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

要求: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一篇论述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曾经三十天蛰居山庄,足不离户。坐在阳台上记录每天落日下山的分秒和它落下时与山棱碰触的点的移动。有时候,迷航的鸟不小心飞进屋内,拍打着翅膀从一个书架闯到另一个书架,迷乱惊慌地寻找出路。在特别湿润的日子里,我将阳台落地玻璃门大大敞开,站在客厅中央,守着远处山头的一朵云,看着这朵云,从山峰那边漫漫飘过来、飘过来,越过阳台,全面进入我的客厅,把我包裹在内,而后流向每个房间,最终分成小朵,从不同的窗口飘出,回归山岚。

夏天的夜空,有时很蓝。我总是看见金星早早出现在离山棱很近的低空,然后月亮就上来了。野风吹着高高的树,叶片飒飒作响,老鹰立在树梢,沉静地看着开阔的山谷。我独立露台,俯视深沉的老鹰。

有一年的12月31日晚上,朋友们在我的山居相聚,饮酒谈天,11时半,大伙纷纷起立,要赶下山,因为,新年旧年交替的那一刻,必须和家里那个人相守。朋友们离去前还体贴地将酒杯碗盘洗净,然后是一阵车马启动、深巷寒犬的声音。5分钟后,一个诗人从半路上来电,电话上欲言又止,意思是说,大伙午夜前刻一哄而散,把我一个人留在山上,好像……他说不下去。

我感念他的友情温柔,也记得自己的答复:“亲爱的,难道你觉得,两个人一定比一个人不寂寞吗?”

(选自龙应台《寂寞》)

问题:

(1)用“沉静”“深沉”形容老鹰,说说你对老鹰这一形象的理解。

(2)请列举作者在蛰居生活中关注自然的举动,并思考她所追求的生活境界是什么。

(3)文章写朋友们在我的山居相聚,这与文章的题目“寂寞”有何关系?说说你的理解。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

  • A.萨拉热窝事件
  • B.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 C.慕尼黑阴谋
  • D.德军突袭波兰

一个人面对壁垒,应该想尽一切办法绕过,一个人的能力会在绕过这些壁垒时体现出来;而且对你而言是壁垒的,对他人而言同样也是,若你能绕过,相当于把大部分竞争对手挡在了身后,那么最终跑在前面的始终是寥寥几个人。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  )。

  • A.每一个人都一定会发现有很多的壁垒在面前
  • B.面对壁垒,对自己要有信心,跟壁垒去对撞
  • C.你绕过了壁垒,你就战胜了大部分竞争对手
  • D.设法绕过壁垒会发现自身潜能,在竞争中成为领跑的强者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