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下半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深度预测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义务教育阶段利用考试选拔新生、开设重点班,有违( )。

  • A.教育公平
  • B.教育民主
  • C.教育现代化
  • D.教育终身化
3

下列符合新《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是( )。

  • A.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 B.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
  • C.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 D.国家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
4

案例中,原来老师的行为违反了( )

  • A.导向性原则
  • B.疏导性原则
  •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7

案例中,新教师运用赞许帮小雷改掉坏习惯,她运用的是( )

  • A.榜样示范法
  • B.陶冶教育法
  • C.说服教育法
  • D.品德评价法
8

小雷能够改掉坏习惯并爱上学习,是因为( )

  • A.新老师能够在尊重他的同时提醒他的错误
  • B.新老师的期望让他自信心增强
  • C.小雷喜欢新老师
  • D.新老师让他觉得学校是一个令人愉快的地方
28

教学活动的构成有( )。

  • A.上课 
  • B.作业
  • C.辅导 
  • D.成绩评定
  • E.社会实践
30

综合课的组成一般包括( )。

  • A.组织教学 
  • B.复习过渡
  • C.讲授新教材 
  • D.巩固新教材
  • E.课外辅导
31

文艺复兴时期,很重视教育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主要有( )。

  • A.意大利的维多里诺
  • B.尼德兰的伊拉斯谟
  • C.捷克的夸美纽斯
  • D.法国的拉伯雷
  • E.法国的蒙田
33

直观教具可分为两类即( )。

  • A.实物直观 
  • B.语言直观
  • C.板书直观 
  • D.光电直观
  • E.模象直观
34

按课程的设计形式可以把课程分为( )。

  • A.知识课程 
  • B.学科课程
  • C.活动课程 
  • D.潜在课程
  • E.综合课程
35

关于“五四”以后小学教育发展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 A.设初等小学堂 
  • B.招收8岁儿童入学
  • C.修业6年 
  • D.义务教育年限为9年
  • E.前4年为初级,后2年为高级
36

中国古代的官学内容丰富,主要包括( )。

  • A.书学 
  • B.算学
  • C.法学 
  • D.医学
  • E.律学
37

分组教学的主要类型有( )。

  • A.能力分组 
  • B.成绩分组
  • C.作业分组 
  • D.兴趣分组
  • E.学科分组
38

班级管理中的评价具有( )的作用。

  • A.鉴定 
  • B.导向
  • C.教育 
  • D.培养
  • E.激励
39

我国建国以后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着重开展的工作有( )。

  • A.普及小学教育 
  • B.学制改革试验
  • C.教学改革试验 
  • D.课程改革试验
  • E.教育体制改革试验
40

孔子的主要教育主张包括( )。

  • A.“有教无类” 
  •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C.“教学相长” 
  • D.“兼爱”
  • E.“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1

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说法是( )。

  • A.方法科学
  • B.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
  • C.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
  • D.不能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
  • E.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
42

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法一般有四种,即( )。

  • A.观察法 
  • B.家访
  • C.谈话法 
  • D.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
  • E.调查访问
43

下列关于巩固性原则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学而时习之”
  • B.巩固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 C.巩固就是死记硬背
  • D.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 E.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4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有( )。

  • A.英国的高尔顿 
  • B.美国的霍尔
  • C.美国的华生 
  • D.奥她利的弗洛伊德
  • E.英国的洛克
45

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

  • A.家庭教育 
  • B.道德教育
  • C.班级教育 
  • D.学校教育
  • E.社会教育
46

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

  • A.科学性与思想性
  • B.基础性
  • C.对大多数学校的适应性
  • D.编排形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 E.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47

一堂好课的标准有( )。

  • A.目标明确 
  • B.内容正确
  • C.方法得当 
  • D.组织有效
  • E.体验积极
48

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人不同于动物的( )。

  • A.目的性 
  • B.预见性
  • C.创造性 
  • D.选择性
49

个案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

  • A.跟踪法 
  • B.追因法
  • C.临床法 
  • D.产品分析法
  • E.教育会诊法
50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 )。

  • A.夸美纽斯 
  • B.赫尔巴特
  • C.斯宾塞 
  • D.裴斯泰洛齐
51

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层组织是( )。

  • A.小组 
  • B.班级
  • C.年级 
  • D.教研室
52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是“知识社会的根本原理”的教育思想是( )。

  • A.教育民主化 
  • B.教育信息化
  • C.全民教育 
  • D.终身教育
53

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是教师的( )。

  • A.言行 
  • B.知识
  • C.修养 
  • D.品德
55

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改革。

  • A.教学内容 
  • B.教学方法
  • C.课程 
  • D.教育体制
57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的理论是( )。

  • A.外铄论 
  • B.内发论
  • C.环境决定论 
  • D.多因素交互作用论
58

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孔子 
  • B.墨子
  • C.荀子 
  • D.孟子
59

将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的划分标准是( )。

  • A.课程的制定者 
  • B.课程的任务
  • C.课程的组织方式 
  • D.课程的功能
60

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 )。

  • A.自然属性 
  • B.社会属性
  • C.实践属性 
  • D.现实属性
62

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

  • A.华生 
  • B.洛克
  • C.格塞尔 
  • D.卢梭
63

我国义务教育的年限为( )。

  • A.5年 
  • B.6年
  • C.9年 
  • D.12年
64

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 )能力为标志。

  • A.创造 
  • B.预见
  • C.选择 
  • D.生殖
65

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 A.个别教学制 
  • B.班级授课制
  • C.分组教学制 
  • D.设计教学法
66

隋唐以后使得政治、思想、教育更加制度化的是( )。

  • A.察举制 
  • B.举孝廉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67

教育制度化的形成是以( )为标志的。

  • A.高等教育 
  • B.中等教育
  • C.成人教育 
  • D.学校教育系统
68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 )人。

  • A.有个性的 
  • B.有特长的
  • C.片面发展的 
  • D.全面发展的
69

能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的是( )。

  • A.遗传 
  • B.成熟
  • C.环境 
  • D.教育
70

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

  • A.自愿发展 
  • B.自动发展
  • C.自主发展
  • D.自由发展
71

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

  • A.直接经验 
  • B.间接经验
  • C.理论知识 
  • D.实践知识
72

著名的“白板说”的倡导者是( )。

  • A.卢梭 
  • B.杜威
  • C.洛克 
  • D.斯宾塞
73

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

  • A.科技活动 
  • B.学科活动
  • C.文学艺术活动 
  • D.社会活动
74

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是( )。

  • A.《宪法》 
  • B.《教育法》
  • C.《义务教育法》
  • D.《职业教育法》
75

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形式是( )。

  • A.课外活动 
  • B.课余活动
  • C.群众活动 
  • D.文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