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冲刺试卷(七)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7

泰勒原理包含的主要内容是(  )。

  • A. 课程政策是如何制定的
  • B. 学校应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 C. 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 D. 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学经验
  • E. 怎样确定这些目标得到实现
18

学校物质文化的两种表达方式是(  )。

  • A. 制度文化   
  • B. 活动文化 
  • C. 学校环境文化   
  • D. 设施文化 
  • E. 形态和体系文化
19

赫尔巴特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是(  )。

  • A. 学生中心
  • B. 教师中心
  • C. 教材中心
  • D. 课堂中心
  • E. 环境中心
20

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具有(  )特性。

  • A. 社会性   
  • B. 历史性
  • C. 阶级性   
  • D. 民族性
  • E. 继承性
21

教育目的制约的对象有(  )。

  • A. 教育政策的制定
  • B. 教育制度的建立
  • C. 教育内容的确立
  • D. 教育方法的选择
  • E. 教育效果的评价
22

中学常用的学习方法包括(  )。

  • A. 讨论法   
  • B. 练习法
  • C. 谈话法   
  • D. 讲授法
  • E. 实验法
23

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学记》的教育思想描述正确的是(  )。 

  • A. 揭示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 B. 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观点 
  • C. 主张启发式教学   
  • D. 要求教学要循序渐进 
  • E. 提倡“有教无类”
24

德育过程的矛盾包括(   )。

  • A.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 B. 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的矛盾
  • C. 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 D. 教育者自身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 E. 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25

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  )。

  • A. 个别教学制
  • B. 班级授课制
  • C. 分组教学
  • D. 道尔顿制
  • E. 设计教学法
26

德育教育的体谅模式的特征有(  )。

  • A. 坚持性善论,主张儿童是德育的主体
  • B. 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
  • C. 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
  • D. 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
  • E. 把培养健全人格作为德育目标
27

一份教案的核心是(  )。

  • A. 提出教学目标
  • B. 选择教学方法
  • C. 设计教学进程
  • D. 规划板书的内容
28

课程评价中的CIPP模式是指(  )。

  • A. 背景、输入、过程、结果评价模式
  • B. 泰勒模式
  • C. 目标评价模式   
  • D.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29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  )。

  • A. 夸美纽斯   
  • B. 洛克  
  • C. 杜威   
  • D. 赫尔巴特 
30

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包括(  )。

  • A. 学习权
  • B. 人格尊严权
  • C. 公正评价权
  • D. 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
31

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 )。

  • A. 小学阶段 
  • B. 初中阶段
  • C. 高中阶段
  • D. 大学阶段
32

单项选择题教育的终身化是(  )的特点。

  • A. 古代教育
  • B. 近代教育
  • C. 20世纪以后的教育
  • D. 后工业社会教育
33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 A.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 B. 全面了解学生
  • C. 培养优良的班风
  • D. 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35

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属于(  )。

  • A. 学校精神文化
  • B. 学校物质文化
  • C. 学校组织和制度
  • D. 学生亚文化
36

俗语“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 

  • A. 顺序性   
  • B. 不平衡性
  • C. 阶段性   
  • D. 个别差异性
37

美育即(  )。

  • A. 审美教育
  • B. 美术教育
  • C. 艺术教育
  • D. 美学教育
38

在我国,对教师概念进行全面、科学界定的法律是(   )。

  • A. 《宪法》   
  • B. 《教育法》
  •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D. 《义务教育法》
39

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及代表作是(  )。

  • A. 布鲁纳 《教育过程》
  • B. 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
  • C. 赞可夫 《教学与发展》
  • D. 凯洛夫 《教育学》
40

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  )。

  • A. 必要条件   
  • B. 前提条件   
  • C. 基本途径   
  • D. 必要手段
41

单项选择题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

  • A. 《中庸》   
  • B. 《礼记》   
  • C. 《论语》   
  • D. 《学记》
42

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

  • A. 社会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   
  • B. 生产领域的应用
  • C. 学校教育   
  • D. 市场推广
43

单项选择题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 A. 生产力   
  • B. 政治经济制度 
  • C. 上层建筑   
  • D. 科学技术
45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

  • A. 练习法   
  • B. 演示法
  • C. 实验法   
  • D. 发现法
46

学生文化的特征具有(  )。

  • A. 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
  • B. 过渡性、非正式性、单一性
  • C. 直接性、非正式性、多样性
  • D. 过渡性、正式性、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