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终极押密试卷(5)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孔子拜师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一”老人见这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Jian pu na qiu hao shou Pei

        兼 仆 纳 丘 毫 授 佩

        问题(一):试描述本文体现了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

        问题(二):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同题(三):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

10

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其研究主要目的在于(  )。

  • A.形成教育科学事实
  • B.形成教育科学理论
  • C.获得一手数据资料
  • D.获得一手理论信息
12

常见的教学过程组织形式有(  )三种形式。

  • A.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策略研究
  • B.集中授课、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 C.集中授课、协作学习、策略研究
  • D.集中授课、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14

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  )。

  • A.学习动机
  • B.认知内驱力
  • C.自我提高内驱力
  • D.附属内驱力
16

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

  • A.引起学习动机
  • B.领会知识
  • C.巩固知识
  • D.运用知识
18

全结构式教育观察记录表的编制要依据(  )。

  • A.观察内容的结构
  • B.观察的场地和时间
  • C.观察的目的
  • D.观察的对象
19

不是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是(  )。

  • A.故事引趣
  • B.观察演示
  • C.组织活动
  • D.引导联想
20

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  )。

  • A.教师的主导作用
  • B.学校的管理作用
  • C.教材的媒体作用
  • D.学生的主体作用
21

允许成绩优秀的学生跳级,体现了(  )原则。

  • A.启发性
  • B.直观性
  • C.因材施教
  • D.巩固性
25

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其能否自觉(  )。

  • A.关注生存
  • B.关注情境
  • C.关注学生
  • D.关注自我
26

教育科学研究三个基本组成要素不包括(  )。

  • A.现象与客观事实
  • B.科学理论
  • C.科学假设
  • D.方法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