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内蒙古事业编考试真题及答案(D类)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王老师是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班主任,为了激励同学们按时完成作业,提出了以下四种 教学措施,其中属于负强化的是:

  • A.如果大家都能按时完成作业,则不再追究上周值日排名倒数第一的问题
  • B.如果有同学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则所有同学放学后必须绕操场跑一圈
  • C.如果大家都能及时完成作业,则每位同学都可以获得一份奖品
  • D.如果有同学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则取消外出游玩的计划
4

教育家陶行知特别倡导“手脑并用,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注 重知识和实践的结合。下面哪个诗句最符合这一说法?

  • A.棍棒底下出孝子,慈母手下多逆儿
  •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C.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
  • D.黄口小儿初学行,唯知日月东西生
5

关于教育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诊断性评价用于评估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水平
  • B.总结性评价的目的是区分被评价者的水平
  • C.档案袋评估是一种总结性评价
  • D.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
6

关于“最近发展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提出的学生发展理论
  • B.是指学生现有水平与经他人指导后水平之间的差距
  • C.“跳一跳,摘桃子”形象地描述了教育教学中的这一理论
  • D.是情境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8

关于“有教无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要求教师要无差别地对待所有学生
  • B.高中文理分科违背了这一教育思想
  • C.忽视了个体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 D.义务教育法规贯彻了这一教育思想
11

案例一:

以下是班主任姜老师记录的一个教育故事:

班级日志上写着晨晨在教学课上被周老师批评了,考虑到周老师平常严厉,我决定先找 晨晨了解情况。下午放学,我找到晨晨,他不服气地说:”老师故意找茬儿,我上课根本没睡 觉,她冤枉我了……”我耐心地等他把话说完后问他:“你是不是还生周老师的气呢?”他拗 着头说:“有一点儿。” 何止“有一点儿”,我看得出,他的抵触情绪还很强烈。如果不及时将他的情绪加以疏导 或排解,肯定会影响他和周老师的关系,影响他学习数学的情绪。 怎样能让他正确地认识和反思这件事呢?我想了想,对他说:“其实你也很在乎周老师对 你的评价,不想和老师抵触,是吗?”他点了点头,表示接受我的看法。我接着说:“那你就 要试着和老师沟通,说出你的想法。”他脸上露出犹豫的表情,我不动声色地说:“这样吧, 你就不能写一张字条和周老师沟通一下?”他同意了,在我办公室前坐下,拿起笔写了这样 一张字条:

周老师:

上数学课时,我只是闭了一下眼,您却误认为我上课睡觉,还批评了我。我希望您以后 能先仔细观察,再作结论。

学生:晨晨

嗬,他的气还没消呢!再往下聊也不见得有什么效果,我决定让他回家和家长沟通一下, 都冷静下来再说,我把字条递给他说:“你先发事情原由说给爸爸妈妈看看,看你们怎么说。你自己也好好想想,改天再把字条交给我,好吗?” 第二天一早,晨晨来找我

刘老师:

昨天是我错了,我前天晚上睡得有些迟,上课精神不好,勉强撑着,才没有趴下睡着, 及时对我的提醒,以后在您的课上,我一定集中精神精力课堂上还有些问题没弄懂,希望您 能多帮助我,谢谢!

学生:晨晨

虽然在冷静下来以后,通过家长的帮助,晨晨已经能够正确地认识这件事了。我感到很 欣慰。 我把这张纸条拿给周老师,向他讲述了晨晨前后态度的变化。 课间,周老师把晨晨叫去,坦诚地向他道歉,说不该单单地批评他。晨晨感到很意外。 此后,晨晨和周老师关系更融洽了。

案例二:

以下是班主任王老师记录的一个教育故事: 我班里有一位叫乐乐的同学,高高瘦瘦,带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没想到脾 气还挺火爆。 第一次和他正式“交锋”是一天上语文课的时候,那天上课,他总是和同桌说话,影响 了老师上课,老师点名批评了他,没想到他突然站起来说“我和同学在讨论问题,没有乱讲 话,凭什么批评我?”还在教室里大声叫喊,让老师无法上课,我在隔壁办公室听见后,到 班里让他来我办公室一下,他不但没有收敛,还愤愤地说,“来就来,我怕你呀?”我非常生 气,但还是克制住自己的情绪,跟他说,“你先平静一下,一会儿咱们再聊。”等他情绪平静 以后,我问他:“为什么和老师顶嘴?”乐乐说:“我是和同学讨论问题。”我耐心地批评你, 也是为你好,表示以后不这样了, 没过几天,他又在地理课上和老师顶嘴,这次我还是耐心和他沟通,他表示以后再也不 会那么冲动,在课堂上和老师顶嘴了,我想经过这两次他也该会吸取教训了吧。 没想到,过了几周,他在我的课堂上和前桌同学说说笑笑,我批评他,他....大声和我 顶嘴,这次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下课后我向班里他最要好的朋友了解他们相处的情况, 才知道他在和同学相处时也很容易冲动。我觉得必须和乐乐的家长沟通一下,让家长一起教 育这个孩子。第二天乐乐妈来到学校,沟通时,他妈妈说,“这个年龄的孩子顶嘴是正常的,在家里他经常和我们顶嘴,老师多担待点。我们文化素质不高,平时也忙,教育不了...,把 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希望老师多多教育.......”听到家长这么说,我失望之极,看来指望乐 乐家长教育乐乐是不太可能了。 与乐乐家长谈话之后,我陷入了迷茫。我决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同时,也上网查询 资料,想尽量处理好这件事。

请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认为案例一中的姜老师看到班级日志上记录的一件小事就去做了,实在是“小题 大做”,请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谈谈你的看法。要求:分析准确,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 4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