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考前预测试卷(三)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6

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的过程有(  )。

  • A. 前制度化教育
  • B. 制度化教育
  • C. 义务教育
  • D. 普及教育
  • E. 非制度化教育
9

《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包括(  )。

  • A. 发展基础教育
  • B.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 C. 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
  • D.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 E.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0

班集体形成的关键因素是(  )。

  • A. 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 B.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 C.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 D.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 E. 有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12

教师的进修提高以(  )。

  • A. 业余为主
  • B. 自学为主
  • C. 短训为主
  • D. 在职为主
14

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是指(  )。

  • A. 观察
  • B. 考查
  • C. 调查
  • D. 考试
  • E. 测验
15

小学课外活动计划实施中发动工作的具体做法是(  )。

  • A. 领导者的权威发动
  • B. 教师之间有效地平行沟通
  • C. 个别谈话
  • D. 抓好典型项目
  • E. 做好总结
16

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  )。

  • A. 导向的功能
  • B. 调控的功能
  • C. 评价的功能
  • D. 选择的功能
  • E. 制约的功能
18

外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 A. 弗洛伊德
  • B. 华生
  • C. 孟子
  • D. 荀子
  • E. 洛克
24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  )。

  • A. 合理化
  • B. 示范化
  • C. 多样化
  • D. 个别化
25

古代希腊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对话而著称的大教育家是(  )。

  • A. 德谟克利特 
  • B. 亚里士多德 
  • C. 柏拉图
  • D. 苏格拉底
26

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  )。 

  • A. 外铄论的观点 
  • B. 内发论的观点 
  • C. 多因素论的观点 
  • D. 反映论的观点
27

重在发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课程是(  )。

  • A. 专业型课程
  • B. 拓展型课程
  • C. 研究型课程
  • D. 本位型课程
29

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  )。

  • A. 教师的主导作用
  • B. 学校的管理作用
  • C. 教材的主导作用
  • D. 学生的主体作用
30

学校组织教学工作,确定工作步调的依据是(  )。

  • A. 课程计划
  • B. 课程标准
  • C. 课程目标
  • D. 课程表
32

“授人以台仅供—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

  • A. 知识的传授
  • B. 发展学生自身的能力
  • C.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 D.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33

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 A. 教育规律
  • B. 教育价值
  • C. 教育现象
  • D. 教育问题
34

课程论侧重研究(  )。

  • A. 教什么
  • B. 为谁教
  • C. 如何教
  • D. 为谁学
35

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

  • A. 并不重要的时期
  • B. 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 C. 没有效果的时期
  • D. 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36

“教学相长”这一提法(  )。

  • A. 最早出现于《论语》 
  • B. 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 C. 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 D. 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7

班主任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之一就是设计并展开(  )。

  • A. 小组活动
  • B. 少先队活动
  • C. 班级教育活动
  • D. 课外活动
38

夸美纽斯教学论的基础是(  )。

  • A. 心理学统觉论
  • B. 伦理学
  • C. 整体认识论
  • D. 个体认识论
39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  )。

  • A. 普及性、强制性、义务性
  • B. 基础性、强制性、义务性
  • C. 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 D. 基础性、普及性、义务性
40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

  • A. 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 B. 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 C. 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 D. 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41

由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是(  )。

  • A. 基础教育
  • B. 职业技术教育
  • C. 高等教育
  • D. 成人教育
42

重在发展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课程是(  )。

  • A. 基础型课程
  • B. 拓展型课程
  • C. 研究型课程
  • D. 地方课程
43

班主任能力的核心是(  )。

  • A. 组织管理能力
  • B. 良好的心理品质
  • C. 广泛的兴趣和爱好
  • D. 敏锐的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