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
智育就是知识教育。
- 15
-
备课就是备教材。
- A.原始社会末期
- B.奴隶社会初期
- C.封建社会初期
- 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 18
-
态度是通过遗传继承的。
- A.主体性
- B.个别差异性
- C.阶段性
- D.不平衡性
- A.安全的需要
- B.归属和爱的需要
- C.尊重的需要
- D.自我实现的需要
- 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
- B.分析使能目标
- C.分析支持性条件
- D.分析学习结果
- 23
-
讲授法的缺点在于( )。
- A.不利于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 B.不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 C.容易束缚学生,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
- D.不利于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
- A.身体的运动系统
- B.大脑
- C.符号化概念
- D.具体的物体
- A.课的目标
- B.课的类型
- C.课的任务
- D.课的结构
- A.代币奖励法
- B.行为塑造法
- C.系统脱敏法
- D.肯定性训练
- A.教学
- B.德育
- C.管理
- D.科研
- A.效度
- B.信度
- C.难易度
- D.区分度
- 29
-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 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 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 D.培养品德和审美情操
- A.经济水平
- B.政治制度
- C.文化传统
- D.科技水平
- A.说服教育法
- B.品德评价法
- C.指导实践法
- D.陶冶政治法
- A.道德认识
- B.道德情感
- C.道德意志
- D.道德行为
- A.教育目的
- B.培养目标
- C.规章制度
- D.教学规则
- A.个人本位论
- B.宗教本位论
- C.社会本位论
- D.兴趣本位论
- A.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 B.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 C.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 D.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 A.安全需要
- B.归属需要
- C.尊重需要
- D.审美需要
- A.自然化
- B.现实化
- C.社会化
- D.自由化
- A.比奈
- B.推孟
- C.韦克斯勒
- D.高尔顿
- A.综合学习
- B.并列学习
- c.类属学习
- D.总括学习
- A.选择性
- B.理解性
- C.整体性
- D.恒常性
- A.心理过程及其规律
- B.情绪人格及其规律
- C.生理现象及其规律
- D.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 A.宗教
- B.经济
- C.生产力
- D.政治
- A.个别教学
- B.分组教学
- C.现场教学
- D.复式教学
- A.福勒
- B.费斯勒
- C.赫尔巴特
- D.杜威
- A.观察法
- B.自然实验法
- C.个案法
- D.调查法
- A.1903
- B.1913
- C.1924
- D.1930
- A.乌申斯基
- B.皮亚杰
- C.维果斯基
- D.鲁利亚
- A.行为主义
- B.科学主义
- C.经验主义
- D.人文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