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四川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B级》命题预测试卷(7)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1

对教育功能进行划分的角度可以从   【   】   

  • A.作用的对象   
  • B.作用的方向   
  • C.作用的呈现形式   
  • D.作用的前提   
  • E.多维度的复合
14

布鲁纳的教学原则包括   (  )  

  • A.动机原则   
  • B.结构原则      
  • C.程序原则   
  • D.强化原则
15

农业社会的教育所具有的特征有   【   】   

  • A.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 B.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   
  • C.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 D.教育的终身化   
  • E.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16

学生的主体性具体包括 (  )

  • A.独立性
  • B.选择性
  • C.调控性
  • D.创造性
  • E.自我意识性
17

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   】 

  • A.个体功能   
  • B.社会功能 
  • C.显性功能   
  • D.隐性功能 
  • E.正向功能
19

人的身心发展中出现了两个高峰期,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

  • A.顺序性与阶段性
  • B.不均衡性
  • C.个体差异性
  • D.整体性
20

从作用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  )

  • A.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 B.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 C.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 D.谋生功能和享用功能
21

在教学和学习后进行的评价是(  )

  • A.诊断陛评价
  • B.形成性评价
  • C.总结性评价
  • D.发展性评价
22

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并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认识的是【   】   

  • 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 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 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 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23

主张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的代表人物是   【   】 

  • A.夸美纽斯   
  • B.孔德 
  • C.涂尔干   
  • D.卢梭
24

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始于   【   】   

  • A.唐代   
  • B.宋代
  • C.元代
  • D.清末
25

最常用的技能学习评价方法是(  )

  • A.书面测验
  • B.作品表现法
  • C.表演评价法
  • D.观察法
26

班级组织的发展经历的第一阶段是(  )

  • A.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
  • B.个人属性之问的矛盾阶段
  • C.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
  • D.团体要求与团体文化之间的矛盾
27

以被评价对象自身某一时期的发展水平为标准,判断其发展状况的评价方法是   【   】 

  • A.相对评价法   
  • B.绝对评价法 
  • C.个体内差异法   
  • D.自我评价法
28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儿童权益问题,并制定了相应的法规。1959年联合国通过了(  )

  • A.《儿童权利公约》
  • B.《未成年人保护法》
  • C.《儿童权利宣言》
  • D.《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
29

考试作为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强化学生学习欲望的工具是   【   】

  • A.教育的隐性功能   
  • B.教育的正向显性功能
  • C.教育的显性功能   
  • D.教育的正向隐性功能
31

教育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是教育的   【   】   

  • A.正向功能   
  • B.负向功能 
  • C.显性功能   
  • D.隐性功能
32

综合课程又称   【 】 

  • A.经验课程、核心课程、生活课程
  • B.经验课程、核心课程、儿童中心课程 
  • C.广域课程、统合课程、合成课程 
  • D.经验课程、生活课程、儿童中心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