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模拟预测(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8

由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

  •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 B.社会性动机
  • C.直接性动机
  • D.志向性动机
10

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

  • A.杜威
  • B.华虚朋
  • C.伯克赫斯特
  • D.克伯屈
11

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

  • A.埃拉斯莫斯
  • B.夸美纽斯
  • C.洛克
  • D.卢梭
13

社会学派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卢梭
  • B.凯兴斯坦纳
  • C.涂尔干
  • D.沛·西能
14

( )表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 A.形象
  • B.知觉
  • C.表面特征的
  • D.深层特征的
15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

  • A.直观性原则
  • B.启发性原则
  • C.循序渐进原则
  • D.巩固性原则
16

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

  • A.弗洛伊德
  • B.威尔逊
  • C.格塞尔
  • D.皮亚杰
17

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 A.维果茨基
  • B.布鲁纳
  • C.加涅
  • D.桑代克
18

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是( )。

  • A.课程标准
  • B.课程计划
  • C.教科书
  • D.教学指导书
19

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 A.面向全体学生
  • 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0

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 )。

  • A.神话起源说
  • B.心理起源说
  • C.生物起源说
  • D.劳动起源说
22

学校教育始于( )。

  • A.奴隶社会初期
  • B.奴隶社会末期
  • C.原始社会末期
  • D.封建社会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