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02
- B.1.69
- C.1.95
- D.2.63
- A.3.47次/年
- B.4.19次/年
- C.5.28次/年
- D.5.79次/年
- A.1.12
- B.1.15
- C.1.19
- D.l.21
- A.1000元
- B.1500元
- C.2000元
- D.3000元
- A.17.71%
- B.21.03%
- C.23.91%
- D.29.43%
- A.冯某无权得到经济补偿
- B.冯某有权得到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C.冯某有权得到1个半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D.冯某有权得到2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A.劳动合同尚未终止
- B.劳动合同已因期限届满而终止
- C.劳动合同已于2009年冯某经检查确认怀孕时终止
- D.A公司在冯某怀孕期间不得以任何理由解除劳动合同
- A.合同期l年6个月
- B.试用期3个月
- C.合同期内怀孕合同即终止
- D.冯某提前解除合同须支付违约金
- A.科学用人的艺术
- B.有效激励人的艺术
- C.准确选人的艺术
- D.适度治人的艺术
- A.管理幅度过宽
- B.对下级授权违反了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 C.授权太彻底
- D.对下属缺乏信任
- A.直线型结构
- B.职能型结构
- C.直线职能型结构
- D.矩阵型结构
- A.刘某不能胜任工作
- B.刘某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 C.刘某严重失职
- D.刘某过错使劳动合同无效
- A.200元
- B.300元
- C.400元
- D.500元
- A.连续工作9年
- B.已签订一次3年期合同
- C.连续工作10年
- D.连续签订2次固定期限合同
- A.直接投资
- B.间接投资
- C.长期投资
- D.短期投资
- A.7.5%
- B.7.73%
- C.10%
- D.10.31%
- A.95.52万元,219.48万元
- B.95.52万元.275.93万元
- C.90.97万元,219.48万元
- D.90.97万元,275.93万元
- A.2.56年
- B.3年
- C.3.21年
- D.3.57年 【解析】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收回原始投资额所需要的年限,是用原始投资额除以每年现金净流量计算求得.。1000÷280=3.57。D符合题意。 3.乙方案长期借款的资金成本为( )。
- A.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
- B.劳动争议仲裁以公开为原则
- C.劳动争议仲裁实行级别管辖
- D.劳动争议仲裁的仲裁员由当事人选定
- A.流动比率上升
- B.销售利润率上升
- C.资产负债率下降
- D.净资产收益率上升
- A.投资
- B.兼并
- C.收购
- D.产权划转
- A.技能工资
- B.浮动工资
- C.红利
- D.奖金
- A.部门战略必须从属于企业总体战略
- B.企业总体战略是各部门战略的集合
- C.各部门战略应当保持一致性
- D.企业总体战略必须为企业部门战略提供支持
- A.可靠性原则
- B.长期性原则
- C.全面性原则
- D.可比性原则
- A.与股票相比,债权的发行成本较低
- B.可以保持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
- C.财务风险小
- D.所筹集资金的数量不受限制
- A.单边出l5管制
- B.多边出口管制
- C.一般许可证
- D.特种许可证
- A.商业惯例
- B.谈判中要留有余地
- C.便于应付对方的讨价还价
- D.搞清对方的价格承受力
- A.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 B.营造适当的谈判气氛
- C.提出报价方式
- D.确定谈判期限
- A.弥补正式组织的不足
- B.代替正式组织开展管理工作
- C.加强正式组织员工之间的沟通
- D.促使正式组织管理人员公平解决问题
- A.战略性计划
- B.综合性计划
- C.战术性计划
- D.专业性计划
- A.投资
- B.兼并
- C.产权划转
- D.收购
- A.国际贸易结算使用的信用证绝大多数是跟单信用证
- B.光票信用证主要用于旅游和使领馆及个人消费
- C.一张信用证未作明确规定,将被认为是不可撤销信用证
- D.延期付款信用证可使用汇票,可作承兑
- A.物质奖励
- B.频繁更换岗位
- C.工作丰富化
- D.职工参与管理
- A.企业形态创新
- B.产品市场创新
- C.技术创新
- D.理念创新
- A.GDP一折旧一NDP
- B.NDP一企业问接税=NI
- C.Nl一企业未分配利润一公司所得税一社会保险税费+转移支付=PI
- D.Pl一个人所得税=PDI=消费+转移支付
- A.该理论用创新来解释繁荣和衰退
- B.该理论属于内生经济周期理论
- C.该理论源于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
- D.该理论认为重大技术创新引起的经济周期会比较短
- A.组织目标的变化
- B.资本市场的变化
- C.产业结构的变化
- D.宏观人事政策的变化
- A.可以采用口头合同形式
- B.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
- C.合同双方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合同
- D.劳动合同终止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 A.追加的流动资产
- B.三年前支付的项目论证费
- C.固定资产的维护修理费
- D.固定资产报废时的残值收入
- A.增加就业服务机构
- B.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 C.刺激民间投资
- D.推进教育普及
- A.实施工作不能达到规划要求
- B.行业状况和竞争条件改变
- C.负责实施的领导人更换
- D.新的机会或威胁出现
- A.出口贸易
- B.转口贸易
- C.进口贸易
- D.过境贸易
- A.经销商
- B.顾客
- C.同行业竞争对手
- D.中间商
- A.收回应收账款并存入银行
- B.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
- C.赊购商品一批并已验收入库
- D.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
-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 B.降低再贴现率
- C.扩大央票发行规模
- D.提高基准利率
- A.标准
- B.目标
- C.对象
- D.理由
- A.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财产权利的安排
- B.组织制度是决定企业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基础
- C.产权制度是决定企业组织和管理的基础
- D.管理制度是决定企业产权和管理的基础
- A.3
- B.6
- C.9
- D.12
- A.出售固定资产的净收益
- B.出租固定资产的租金收入
- C.债务重组得利
- D.出售积压材料的净收益
- A.高度平均
- B.相对平均
- C.比较合理
- D.差距偏大
- A.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
- B.完善的市场体系
- C.发达的市场契约关系
- D.经济的开放性
- A.知识管理
- B.先进的企业文化
- C.生态和谐管理
- D.管理创新
- A.有效
- B.无效
- C.部分无效
- D.可变更可撤销
- A.利益为本
- B.互惠互利
- C.客观标准
- D.求大同,存小异
- A.集体决策法
- B.主观决策法
- C.自由决策法
- D.程式决策法
- A.是否按地区设置多个区域性部门
- B.是否设置多个中层的职能机构
- C.管理层次是否增加
- D.命令权的下放程度’
- A.直线职能制
- B.事业部制
- C.矩阵管理制
- D.多维立体制
- A.现值指数
- B.投资回收期
- C.投资利润率
- D.净现值
- A.确定战略方向
- B.确定战略目标
- C.进行战略规划
- D.组织战略实施
- A.过度集权会导致决策质量降低
- B.过度集权能促使各个部门增强自我适应和自我调整的能力
- C.适度分权有利于提高基层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积极性
- D.个性较强的领导者往往喜欢其所辖部门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运行
- A.新产品开发或投产
- B.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 C.企业合并与分立
- D.企业生产运行调整
- A.一次
- B.二次
- C.三次
- D.四次
- A.增长战略
- B.收缩战略
- C.多元化战略
- D.并购、重组战略
- A.切片报价
- B.比较报价
- C.拆细报价
- D.先报价
- A.提高质量
- B.增加产量
- C.提高效益
- D.提升品牌
- A.进攻战略
- B.收获战略
- C.收入增长战略
- D.求优战略
- A.袭击战略
- B.进攻战略
- C.放弃战略
- D.维持战略
- A.100%
- B.150%
- C.200%
- D.300%
- A.劳动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
- B.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 C.劳动者因公司生产经营发声严重困难而被裁员
- D.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履行完毕
- A.组织变革
- B.组织目标
- C.组织结构
- D.组织原则
- A.实际损失
- B.单独损失
- C.共同损失
- D.推定损失
- A.企业盈利能力强
- B.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快
- C.企业资本成本相对偏高
- D.企业销售收入多
- A.普通股股本没有到期日,不必考虑偿还;债券有固定的到期日,必须按期还本付息
- B.发行普通股限制条件多,发行债券限制条件少
- C.普通股持有人可以依法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债券持有人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 D.发行债券成本比发行普通股票成本低
- A.哥顿法
- B.期望值法
- C.决策树法
- D.后悔值法
- A.企业内部或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企业应当对企业战略进行必要的调整
- B.战略本身显现缺陷时,企业应当对企业战略进行必要的调整
- C.所有战略决策都要根据企业未来目标进行调整
- D.某一阶段的战略调整必然影响其他阶段的战略实施
- A.代理人
- B.寄售人
- C.代销人
- D.包销人
- A.集体决策法
- B.主观决策法
- C.自由决策法
- D.程式决策法
- A.企业流动
- B.境外消费
- C.商业消费
- D.国际交流
- A.4小时、12小时
- B.4小时、24小时
- C.8小时、36小时
- D.8小时、40小时
- A.在任何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很小
- B.在通货膨胀可以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也很大
- C.在通货膨胀不能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
- D.在任何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很大
- A.特惠税
- B.普惠税
- C.最惠国税
- D.进口附加税
- 84
-
企业管理的依据是( )。
- A.国家计划和指导
- B.国家政策和法规
- C.企业的特性和由此表现出来的生产经营规律
- D.市场所反映出来的社会需求
- A.7.05
- B.8.46
- C.10.52
- D.12.63
- A.形式
- B.核心
- C.实质
- D.延伸
- A.红利
- B.全勤奖
- C.技能工资
- D.股票期权
- A.基层管理者
- B.中层管理者
- C.高层管理者
- D.操作者
- A.调整现金流量法
- B.风险调整折现率法
- C.净现值法
- D.内含报酬率法
- A.农业局张科长
- B.法院王法官
- C.保险公司李处长
- D.武警赵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