 
  • B.钻研教材
  • C.了解学生 
  • D.写出教案
  • E.设计教法
45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有(  )。

  • A.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 B.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 C.具有延时的功能
  • 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
  • E.发展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46

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

  • A.四书 
  • B.文法
  • C.修辞 
  • D.辩证法
  • E.论语
47

道家的教育主张包括(  )。

  • A.“弃圣绝智” 
  • B.“教学相长”
  • C.“弃仁绝义” 
  • D.“有教无类”
  • E.“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48

单一课指在一节课中主要完成一种教学任务的课,又可细分为(  )。

  • A.新授课 
  • B.复习课
  • C.练习课 
  • D.实验课
  • E.测验课
49

衡量各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  )。

  • A.教学大纲 
  • B.教学计划
  • C.课程目标 
  • D.教学目标
51

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 A.个别教学制 
  • B.班级授课制
  • C.分组教学制 
  • D.设计教学法
52

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  )。

  • A.教学为主
  • B.德育为主
  • C.教师为主 
  • D.学生为主
53

年轻时的夸美纽斯就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强调教育的(  )。

  • A.基础性 
  • B.自然性 
  • C.自觉性 
  • D.客观性
54

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孔子 
  • B.墨子
  • C.荀子 
  • D.孟子
55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了德育的(  ) 原则。

  • A.疏导 
  • B.导向性
  • C.因材施教 
  •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56

我国的《义务教育法》于(  )颁布。

  • A.1985年 
  • B.1986年 
  • C.1993年 
  • D.1999年
57

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是(  )。

  • A.智育 
  • B.体育
  • C.德育 
  • D.美育
60

我国义务教育的年限为(  )。

  • A.5年 
  • B.6年
  • C.9年 
  • D.12年
6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主,这就是说教学是学校唯一的工作
  • B.课外活动就是活动课程,两者没有质的区别
  • C.《学记》中提出了“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育 思想 
  • D.向学生传授知识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63

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

  • A.赫尔巴特 
  • B.瓦·根舍因
  • C.怀特海 
  • D.克伯屈
64

教师职业最大的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

  • A.系统化 
  • B.专门化
  • C.复杂化 
  • D.多样化
65

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  )。

  • A.少先队活动 
  • B.班主任工作
  • C.课外活动 
  • D.思想品德课
66

学生的社会地位属于学生的(  )问题。

  • A.法律 
  • B.权利
  • C.责任 
  • D.义务
67

下列教育形式中属于狭义教育的是(  )。

  • A.家庭教育 
  • B.学校教育
  • C.社会教育 
  • D.自我教育
68

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  )。

  • A.人一物关系 
  • B.授一受关系
  • C.道德关系 
  • D.人一人关系
69

杨贤江于1930年出版的教育学著作是(  )。

  • A.《新编教育学》 
  • B.《教育学》
  • C.《新教育大纲》
  • D.《实用教育学》
70

智力也叫认识能力,其核心是(  )。

  • A.观察力 
  • B.记忆力
  • C.思维力 
  • D.想象力
71

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改革。

  • A.教学内容 
  • B.教学方法
  • C.课程 
  • D.教育体制
72

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是(  )。

  • A.自我评价能力 
  • B.自我激励能力
  • C.自我调控能力 
  • D.自我分析能力
7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  )通过。

  • A.1985年 
  • B.1993年
  • C.1995年 
  • D.1999-年
74

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  )。

  • A.剩余价值学说 
  • B.资本和商品的学说
  • C.劳动学说 
  • D.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75

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班集体的(  )。

  • A.正常秩序 
  • B.共同目标
  • C.平等关系 
  • D.严密的组织结构
76

盲人的听觉、触觉非常灵敏,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 A.顺序性 
  • B.互补性
  • C.差异性 
  • D.阶段性
77

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地反映在(  )中。

  • A.《学记》
  • B.《大学》
  • C.《论语》 
  • D.《中庸》
78

洛克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  )中。

  • A.《大教学论》 
  • B.《教育漫话》
  • C.《爱弥尔》 
  • D.《普通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