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预测试题(四)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7

下列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力,因而会导致种内、种间出现生存斗争
  • B.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与生物进化无关
  • C.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 D.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自然环境条件
12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
  • B.突变的可遗传性可促进生物进化
  • 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 D.新物种的形成大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13

人体平静呼气时(  )。

  • A.肋间肌收缩.膈肌收缩
  • B.肋间肌舒张.膈肌舒张
  • C.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
  • D.肋间外肌收缩.膈肌舒张
15

能在生态系统食物链中发生富集作用的是(  )。

  • A.重金属、自然分解速度缓慢的杀虫剂
  • B.不易消化的动物毛发、趾甲
  • C.热量、碳水化合物
  • D.蛋白质、饲料添加剂
16

下列有利于植物叶片快速蒸腾的因素是(  )。

  • A.保卫细胞失水.气孔接口径增大
  • B.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口径缩小
  • C.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口径缩小
  • D.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口径增大
17

下列属于蕨类植物特征的是(  )。

  • A.具有根、茎、叶的分化
  • B.靠种子繁殖后代
  • C.具有果实
  • D.生活在贫瘠的土壤中
18

下列关于核酸的描述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

  • A.核酸既有磷酸基团又有碱性基团,所以是两性电解质,因磷酸的酸性强,通常表现为酸性
  • B.核酸变性后会发生减色效应,而复性时会发生增色效应
  • C.核酸的最高紫外吸收峰值接近260 nm
  • D.G~C对的含量愈高,介质的离子强度越高,核酸的Tm值就越高
19

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
  • B.分层现象只发生于群落中的植物.动物不具备分层现象
  • C.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
  • D.群落中水平分布的生物种类有差异
20

血液通过肺循环,其变化是(  )。

  • A.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 B.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 C.营养物质减少了.废物减少了
  • D.营养物质增多了.废物减少了
2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现代教育技术使用技能作用的一项是(  )。

  • A.活跃课堂气氛
  • B.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
  • C.提示教学内容
  • D.加大教学信息的容量.扩大教学空间
26

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

  • A.草履虫
  • B.酵母菌
  • C.病毒
  • D.细菌
28

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
  •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 C.正常人血浆的pH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03-、HP042-等离子有关
  • 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即人体的正常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