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卷九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4

有人常常没有理由地一遍又一遍地做出某一行为或某一系列行为,这属于(  )。

  • A. 广泛性焦虑障碍
  • B. 强迫症
  • C. 创伤后应激症
  • D. 恐慌障碍
15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专著是古罗马教育家(  )编写的

  • A. 柏拉图
  • B. 苏格拉底
  • C. 亚里士多德
  • D. 昆体良
16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这是(  )观点

  • A. 认识发展说
  • B. 双边活动说
  • C. 多重本质说
  • D. 交往说
17

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  )

  • A. 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 B.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 C. 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 D. 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18

以下属于认知策略的是(  )

  • A. 在阅读困难或不熟的材料时放慢速度
  • B. 对每一天的活动都列出一张活动顺序表
  • C. 将所学的知识再用实验证明、写成报告、做出总结
  • D. 意识到不理解课文的某一部分时,退回去读困难的段落
19

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

  • A. 发展智力
  • B. 培养思想品德
  • C. 传授知识
  • D. 发展个性
20

下列哪一种不是教育实验法的优点(  )

  • A. 能重复验证
  • B. 客观自然
  • C. 能深刻把握教育现象的因果关系
  • D. 例于量化统计
21

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道路;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污泥而不染。这种现象说明(  )。

  • A. 人的发展不受环境的影响
  • B. 人们接受环境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 C. 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更对人的发展有利
  • D. 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是好是坏,完全由环境来决定
22

集体主义情感属于哪种道德情感(  )

  • A. 直觉式
  • B. 想象式
  • C. 伦理式
  • D. 表象式
24

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 A. 生产力
  • B. 政治经济制度
  • C. 上层建筑
  • D. 科学技术
2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品德。
  • B. 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转化。
  • C. 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主要放在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
  • D. 德育要注重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
26

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 A. 形式训练说
  • B. 共同要素说
  • C. 经验类化说
  • D. 关系转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