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临考提分卷(6)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1

教学从本质上讲是(  )。

  • A.教师的教学活动
  • B.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活动
  • C.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 D.学生的学习活动
13

提出在“学科结构”基础上的“发现学习”的是(  )。

  • A.布鲁纳
  • B.马斯洛
  • C.裴斯泰洛齐
  • D.迪尔克姆
14

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  )。

  • A.阈限
  • B.绝对感受阈限
  • C.差别阈限
  • D.相对阈限
16

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教学内容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是(  )。

  • A.相关课程
  • B.融合课程
  • C.活动课程
  • D.广域课程
19

对狭义的教育的理解,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 A.小明:狭义的教育,教育对象是青少年儿童
  • B.小刚: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都可称为狭义的教育
  • C.小丽:狭义的教育产生的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字的产生
  • D.李明:狭义的教育,教育方式主要是通过受专门训练的教师进行
20

教师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长和追求成熟的过程叫作(  )。

  • A.教师的成长心理
  • B.教师的成长历程
  • C.教师的专业发展
  • D.教师的心理发展
22

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与(  )之间的矛盾。

  • A.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水平
  • B.教师的道德教育水平
  • C.学生被期望的品德发展水平
  • D.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
23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  )。

  • A.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B.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 C.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 D.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4

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是指(  )。

  • A.品德形成过程
  • B.德育过程
  • C.德育目标
  • D.德育原则
29

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  )。

  • A.组织策略
  • B.精细加工策略
  • C.元认知策略
  • D.复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