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预测试卷5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分析下面欣赏教学课例,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非洲歌舞音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源于非洲本土的黑人歌舞音乐特点;

(2)能力目标:非洲黑人歌舞音乐与相关传统文化艺术的联系;

(3)情感目标:增强对黑人非洲音乐文化的社会功能性认识。

教学重点:

本课主要通过学生欣赏、参与、创作、表演非洲歌舞,收集、制作有关非洲的面具等艺术形式,师生共同探讨、学习,了解其歌舞音乐风格特点及相关传统文化艺术。

教学用具:

非洲鼓、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非洲鼓乐

学生聆听,准备上课——营造上课氛围。

二、设问直接导入课题

师:说到非洲,同学们首先会“想”到一些什么?

学生回答:(黑人、动物、原始森林……)——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三、教师简要介绍非洲,播放短片《走入非洲》(片段)

提问:在这个短片里,你们主要“看”到了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非洲歌舞)

四、非洲歌曲欣赏

播放一首歌曲,聆听后能否找出这首歌曲的特点呢?(学生“呼应歌”)

五、非洲舞蹈欣赏

1.播放影片《Who am I》(片段),舞蹈场面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

2.继续欣赏:《祈雨仪式》《友谊颂》。

3.投影:歌舞音乐特点。

六、同学们通过欣赏非洲歌舞音乐,发现了一种什么重要的乐器?

1.欣赏一组非洲鼓(图片),教师简介非洲鼓;

2.请全体同学敲击三组不同节奏,体会非洲歌舞音乐节奏的多变性;

3.请几位学生击鼓语;(教师设计题目)

4.根据多变的节奏特点,请同学们为歌曲《达姆达姆》伴奏。

七、非洲相关传统文化艺术介绍:

1.非洲服饰:

服饰特点及妇女服务介绍。

2.非洲面具:

(1)教师介绍面具;

(2)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面具等。

八、师生表演:《狩猎》

学生切身感受、体验非洲歌舞音乐的多变节奏,体验非洲人的热情、乐观和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以及歌舞音乐的即兴性。

九、结束语:(略)

6

贝多芬唯一的一部歌剧题为(  )。

  • A.《女人心》
  • B.《费德里奥》
  • C.《唐璜》
  • D.《后宫诱逃》
10

莫扎特创作上最重要的领域是(  )。

  • A.歌剧
  • B.交响曲
  • C.艺术歌曲
  • D.奏鸣曲
14

相传古琴曲《阳春白雪》由(  )所作。

  • A.李延年
  • B.李龟年
  • C.朱载堉 
  • D.师旷
17

下谱例为莫扎特所作的歌剧(  )中的咏叹调。

  • A.《塞尔维亚理发师》
  • B.《费加罗的婚礼》
  • C.《艾格蒙特》
  • D.《卡门》
19

教学评价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以评价对象为依据可划分为(  )。

  • 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 B.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
  • C.课程评价、学业评价、教学质量评价
  • D.自评、互评、他评
23

范例教学法的创造者是德国教育家(  )。

  • A.第斯多惠
  • B.瓦·根舍因
  • C.赫尔巴特
  • D.韦特海默
28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

  • A.《诗经》
  • B.《楚辞》
  • C.《乐府诗集》
  • D.《九歌》
29

下列乐曲中属舞剧体裁的是(  )。

  • A.《天鹅湖》
  • B.《卡门》
  • C.《塔索》
  • D.《六月》
31

将大七度的冠音升高大二度,其应成为(  )。

  • A.倍增八度
  • B.增七度
  • C.增八度
  • D.倍增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