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分子热运动”的内容标准为:通过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特点。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材料二某九年级物理教材“分子热运动”一节设置了如下演示实验:

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图13.1—2)。抽掉玻璃板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它能进到上面的瓶子里去吗?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三年级学生,已学过机械运动的相关知识,第一次接触分子热运动的理论。

任务:

(1)说明什么是扩散,并简述分子热运动的规律。(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分子热运动”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24分)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关于中学阶段的教学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顺序量表具有绝对零点
  • B.等距量表表示的数值可进行乘除运算
  • C.中学物理教学测量具有间接性、相对性、目的性的特点
  • D.目标参照测验相比常模参照测验是一种更好的测量方式

如图所示,水平固定的半球形容器,其球心为0点,最低点为B,A点在左侧内壁上。C点在右侧内壁上,从容器的左侧边缘正对球心以初速度V0平抛一个小球,抛出点与0、A、B、C四点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不计空气阻力,则( )。

  • A.V0大小适当时,小球可以垂直击中A点
  • B.V0大小适当时。小球可以垂直击中B点
  • C.V0大小适当时,小球可以垂直击中C点
  • D.小球不能垂直击中容器内任何一个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时需吸收能量
  • B.同一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 C.当氢原子从n=2的状态跃迁到n=6的状态时.辐射出光子
  •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指大量该元素的原子核中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