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临考冲刺试题(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曾经三十天蛰居山庄,足不离户。坐在阳台上记录每天落日下山的分秒和它落下时与山棱碰触的点的移动。有时候,迷航的鸟不小心飞进屋内,拍打着翅膀从一个书架闯到另一个书架,迷乱惊慌地寻找出路。在特别湿润的日子里,我将阳台落地玻璃门大大敞开,站在客厅中央,守着远处山头的一朵云,看着这朵云,从山峰那边漫漫飘过来、飘过来,越过阳台,全面进入我的客厅,把我包裹在内,而后流向每个房间,最终分成小朵,从不同的窗口飘出,回归山岚。

夏天的夜空,有时很蓝。我总是看见金星早早出现在离山棱很近的低空,然后月亮就上来了。野风吹着高高的树,叶片飒飒作响,老鹰立在树梢,沉静地看着开阔的山谷。我独立露台,俯视深沉的老鹰。

有一年的12月31日晚上,朋友们在我的山居相聚,饮酒谈天,11时半,大伙纷纷起立,要赶下山,因为,新年旧年交替的那一刻,必须和家里那个人相守。朋友们离去前还体贴地将酒杯碗盘洗净,然后是一阵车马启动、深巷寒犬的声音。5分钟后,一个诗人从半路上来电,电话上欲言又止,意思是说,大伙午夜前刻一哄而散,把我一个人留在山上,好像……他说不下去。

我感念他的友情温柔,也记得自己的答复:“亲爱的,难道你觉得,两个人一定比一个人不寂寞吗?”

(选自龙应台《寂寞》)

问题:

(1)用“沉静”“深沉”形容老鹰,说说你对老鹰这一形象的理解。

(2)请列举作者在蛰居生活中关注自然的举动,并思考她所追求的生活境界是什么。

(3)文章写朋友们在我的山居相聚,这与文章的题目“寂寞”有何关系?说说你的理解。

7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

  • A.萨拉热窝事件
  • B.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 C.慕尼黑阴谋
  • D.德军突袭波兰
9

一个人面对壁垒,应该想尽一切办法绕过,一个人的能力会在绕过这些壁垒时体现出来;而且对你而言是壁垒的,对他人而言同样也是,若你能绕过,相当于把大部分竞争对手挡在了身后,那么最终跑在前面的始终是寥寥几个人。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  )。

  • A.每一个人都一定会发现有很多的壁垒在面前
  • B.面对壁垒,对自己要有信心,跟壁垒去对撞
  • C.你绕过了壁垒,你就战胜了大部分竞争对手
  • D.设法绕过壁垒会发现自身潜能,在竞争中成为领跑的强者
11

下列作品中,不是鲁迅创作的是(  )。

  • A.《狂人日记》
  • B.《林家铺子》
  • C.《阿Q正传》
  • D.《祝福》
12

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而同一阶段的学生又具有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  )。

  • A.以人为本,德育为先
  • B.依循规律,尊重差异
  • C.激发兴趣,鼓励创新
  • D.自主探索,适应社会
13

徐刚在课堂上突然大叫,有的同学也跟着起哄。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马上制止,让徐刚站到讲台边
  • B.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
  • C.稍作停顿,批评训斥学生
  • D.幽默化解,缓和课堂气氛
15

充分体现“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的文件是(  )。

  • A.1984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
  • B.1991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C.1997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D.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8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

  • A.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
  • B.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 C.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 D.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19

在教育法制建设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我国全面进入依法治教轨道的是颁布与实施(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D.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
20

两耳失聪后仍坚持创作的音乐家是(  )。

  • A.莫扎特
  • B.舒伯特
  • C.贝多芬
  • D.巴赫
21

下列历史事件中能体现我国对外友好交往传统的是(  )。

  • A.雅克萨之战
  • B.戚继光抗倭
  • C.郑和下西洋
  • D.郑成功收复台湾
2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班主任的行为规范要求的是(  )。

  • A.对学生要奖惩有据、公正,多表扬,不批评
  • B.能建立各种教学常规,特别是课堂教学常规,并能预防不当行为发生
  • C.帮助学生强化自助、自律,改变不良和不健康行为
  • D.乐于与学生交往,尊重和信任学生
27

因果分析主要分析的是(  )。

  • A.事物是什么
  • B.事物有多少
  • C.事物为什么
  • D.考察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28

《教师法》第37条规定了“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的具体情形(条款)。其中不包括(  )。

  • A.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 B.教学方法不当,造成教学质量较差的
  •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29

元杂剧中的“四大爱情剧”不包括(  )。

  • A.《西厢记》
  • B.《窦娥冤》
  • C.《倩女离魂》
  • D.《墙头马上》
31

我国《教师法》将教师身份界定为(  )。

  • A.准公务员
  • B.专业人员
  • C.知识分子
  • D.国家干部
32

教育行政法规的制定、发布机关是(  )。

  • A.全国人大
  • B.省级人大
  • C.国务院
  • D.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