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预测试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7

关于中学阶段的教学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顺序量表具有绝对零点
  • B.等距量表表示的数值可进行乘除运算
  • C.中学物理教学测量具有间接性、相对性、目的性的特点
  • D.目标参照测验相比常模参照测验是一种更好的测量方式
9

如图所示,水平固定的半球形容器,其球心为0点,最低点为B,A点在左侧内壁上。C点在右侧内壁上,从容器的左侧边缘正对球心以初速度V0平抛一个小球,抛出点与0、A、B、C四点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不计空气阻力,则( )。

  • A.V0大小适当时,小球可以垂直击中A点
  • B.V0大小适当时。小球可以垂直击中B点
  • C.V0大小适当时,小球可以垂直击中C点
  • D.小球不能垂直击中容器内任何一个位置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时需吸收能量
  • B.同一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 C.当氢原子从n=2的状态跃迁到n=6的状态时.辐射出光子
  •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指大量该元素的原子核中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
11

如图所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种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
  • B.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
  • 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因为像距变大,所以烛焰的像变大
  • D.保持内外筒位置不变,小孔远离烛焰,因为像距不变,所以薄膜上烛焰的像的大小将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