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政法干警考试《专业综合Ⅱ》命题预测试卷五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8

下面关于司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司法的主体是国家专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而不是任何其他社会组织或个人 
  • B.司法是以法律规范为根据.使法律的一般规定具体化 
  • C.司法需要遵守一定的程序 
  • D.司法的对象极为广泛,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可以成为司法的对象 
10

下列有关清末商事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清末政府和北洋政府都实行民商分立的民事立法体例 
  • B.沈家本参与起草了《钦定大清商律》 
  • C.日本法学家参与了清末的商事立法活动 
  • D.《大清商律草案》分为总则、公司律、破产律、票据法和海船律五编 
11

法产生的共同规律是( )。 

  • A.从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 
  • B.从对人们行为的个别调整逐步发展为规范性调整 
  • C.从对特定人、特定事的调整发展到对一般人、一般事的调整 
  • D.从法律、道德等规范混为一体到逐渐分化为不同的社会规范 
12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下列哪些情况可以形成法律关系?( )

  • A.刘某因赌博欠吴某1万元 
  • B.甲区警方查处存在火灾隐患的企业,有关人员或被拘留或被处以重罚 
  • C.何某为急赶回家,将已过有效期限的身份证涂改,机场安检站不予放行登机 
  • D.任某在医院进行肾移植手术 
13

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某市市长的哪些意见是错误的?( )

  • A.某县为了大力发展科技,请市政府选派1名博士来挂职担任科技副县长。有人提出,副县长应通过人大选举。市长答复:县长需要通过选举产生,而副县长可以由上级委派 
  • B.某县刚被确定为民族自治县,市长指示: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县法院和县检察院的院长和检察长应当更换为自治民族的公民 
  • C.某县地域宽广,为了便于经济建设和行政管理,县政府请示市政府:拟设立5个区公所, 分别管辖所属的30余个乡镇。市长答复:此事经县人大通过即可 
  • D.市长指示:为了提高村民委员会整体素质,市里抽调一批应届高校毕业生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 
14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其相同之处在于( )。 

  • A.二者同属于法的效力 
  • B.二者都具有普遍约束力 
  • C.二者的效力都来自于合法程序和国家强制力 
  • D.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具有普遍约束力,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不具有普遍约束力 
15

关于我国封建成文法典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封建成文法典的制颁始于《法经》,完结于《大清律集解》 
  • B.《永徽律疏》代表了中国封建法制的最高成就 
  • C.《大清现行刑律》是我国封建法典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 D.《元典章》首次开创了六部分篇的法典编纂体例
16

下列有关宪法与宪政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 A.宪法是宪政的前提 
  • B.近代的宪法与宪政以限制国家权力、保障人权为目的 
  • C.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是宪政的集中体现 
  • D.近代的宪法与宪政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17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 ),防止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 A.生产环境 
  • B.自然环境 
  • C.生活环境 
  • D.生态环境 
18

法律推理的方法包括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辩证推理。下列情况中需要使用辩证推理的有( )。 

  • A.法律规定本身意义模糊 
  • B.出现法律空隙或漏洞 
  • C.同一位阶的法律规定之间存在抵触 
  • D.某些法律规定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 
19

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我国的村民委员会依法实行( )。 

  • A.民主选举 
  • B.民主决策 
  • C.民主管理 
  • D.民主监督 
20

下列有关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一定利益的法律形式,客体所承载的利益本身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联系的中介 
  • B.法律关系客体的范围和种类有不断扩大和增多的趋势 
  • C.物是传统意义上法律关系的客体,对何物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并没有作出规定.而是将其交由当事人自治 
  • D.人身在任何时候都不得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 
21

以御史台作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的朝代有( )。 

  • A.隋朝 
  • B.唐朝 
  • C.宋朝 
  • D.元朝
22

下列各项中,表现法服务于政治的是( )。 

  • A.法打击、制裁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的和其他严重犯罪活动 
  • B.在阶级对立社会,法调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统治阶级内部及其与同盟者的关系.从而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 C.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影响法的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 
  • D.法调整公共事务关系,维护公共秩序,在发挥政治职能的同时发挥社会职能 
23

下列选项中,构成唐律“十恶”罪中恶逆罪的有( )。 

  • A.咒骂父母 
  • B.谋杀祖父母 
  • C.殴打父母 
  • D.殴打伯父母 
24

关于宪法规范的分类,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 A.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主要是在调整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过程中形成的,同时为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提供依据 
  • B.宪法对具体程序所作的规定属于程序性规范,主要涉及公民权利保障程序方面的内容 
  • C.在宪法运行中,权利性规范与保障性规范是相互结合在一起的 
  • D.宣言性规范、调整性规范、组织性规范都属于确认性规范 
25

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 A.为了收集“第三者插足”的证据,公民可以委托私人调查机构以各种形式对“第三者”进行跟踪 
  • B.为了收集犯罪证据,公民可以委托法官对犯罪嫌疑人的通信进行监听 
  • C.商场保安人员有权根据商场的规定,对“盗窃嫌疑人”当场进行搜身检查 
  • D.商场保安人员有权对拒绝搜身检查的顾客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 
26

关于汉代法律和法制,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 A.汉朝汉文帝对肉刑进行了废除 
  • B.汉朝刑法中代表性的有亲亲得相首匿原则 
  • C.汉朝没有思想言论罪 
  • D.汉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27

法律与道德相比较而言,下列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 

  • A.法律的要求更高 
  • B.法律规范的产生更早 
  • C.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更广 
  • D.法律规范的内容更加具体和明确 
28

下列法律中。不属于基本法律的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29

依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民委员会对( )。 

  • A.村民负责 
  • B.村民会议负责 
  • C.村党支部负责 
  • D.乡政府负责 
30

下列国家行政机关中不属于同一行政层级的是( )。 

  • A.直辖市人民政府监察局 
  • B.省人民政府监察厅 
  • C.自治县人民政府 
  • D.设区的市人民政府 
31

下列哪一个法律文件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

  • A.《重大信条十九条》 
  • B.《钦定宪法大纲》 
  • C.《中华民国约法》 
  •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32

下列关于制宪权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宪法的制定是制定主体依据程序制定宪法、行使制宪权的活动 
  • B.制宪权的概念源自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法治思想以及中世纪的根本法思想 
  • C.制宪权、修宪权、立法权属于同一层次的权力形态 
  • D.制宪机关不同于宪法起草机关 
3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性质上属于( )。 

  • A.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 B.民主党派组织 
  • C.爱国团体组织 
  • D.国家权力机关 
34

中国近代史上为修律工作做准备而制定的刑法典是( )。 

  • A.《大清新刑律》 
  • B.《大清现行刑律》 
  • C.《大清律例》 
  • D.《暂行新刑律》 
35

唐朝有关亲属相奸的内容规定在( )。 

  • A.《名例律》 
  • B.《户婚律》 
  • C.《贼盗律》 
  • D.《杂律》 
36

下列有关法系与法律体系含义的表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

  • A.法系是根据英国普通法(判例法)和欧洲大陆法典法的历史传统而对法所作的分类 
  • B.法律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构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 
  • C.法系是具有同一历史传统的国家和地区的法的总称 
  • D.法律体系是一国之内的法构成的体系,不包括其他国家的法或完整意义的国际法 
38

下列有关革命根据地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工农民主政权时期确立了参议会的政权组织形式 
  • B.抗日民主政权时期实行过二五减租的土地政策 
  • C.《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在政权建设方面规定了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方针政策 
  • D.《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提出了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 
39

由法律关系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是( )。 

  • A.行为能力 
  • B.行动能力 
  • C.权力能力 
  • D.权利能力 
40

构成法的基本单位是( )。 

  • A.法律条文 
  • B.法律规范 
  • C.法律渊源 
  • D.法律责任 
41

关于中国国籍的取得和丧失的原则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

  • A.因出生而取得中国国籍.适用双系血统原则 
  • B.因归化而取得中国国籍,适用自愿申请原则 
  • C.任何中国公民如属外国人的近亲属,或定居在外国,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可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 
  • D.中国各族的人都具有中国国籍原则和中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原则 
42

革命根据地时期制定了有关普遍、平等、无记名投票选举制度的宪法性文件是( )。 

  • A.《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 B.《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 
  •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 D.《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43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国家强制性 
  • B.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国家强制力 
  • C.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实施的唯一力量 
  • D.任何情况下法的实施都必须借助于国家强制力 
45

明朝设置的专门对内阁各部实施监察的机关是( )。 

  • A.都察院 
  • B.御史台 
  • C.六科给事中 
  • D.大理寺 
46

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解释:《刑法》第410条规定的“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地”,是指非法批准征用、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以及其他土地。对该法律解释,下列哪一种理解是错误的?( )

  • A.该解释属于立法解释 
  • B.该解释的效力与所解释的刑法条文的效力相同 
  • C.该解释与司法解释的效力相同 
  • D.该解释的效力具有普遍性 
47

据《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夏有乱政,而作( )。 

  • A.禹刑 
  • B.汤刑 
  • C.九刑 
  • D.五刑 
48

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承担法律责任就是接受法律制裁 
  • B.法律责任是实施法律制裁的根据 
  • C.违法行为并不是承担法律责任的唯一根源 
  • D.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是免除法律责任的条件之一 
50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根本目的在于( )。 

  • A.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 B.依法打击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维护社会稳定 
  • C.维护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 D.确保国家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51

下列机构中,并未参与清末有关商事法律的起草和拟定的机构是( )。 

  • A.修订法律馆 
  • B.商部 
  • C.礼学馆 
  • D.度支部 
52

唐朝对三次犯徒刑之罪的强盗采取的基本处罚原则是( )。 

  • A.累犯加重原则 
  • B.诬告反坐原则 
  • C.刑不累加原则 
  • D.从旧兼从轻原则 
53

以下关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我国,村民委员会和城市的街道办事处均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 B.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属于国家机关的一部分,代表国家,具有强制力 
  • C.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负有协助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构维护治安的义务 
  • D.一定意义上可以将基层群众自治性自治组织视为基层政权的派出机关 
54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 )。 

  • A.权利 
  • B.权力 
  • C.义务 
  • D.权利和义务 
55

中国清末修订法律馆于1911年8月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下列有关该草案的表述哪一 项是错误的?( )

  • A.《大清民律草案》的结构顺序是:总则、债、物权、亲属、继承 
  • B.日本法学家参与了《大清民律草案》的起草工作 
  • C.《大清民律草案》的基本思路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 
  • D.《大清民律草案》经正式公布,但未及实施,清王朝即告崩溃 
56

在秦代,髡子和奴妄属于( )。 

  • A.州告 
  • B.公室告 
  • C.诬告 
  • D.非公室告 
58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工人阶级 
  • C.人民 
  • D.工农联盟 
59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必须经过其( )讨论通过。 

  • A.大法官会议 
  • B.审判委员会 
  • C.政策研究室 
  • D.院长、庭长联席会议 
60

下列关于唐朝法律中的自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犯罪被揭发后或被官府查知逃亡后,再投案者,唐代称作自首 
  • B.唐律中,规定谋反等重罪或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犯罪并非都可自首 
  • C.自首者可以免罪,但赃物必须按法律规定如数偿还 
  • D.自首不彻底的叫“自首不实”,但犯罪情节交代不彻底的叫“自首不尽” 
61

根据我国的法律效力层次,下列法律中效力最高的是( )。 

  • A.行政法规 
  • B.地方性法规 
  • C.政府规章 
  • D.自治条例 
64

下列关于我国法律监督体系中审计监督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审计监督属于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 B.审计监督是检察监督的一种方式 
  • C.审计监督是一种专门的行政监督 
  • D.审计监督在本质上属于社会监督 
65

西周时期将民事诉讼费用称为( )。 

  • A.束矢 
  • B.钧石 
  • C.质剂 
  • D.傅别 
67

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 )。 

  • A.习惯法 
  • B.宪法 
  • C.法规 
  • D.成文法 
70

唐朝的中央司法行政机关是( )。 

  • A.大理寺 
  • B.刑部 
  • C.御史台 
  • D.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