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临考冲刺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3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 A.内容改革
  • B.方法改革
  • C.课程改革
  • D.途径改革
14

(  )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 A.生产力
  • B.政治制度
  • C.科学技术
  • D.文化
15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的(  )。

  • A.阶段性
  • B.个别差异性
  • C.顺序性
  • D.不均衡性
18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

  • A.桑代克
  • B.贾德
  • C.奥苏伯尔
  • D.布鲁纳
19

马斯洛将认知、审美的需要列入下面哪一种需要之中?(  )

  • A.生理的需要
  • B.自我实现的需要
  • C.归属与爱的需要
  • D.安全的需要
20

下列属于资源管理策略的是(  )。

  • A.计划策略
  • B.监视策略
  • C.社会资源利用策略
  • D.调节策略
21

“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

  • A.直观性原则
  • B.巩固性原则
  • C.启发性原则
  • D.循序渐进原则
23

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是(  )。

  • A.部分与整体
  • B.后者包括前者
  • C.整体与部分
  • D.前者包括后者
26

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地反映在(  )中。

  • A.《学记》
  • B.《大学》
  • C.《论语》
  • D.《中庸》
27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  )。

  • A.组建良好的班集体
  • B.促进班集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 C.指导本班班委、共青团组织工作
  • D.评定学生操行
29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  )。

  • A.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
  • 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
  • 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 D.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30

课程论研究的是(  )的问题。

  • A.为谁教
  • B.怎样教
  • C.教什么
  • D.教给谁
31

教育目的的本质是(  )。

  • A.培养社会精英
  • B.提高人口素质
  • C.促进社会发展
  • D.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