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卷(5)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1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气质类型做好教育工作,要特别重视(  )类型的学生。

  • A.多血质和胆汁质 
  • B.胆汁质和抑郁质
  • C.抑郁质和黏液质 
  • D.黏液质和多血质
22

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依据是(  )

  • A.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 
  • B.课程功能
  • C.课程的组织核心
  • D.课程任务
23

滑滑板、溜冰属于(  )动作技能。

  • A.细微型
  • B.不连续的
  • C.徒手型
  • D.器械型
25

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行为的是(  )

  • 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 B.他总是烟酒不沾
  • 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
  • D.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 
26

教学反思的特点有(  )

  • A.实践性、批判性、创造性
  • B.创造性、目的性、实践性
  • C.形成性、实践性、批判性
  • D.批判性、形成性、创新性
27

家庭、社会和学校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其中,(  )占主导地位。

  • A.家庭教育 
  • B.学校教育
  • C.社会教育 
  • D.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28

与近现代社会相比,古代社会更重视教育的(  )

  • A.文化功能 
  • B.人口功能
  • C.政治功能 
  • D.经济功能
29

《物种起源》是哪位科学家的名著(  )

  • A.拉马克
  • B.孟德尔
  • C.魏斯曼
  • D.达尔文
31

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

  • A.指向性与选择性 
  • B.指向性与集中性
  • C.紧张性与集中性 
  • D.紧张性与选择性
32

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 B.想象的道德情感
  • C.伦理的道德情感 
  • D.法律的道德情感
34

教育既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又是文化本体。这体现了(  )

  • A.教育的文化功能 
  • B.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
  • C.教育的本质属性 
  • D.教育的社会属性
35

下列对“关键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关键期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
  • B.关键期是突然开始和停止的
  • C.鸟类的印刻、人类语言的习得能证实关键期的存在
  • D.在发展的关键期期间,如果能在一定时间内给予适当的良性刺激,就会促使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
36

首次提出“隐性课程”概念的学者是(  )

  • A.杰克逊 
  • B.泰勒 
  • C.杜威 
  • D.博比特
37

一位教师经常会反思同事们怎么看自己,领导觉得自己干工作怎么样。这个教师目前处于(  )

  • A.关注学生阶段 
  • B.关注生存阶段
  • C.关注情境阶段 
  • D.虚拟关注阶段
38

学习动机包含学习需要和(  )两个基本成分。

  • A.学习压力
  • B.学习兴趣
  • C.学习期待
  • D.学习知识
39

我国学者按学习内容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  )

  • A.言语信息的学习 
  • B.认知策略的学习
  • C.接受学习
  • D.行为规范的学习
40

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助人为乐、诚实、正直,属于(  )

  • A.性格的意志特征 
  • B.性格的情绪特征
  • C.性格的理智特征 
  • D.性格的态度特征
41

以下属于教育本体功能的是(  )

  • A.人的培养功能 
  • B.人口功能
  • C.政治功能 
  • D.经济功能
43

不属于在学科领域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综合的课程形式是(  )

  • A.关联课程 
  • B.融合课程
  • C.广域课程 
  • D.活动课程
44

有意记忆开始占主导地位是从小学(  )开始的。

  • A.二年级 
  • B.三年级
  • C.四年级 
  • D.五年级
45

整个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是(  )

  • A.教学目标
  • B.教学策略
  • C.教学评价
  • D.教案设计
47

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强化法”属于(  )

  • A.行为改变法 
  • B.认知改变法
  • C.精神分析法 
  • D.运动改变法
51

(  )强调应培养“身心既美且善”的公民。

  • A.雅典教育 
  • B.斯巴达教育
  • C.古埃及教育 
  • D.古印度教育
52

下列关于认知风格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场依存型的人比场独立型的人更多地利用来自身体内部的线索
  • B.认知风格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 C.区分冲动型和沉思型的标准仅仅是反应时间
  • D.发散型认知风格优于辐合型认知风格
53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是(  )时期学校教育的主要特征。

  • A.原始社会 
  • B.封建社会
  • C.资本主义社会 
  • D.现代社会
54

提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 A.桑代克 
  • B.苛勒
  • C.斯金纳 
  • D.班杜拉
58

下列不属于努力管理策略的是(  )

  • A.激发内在动机 
  • B.树立正确的学习信念
  • C.正确归因 
  • D.有问题请教老师
59

(  )最早提出“班级”一词。

  • A.埃拉斯莫斯 
  • B.马卡连柯
  • C.夸美纽斯 
  • D.赫尔巴特
62

学校管理是由哪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  )

  • A.管理者、管理目的和管理对象 
  • B.管理者、管理手段和管理对象
  • C.管理者、管理手段和管理目的
  • D.管理者、管理对象和管理过程
63

学校心理辅导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下列对学校心理辅导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学校心理辅导以少数有心理问题的个别学生为服务对象
  • B.心理辅导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和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上
  • C.学校心理辅导侧重于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障碍矫治的心理治疗
  • D.心理辅导等同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64

小学生常常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  )

  • A.道德情感不深 
  • B.缺乏合理的行为技能
  • C.道德认识不足 
  • D.道德意志力不够
65

有些学生在学习抽象概念和规则时,仍需具体经验支持。从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来看,这是因为(  )

  • A.他们尚未达到形式运算阶段
  • B.这些概念、规则太复杂
  • C.具体经验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印象
  • D.具体经验有利于他们进行发现式学习
66

以下不属于先进生特点的是(  )

  • A.自尊心强,充满自信 
  • B.强烈的荣誉感
  • C.较强的超群愿望
  • D.意志力薄弱
67

教学过程的结构即教学过程的(  )

  • A.基本内容
  • B.基本阶段
  • C.基本环节
  • D.基本原则
6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点确定一个圆
  • B.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圆周角的两倍
  • C.与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 D.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弦、弧分别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