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中心
- B.基础
- C.任务
- D.途径
- A.个人本位论
- B.社会本位论
- C.教育社会化
- D.实质教育论
- A.政治经济制度
- B.生产力
- C.科学技术
- D.文化
- A.实践活动法
- B.实验法
- C.发现法
- D.参观法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B.直观性原则
- C.启发性原则
- D.因材施教原则
- A.投射
- B.转换
- C.压抑
- D.文饰
- A.讲授法
- B.讨论法
- C.发现法
- D.读书指导法
- A.25%
- B.50%
- C.75%
- D.100%
- A.《大学》
- B.《春秋》
- C.《学记》
- D.《论语》
- A.个别教学
- B.复式教学
- C.特朗普制
- D.设计教学法
- A.叙事研究法
- B.实验研究法
- C.行动研究法
- D.质的研究法
- 22
-
校园文化属于( )
- A.显性课程
- B.隐性课程
- C.国家课程
- D.地方课程
- A.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 B.发展学生的能力
- C.提高学生的成绩
- D.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
- 24
-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是( )
- A.进行个别教育
- B.组建班集体
- C.建立班级秩序
- D.指导学生学习
- A.劳动
- B.模仿
- C.学习
- D.本能
- 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 B.德育过程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 D.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 A.认知内驱力
- B.附属内驱力
- C.自我提高内驱力
- D.交往内驱力
- 28
-
灵感现象是( )的结果。
- A.直觉思维
- B.综合思维
- C.聚合思维
- D.分析思维1
- A.思维
- B.想象
- C.注意
- D.复述
- A.0.25秒~4秒
- B.0.2秒~0.5秒
- C.2秒~1分钟
- D.5秒~2分
- A.教师
- B.生存
- C.学生
- D.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