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标准预测试卷(十)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9

儿童每天摄入脂肪应占总热能的(   )。

  • A.10%~15%   
  • B.15%~20%
  • C.20%~25%   
  • D.25%~30%
11

3、4岁的幼儿看见玩具小汽车或者小凳子,就开着“车”当司机,嘴里还“嘀嘀……嘟嘟……”、“下车了”说个不停。这体现了无意想象(   )的特点。

  • A.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 B.主题不稳定
  • C.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 D.内容零散
14

活动性原则源自于(   )的“从做中学”。

  • A.皮亚杰     
  • B.夸美纽斯
  • C.福禄培尔   
  • D.杜威
15

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   )原则。

  • A.活动性原则     
  • B.综合性原则
  • C.保教结合原则   
  • D.独立自主性原则
16

儿童记忆容量的增加,主要在于(   )。

  • A.记忆范围的扩大
  • B.记忆广度的扩大
  • C.工作记忆的出现
  • D.把识记材料联系和组织起来的能力有所发展
17

对待幼儿出声的自言自语,成人正确的处理方式为(   )。

  • A.发展为对话言语
  • B.发展为真正的外部言语
  • C.任其自然发展收集
  • D.发展为真正的内部言语
18

在幼儿期,进行想象的必要条件是(   )。

  • A.语言       
  • B.成人的语言描述
  • C.实际行动   
  • D.外界情境
19

幼儿形成数概念的关键是(   )。

  • A.掌握数的顺序   
  • B.知道数的实际意义
  • C.掌握数的组成   
  • D.能辨数
21

儿童的发展是通过(   )。

  • A.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而发展的
  • B.聆听教师讲授知识而发展的
  • C.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而发展的
  • D.观看电视卡通节目而发展的
22

(   )是教育目的在学龄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

  • A.学前教育目标   
  • B.学前教育手段
  • C.学前教育启蒙   
  • D.学前教育内容
23

所谓(   ),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整地、系统地教授儿童。

  • A.吸收的心智   
  • B.“整个教学法”
  • C.全面教育     
  • D.教、学、做合一
24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   )。

  • A.购买大型玩具                     
  • B.安装塑胶地板
  • C.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   
  • D.选择较清静的场所
25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包括(   )。

  • A.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
  • B.教师的“教”
  • C.幼儿的“学”
  • D.直接的“教”和间接的“教”
26

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的视听协调?(   )

  • A.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
  • B.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
  • C.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会去找妈妈
  • D.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表现出快乐的样子
27

儿童对会使用的实物,能根据形状来概括,如区别耙和刷;而对不会使用的实物,则不能概括。这属于(   )。

  • A.动作的概括     
  • B.生活情景的概括
  • C.情绪性的概括   
  • D.功用性的概括
28

(   )开始区别各种色调的细微差别,并开始认识一些混合色。

  • A.3岁儿童   
  • B.6岁儿童
  • C.5岁儿童   
  • D.4岁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