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押题密卷(四)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0

班级目标的设计依据有( )。

  • A.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 B.学校的培养目标
  • C.学生的个性特征
  • D.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
  • E.班主任的授课领导方式
22

设计教学法的优点在于( )。

  • A.强调学科内容的科学性
  • B.有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
  • C.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 D.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E.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不高
23

中小学教育评价的内容包括以下哪几方面?( )

  • A.学生发展评定
  • B.管理水平评价
  • C.学生活动效果评价
  • D.教师授课质量评价
  • E.课程和教材评价
24

教育的阶级性始于奴隶社会,其具体体现在( )。

  • A.目的是培养统治人才
  • B.对象是奴隶主贵族子弟
  • C.内容以军事和道德教育为主
  • D.教育的领导权归属人民
  • E.方法是体罚和机械练习
25

教育学研究中引入实验法,其科学性大大增强,实验教育学以此为特色,其基本观点有( )。

  • A.倡导教育研究引用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 B.实验按假设一计划一运用三阶段进行
  • C.教育实验与教学实践高度结合
  • D.教育目的在于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主观文化转变
  • E.主张用实验、统计、比较的方法探索与运用
27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

  • A.洛克
  • B.斯宾塞
  • C.赫尔巴特
  • D.杜威
28

教师的教育素养基本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教育技巧。

  • A.教育理论
  • B.教育手段
  • C.教育思想
  • D.思想品质
30

教育的直接目的是( )。

  • A.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 B.培育“四有”新人
  • C.促进社会的发展
  • D.培养人的生存能力
31

教育的最高理想通过( )体现出来。

  • A.课程目标
  • B.教育目的
  • C.教育目标
  • D.培养目标
32

教育目的本质是( )。

  • A.培养社会精英
  • B.提高人口素质
  • C.促进社会发展
  • D.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33

下列哪项既是教师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高尚道德素养的自我表现?( )

  • A.热爱学生
  • B.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 C.热爱劳动
  • D.热爱教育工作
34

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

  •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 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35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36

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 )。

  • A.教师职业的出现
  • B.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
  • C.教育立法的规定
  • D.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
3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使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

  • A.学校教育
  • B.高新技术的应用
  • C.科学理论的产生
  • D.完善的社会制度
38

以“教育的多元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

  • A.古代
  •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 C.近代
  • D.现代
39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

  • A.白板说
  • B.做中学
  • C.儿童中心主义
  • D.实质教育派
40

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 )。

  • A.神话起源说
  • B.心理起源说
  • C.生物起源说
  • D.劳动起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