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师资格(初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必做模拟卷(体育)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8

人体安静和睡眠状态下,起主导作用的神经是( )。

  • A.前庭蜗神经
  • B.三叉神经
  • C.副交感神经
  • D.交感神经
9

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一般包括:全年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课时计划和( )。

  • A.水平教学工作计划
  • B.单元教学工作计划
  • C.年级教学工作计划
  • D.课后教学工作计划
10

注重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发展关系的研究,应归属于下列哪一范畴?( )。

  • A.体育心理学
  • B.锻炼心理学
  • C.运动心理学
  • D.社会心理学
11

在足球比赛的裁判法中,不会被判定越位的情况是( )。

  • A.越位发生在前场
  • B.球员比球更接近球门线
  • C.进攻方接球球员前方的防守球员少于2人
  • D.队员直接接的球门球、角球或界外掷球
12

闭合性运动项目比赛中,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运动员发挥的主要因素?( )。

  • A.其他运动员的表现
  • B.全面做好赛前准备
  • C.确立辩证的比赛指导思想
  • D.正确的参赛行动
17

足球脚内侧接地滚球技术,要求膝、踝关节和脚趾做何种动作?( )。

  • A.膝、踝关节旋内,脚趾下压
  • B.膝、踝关节旋内,脚趾稍翘
  • C.膝、踝关节旋外,脚趾下压
  • D.膝、踝关节旋外,脚趾稍翘
18

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迁移表现最强的是( )。

  • A.右手一左手的迁移
  • B.右手一左脚的迁移
  • C.左手一右脚的迁移
  • D.右脚一右手的迁移
19

在运动技能形成的分化阶段,教学中应特别注重( )o。

  • A.纠正错误动作
  • B.建立动作概念
  • C.运用辅助练习
  • D.强化主要环节
23

下列关于跳跃项目的4个阶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助跑阶段是人体抛射运动的开始阶段
  • B.起跳阶段是人体由水平位移向抛射运动的转变阶段
  • C.腾空阶段是人体的抛射运动阶段
  • D.落地阶段是人体抛射后的下落阶段
24

不良体育态度的转变过程需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

  • A.接受、主动和内化
  • B.服从、认同和内化
  • C.服从、认同和自愿
  • D.接受、认同和自愿
27

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除了健身功能还有()。

  • A.育人功能
  • B.调节功能
  • C.美育功能
  • D.教育功能
28

室内体育场馆的温度应保持在( )。

  • A.23-25℃
  • B.25-28℃
  • C.28-30℃
  • D.36-37℃
29

体育教学以传授体育技术、技能为主要内容,其根本目的在于( )。

  • A.传授体育技能
  • B.增强学生体质
  • C.促进体育发展
  • D.加强思想教育
31

骨折的特有征象是( )。

  • A.压痛
  • B.功能障碍
  • C.纵向叩击痛
  • D.肿胀
32

根据某个体育教学内容,按照某种教学模式体制安排各个课次的教学文件属于( )。

  • A.学年教学计划
  • B.单元教学计划
  • C.学期教学计划
  • D.学时教学计划
33

可用于纠正学生“坐着跑”的练习方法是( )。

  • A.小步跑
  • B.车轮跑
  • C.后蹬跑
  • D.交叉步跑
34

可有效地提高不同层次和水平的运动员的情绪和积极性的训练方法是( )。

  • A.间歇训练法
  • B.循环训练法
  • C.比赛训练法
  • D.重复训练法
3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一种新型的教师观,这种教师观是()。

  • A.主体性的教师观
  • B.以人为本的教师观
  • C.专业化的教师观
  • D.促进发展的教师观
37

下列选项不属于运动中的攻击行为的是()。 

  • A.打篮球时故意去绊倒对方运动员
  • B.因为对裁判的判罚不满意,对对方运动员破口大骂
  • C.比赛时发挥不佳,将怒火撒向观众,殴打无辜的观众
  • D.对对方运动员十分不满,而在心里打骂对方运动员
38

当出现闭合性运动损伤时应立即进行冷敷,其作用是( )。

  • A.松解粘连
  • B.减轻充血
  • C.扩张血管
  • D.解除痉挛
39

排球扣球落地缓冲时,股四头肌完成的是( )。

  • A.向心工作
  • B.支持工作
  • C.离心工作
  • D.加固工作
40

体育教学设计的重点是( )。

  • A.教学策略
  • B.教学模式
  • C.评价方式
  • D.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