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公共卫生执业医师《第二单元》全真模拟试卷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男性,66岁,吸烟30年,1包/天,慢性咳嗽、咳嗽15年,多为白粘痰,每年发作3个月左右,近半年来出现上二、三层楼气短,偶有喘鸣音,近期无明显加重,为明确诊断门诊就诊。查血WBC 7.5×109/L,分叶细胞72%,淋巴细胞26%,嗜酸性粒细胞2%,尿常规正常

下列检查中不应作为常规检查的是

  • A.血气分析
  • B.肺功能
  • C.心电图
  • D.胸部X线片
  • E.肺CT    肺部X线片最可能的表现是
  • A.双肺纹理增多,紊乱,伴双下肺片絮状阴影
  • B.双上肺纤维索条状阴影,伴左上肺厚壁空洞
  • C.肋间隙变窄,双肺透亮度减低,心脏扩大
  • D.肋骨走向变平,双肺透亮度增加,横膈降低,心影狭长
  • E.气管向左移位,右肺可见大片密度增高影    为明确疾病的严重程度及监测病情变化,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2

某村一批小电镀厂其废水未作任何处理而随意排放,十多年后,当地水井相继出现井水变苦、喝后不适等现象。某家父子三人在抽干井水后下至井底清理淤泥时相继昏倒,二子死于井下,其父得救,反映井内异味很浓,胸闷严重

遇难者的死亡原因最可能是

  • A.缺氧窒息
  • B.化学毒物中毒
  • C.突发脑出血
  • D.急性心肌梗死
  • E.其他未明原因    你对这起死亡事件原因进行调查时,首先应检测
  • A.水中致病性微生物
  • B.死亡者组织样本
  • C.残余水中化学毒物
  • D.当地土壤样本
  • E.当地居民尿样    进行检测的具体指标最重要的为
3

某城市每逢冬季,常有大雾、无风天气,空气质量恶化,城区经常连续多日烟雾弥漫

如进行大气质量监测首先应考虑的指标

  • A.SO2、NOx
  • B.SO2、颗粒物
  • C.NOx、碳氢化合物
  • D.碳氢化合物、臭氧
  • E.臭氧、多环芳烃    对此污染最敏感的人群是
  • A.免疫水平低下者
  • B.脑血管疾病患者
  • C.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
  • D.学生
  • E.妊娠、哺乳期妇女
4

监测中发现某水体含氮化合物指标较以往的数据有明显改变,其中氨氮、亚硝酸盐氮明显升高、硝酸盐氮变化不大

可能的污染物是

  • A.酚类
  • B.农药
  • C.多氯联苯
  • D.人畜粪便
  • E.难降解有机物    大致可判断该污染类型为
  • A.曾有过水体的污染
  • B.水体自净基本完成
  • C.水体受到污染,自净过程在进行
  • D.有新近的有机物污染
  • E.有人畜粪便的污染
5

某城市大量燃用高硫煤,大气中排出大量SO2,酸雨污染严重

酸雨是指降水(包括雨、雪、雹、雾等)的pH小于

  • A.6.5
  • B.5.6
  • C.4.5
  • D.3.0
  • E.以上都不是    下面均为酸雨的有害作用,除外
  • A.腐蚀建筑物和工程结构
  • B.破坏农田和植被的化学组成
  • C.影响土壤中重金属的水溶性,使其不易于向农作物中转移
  • D.影响土壤中生物的生存
  • E.增加输水管材中金属化合物的溶出
7

苯并(a)芘(BaP)的代谢活化过程如下图(Ⅰ~Ⅴ),R表示BaP分子中的芘

  • A.Ⅰ
  • B.Ⅱ
  • C.Ⅲ
  • D.Ⅳ
  • E.Ⅴ&nbsp;&nbsp;&nbsp;&nbsp;<IMG border=0 alt=""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82/05ed672fa56e5773aa0299a77369d7.jpg">&nbsp;&nbsp;&nbsp;&nbsp;&nbsp;前致癌物是&nbsp;&nbsp;&nbsp;&nbsp;近似致癌物是&nbsp;&nbsp;&nbsp;&nbsp;终致癌物是
8

张某为某煤矿工人,2002年10月被诊断为一期煤矽肺,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关于职业病待遇规定,张某要求下列待遇中,哪一项是没有规定的

  • A.要求企业给予治疗
  • B.要求企业安排康复疗养
  • C.要求企业给予定期复查
  • D.要求安排子女就业
  • E.要求调离粉尘作业
10

李某为某医学院专科毕业生,他可以

  • A.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 B.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 C.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二年,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 D.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一年,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 E.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11

一个地区全年污染哪个方位受影响最大

  • A.污染源的北侧
  • B.污染源的南侧
  • C.该地的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 D.该地全年主导风向的上风侧
  • E.该地全年最小风向的下风侧
12

某垃圾填埋场渗沥水污染了地下水,而地下水的自净作用缓慢,其主要原因是

  • A.有机物含量高
  • B.有大量难分解的有机物
  • C.没有阳光无法进行光解反应
  • D.流动缓慢溶解氧少
  • E.温度较低
14

有些病人表现神经损伤和心肌损伤,最可能是什么病

  • A.镉中毒
  • B.铊中毒
  • C.铬中毒
  • D.汞中毒
  • E.砷中毒
15

水中某些污染物可通过水体中 ______的生物放大作用,使生物体内含量大大高于水体中的浓度

  • A.水生生物
  • B.食物链
  • C.生物转化
  • D.生物迁移
  • E.氧化还原反应
18

经测定,某居室内重离子与轻离子的比值>50,引起这种情况的污染物,最有可能的是

  • A.CO
  • B.SO<SUB>2&nbsp;&nbsp;&nbsp;&nbsp;</SUB>C.CO<SUB>2</SUB>
  • D.悬浮颗粒物
  • E.NO<SUB>2</SUB>
19

某河流受到了生活污水的污染,分析了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3个指标的含量,结果是氨氮升高,而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含量变化不大,说明

  • A.水体曾受到过污染
  • B.水体受污染,有一定程度的自净
  • C.水体受到新近的污染
  • D.水体受到有机物的新近污染
  • E.有合成氨化肥的污染
20

某患者由于化妆品进入眼内引起角膜化脓性溃疡,污染化妆品的细菌可能是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 B.粪大肠菌群
  • C.绿脓杆菌
  • D.变形杆菌
  • E.荧光假单胞杆菌
21

某居民搬进新装修的房屋居住后,家庭成员常出现流泪、胸闷,最可能原因是

  • A.CO<SUB>2</SUB>浓度过高
  • B.CO浓度过高
  • C.空调的影响,
  • D.颗粒物超标
  • E.甲醛的影响
22

居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一般要求不超过

  • A.0.07%
  • B.0.1%
  • C.0.03%
  • D.0.04%
  • E.3%
23

当大气质量指数为三级时,大气质量是

  • A.清洁
  • B.轻污染
  • C.中污染
  • D.重污染
  • E.严重污染
24

导致化妆品性酒渣鼻的主要原因是

  • A.化妆品对皮肤内螨虫增殖的刺激
  • B.化妆品对皮肤的直接刺激
  • C.化妆品诱发螨虫在皮肤的寄生
  • D.化妆晶引起皮脂腺分泌过剩
  • E.化妆品引起的皮肤内螨虫毒素排出受阻
25

某防疫站为了评价不同燃料燃烧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拟分别测定燃煤、燃气、燃柴家庭室内SO2含量,应采用的气体采集法为

  • A.塑料袋采样法
  • B.注射器采样法
  • C.溶液吸收法
  • D.滤膜(纸)阻留法
  • E.固体吸附剂阻留法
30

某患者近期发现肝大(肋下4cm),质硬,有大小不等的结节,伴低热、纳差、轻度黄疸,HBsAg(+),ALT 40 IU/L,AFP 800ng/ml。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黄疸性肝炎
  • B.慢性活动性肝炎
  • C.大结节性肝硬化
  • D.原发性肝癌
  • E.胆汁性肝硬化
33

某种工业用化学物,易挥发,亚慢性毒性试验动物的染毒途径首选

  • A.经皮肤
  • B.经口
  • C.经呼吸道
  • D.腹腔注射
  • E.皮下注射
34

在某化合物的致畸试验中,在染毒期间将受试物每日分别给予一批动物,每批动物只接触受试物一次,最后分析各组畸形的情况,其目的在于

  • A.确定受试物的主要靶器官及其敏感期
  • B.确定受试物对动物的敏感阶段
  • C.确定受试物致畸的最低剂量
  • D.确定受试物产生母体毒性的最低剂量
  • E.减少工作量
35

镜下血尿是指每高倍视野下红细胞数

  • A.>2个
  • B.>3个
  • C.>5个
  • D.>7个
  • E.>10个
36

下述心绞痛属于不稳定型心绞痛,除了

  • A.初发劳力性心绞痛
  • B.恶化劳力性心绞痛
  • C.梗死后心绞痛
  • D.变异型心绞痛
  • E.稳定劳力性心绞痛
37

消化性溃疡所引起的疼痛最具特征性的是

  • A.中上腹疼痛
  • B.节律性痛
  • C.长期作痛
  • D.饥饿样痛
  • E.反复发作性痛
38

下列不符合缺铁性贫血的检验是

  • A.血清铁降低
  • B.血清总铁结合力降低
  • 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降低
  • D.平均红细胞体积降低
  • E.血清铁蛋白降低
39

两型糖尿病之间最大区别为

  • A.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同
  • B.发病年龄不同
  • C.病情轻重不同
  • D.并发症不同
  • E.治疗不同
40

急性肾小球肾炎最常发生于哪种感染之后

  • A.链球菌
  • B.葡萄球菌
  • C.支原体
  • D.病毒
  • E.原虫及寄生虫
41

脑出血病人,出现病灶侧瞳孔散大,昏迷加深,提示

  • A.脑室出血
  • B.枕骨大孔疝
  • C.海马沟回疝
  • D.小脑幕裂孔上疝
  • E.以上都不是
42

恶性淋巴瘤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为

  • A.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 B.肝脾肿大
  • C.体重减轻
  • D.发热
  • E.贫血
43

下列情况中确定消化性溃疡的主要依据是

  • A.慢性、周期性、节律性疼痛
  • B.胃液分析胃酸增高
  • C.查体有剑突下压痛
  • D.钡餐透视有腔外龛影
  • E.幽门螺杆菌监测阳性
44

慢性肺心病出现右心衰竭时,以下哪项可能不是心衰的表现

  • A.双肺底湿哕音
  • B.肝大
  • C.双下肢水肿
  • D.胸腔积液
  • E.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45

高血压患者,体验发现上腹部有血管杂音,可能是何种继发性高血压

  • A.嗜铬细胞瘤
  • B.肾动脉狭窄
  • C.慢性肾炎
  • D.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E.库欣病
4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特征是

  • A.大气道阻塞
  • B.小气道阻塞
  • C.双肺哮鸣音
  • D.桶状胸
  • E.胸片示肺野透亮度增加
47

慢性肺心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

  • A.房性早搏和室上性心动过速
  • B.心房纤颤
  • C.心房扑动
  • D.室性心动过速
  • E.室性早搏
48

典型霍乱病人的临床分期是

  • A.发热期、吐泻期、反应期及恢复期
  • B.前驱期、吐泻期、脱水休克期、缓解期及恢复期
  • C.发热期、脱水休克期、缓解期及恢复期
  • D.泻吐期、脱水虚脱期、反应期及恢复期
  • E.吐泻期、脱水休克期、反应期及恢复期
49

下列物质中哪一个属于鸦片类物质

  • A.苯丙胺
  • B.度冷丁
  • C.速可眠
  • D.奋乃静
  • E.酣乐欣
50

对急性中毒者,治疗上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 A.对症处理
  • B.终止接触毒物
  • C.清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毒物
  • D.清除体内已被吸收的毒物
  • E.如有可能使用特效解毒药
51

病理反射出现常提示

  • A.锥体束受累
  • B.脊髓前角细胞受累
  • C.脑干运动性颅神经核受累
  • D.前根受累
  • E.脊神经受累
52

经常出现意识障碍的疾病是

  • A.精神分裂症
  • B.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 C.神经衰弱
  • D.心身疾病
  • E.急性焦虑症
53

氟斑牙的形成是由氟引起

  • A.釉质致密
  • B.牙幼细胞中毒
  • C.成釉细胞中毒
  • D.牙胚受损
  • E.牙本质的钙化
54

Addison病最有诊断价值的检查是

  • A.尿17-羟和尿17-酮
  • B.血皮质醇
  • C.ACTH兴奋试验
  • D.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 E.甲吡酮试验
55

关于脑膜炎球菌的特点,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革兰阳性双球菌
  • B.我国流行菌群以B群为主
  • C.共13群,其中以XYZ群最常见
  • D.内毒素是其重要致病因素
  • E.本菌在外界抵抗力强
5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细菌总数不得超过

  • A.3个/ml
  • B.100个/ml
  • C.1000个/ml
  • D.3个/1000ml
  • E.100个/1000ml
57

出厂水水质监测项目基本上同水源水,只是删去氨氮、耗氧量和酚三项,增加

  • A.硝酸盐氮
  • B.亚硝酸盐氮
  • C.余氯
  • D.总大肠菌群
  • E.细菌总数
58

饮用水加氯消毒中可能产生的致癌物质主要是

  • A.三氯甲烷
  • B.多氯联苯
  • C.多环芳烃
  • D.苯并(a)芘
  • E.腐殖质
59

环境毒物引起的“三致”作用是

  • A.致癌、致敏、致突变
  • B.致癌、致畸、致敏
  • C.致敏、致畸、致突变
  • D.致癌、致畸、致突变
  • E.致癌、致畸、致变应
60

土壤化学污染中最主要的问题是

  • A.有机磷
  • B.酚
  • C.有机氯农药
  • D.硫酸铵
  • E.氯化铵
61

在水体污染源的调查内容中,有一条与大气的污染源相同,即

  • A.企业的种类、性质和规模
  • B.产生废水的工艺流程,所含毒物种类和浓度
  • C.用水量、排水量
  • D.废水排放口位置
  • E.废水净化处理情况
62

浅层地下水含水层的位置是在地球的

  • A.地表
  • B.第一个不透水层以上
  • C.第一个不透水层以下
  • D.与泉水在同一个含水层
  • E.位于溶洞内
63

评价居室空气清洁度最常用的指标是

  • A.一氧化碳
  • B.二氧化硫
  • C.臭氧
  • D.二氧化氮
  • E.二氧化碳
64

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主要是水中含量过度升高

  • A.氮、磷等元素
  • B.氮、钾等元素
  • C.氯酚
  • D.溶解氧
  • E.铁、锌等元素
65

调查水体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进行医学检查时,被查人群应该是

  • A.年幼人群
  • B.年老人群
  • C.残疾人群
  • D.敏感人群
  • E.病人
66

砷污染地区可能

  • A.肿瘤患病率增加
  • B.儿童先天性愚型发病率增加
  • C.神经管畸形发病率增加
  • D.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增加
  • E.脑瘫发病率增加
67

饮水氯化副产物主要有

  • A.氯化汞
  • B.氯仿
  • C.氯化钙
  • D.氯化镁
  • E.次氯酸
68

下列哪项不是地面水水质卫生标准制订的原则

  • A.水量丰富
  • B.防止地面水传播疾病
  • C.防止地面水引起急、慢性中毒及远期危害
  • D.保证地面水自净过程正常进行
  • E.保证地面水感观性状良好
69

水源水监测采用的必测项目有

  • A.pH
  • B.总有机碳
  • C.致病菌
  • D.溶解氧
  • E.碘
70

地方性氟病的预防主要是

  • A.改水
  • B.饮水加除氟剂
  • C.种植吸氟植物
  • D.食物除氟
  • E.治疗氟斑牙
71

判断机体热平衡是否受到破坏的最直接的指标是

  • A.脉搏
  • B.体温
  • C.汗液分泌
  • D.皮肤温度
  • E.不适指数
72

有效温度是下列哪项条件下的空气温度

  • A.风速=1.0m/s,相对湿度=1.00%
  • B.风速=1.0m/s,相对湿度=70%
  • C.风速=0.5m/s,相对湿度=80%
  • D.风速=0.3m/s,相对湿度=90%
  • E.风速=0m/s,相对湿度=100%
73

含氮有机物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首先

  • A.氨化,再进一步硝化
  • B.腐殖质化,再硝化
  • C.腐殖质化,再无机化
  • D.无机化,再腐殖质化
  • E.以上都不是
74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包括

  • A.污染源调查、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效应评价三部分
  • B.污染源调查评价、环境质量调查评价和环境效应调查评价三部分
  • C.污染源监测、环境监测和健康效应评价三部分
  • D.污染源调查和评价、环境监测、对人群健康影响调查三部分
  • E.污染源调查监测、环境监测、环境质量指数计算三部分
75

我国的《游泳场所卫生标准》对以下项目提出了卫生要求,除了

  • A.池水浑浊度
  • B.溶解氧
  • C.池水水温
  • D.池水化学污染指标
  • E.池水细菌学指标和余氯
76

用于寻找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常用的评价指标是

  • A.单要素环境质量指数
  • B.超标指数
  • C.污染物排出量
  • D.排毒系数
  • E.环境污染指数
77

我国《化妆品卫生标准》中规定,所有化妆品都不得检出

  • A.粪大肠菌群、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 B.链球菌、粪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
  • C.链球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 D.大肠菌群、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 E.粪大肠菌群、链球菌、绿脓杆菌
79

高温堆肥的卫生标准中,就以下几项提出了要求,除了

  • A.堆温
  • B.粪大肠菌值
  • C.蛔虫死亡率
  • D.苍蝇
  • E.腐殖质含量
80

根据卫生标准规定,理发刀具、胡须刷、毛巾不得检出

  • A.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 B.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
  • C.大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
  • D.大肠菌群、溶血性链球菌
  • E.大肠菌群、总链球菌
81

关于腐殖质,哪项是错误的

  • A.含氮量很高的无机化合物
  • B.化学性质稳定
  • C.可在人工条件下形成
  • D.没有不良臭味
  • E.不含病原菌
82

长期镉暴露对人体影响的主要靶器官是

  • A.心
  • B.大脑
  • C.肾
  • D.肝
  • E.神经
83

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共场所经常性卫生监督内容

  • A.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监测
  • B.对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
  • C.对改建的公共场所选址进行卫生审查
  • D.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 E.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考核
84

以下是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在需氧条件下无机化产生的最终产物,除了

  • A.氯化物
  • B.硝酸盐
  • C.二氧化碳
  • D.硫酸盐
  • E.甲烷
85

关于痛痛病,哪项是错误的

  • A.由含镉废水污染农田引起
  • B.发病的潜伏期长
  • C.患者多为育龄妇女
  • D.多在营养不良的条件下发病
  • E.多因镉引起的肾衰竭死亡
86

危险度评定的结果可用于以下几方面,除了

  • A.分析使用外来化合物的利弊
  • B.作为制定卫生标准的依据
  • C.评定环境污染的治理效果
  • D.确定治理污染可能承受的风险
  • E.确定环境污染物治理顺序
87

以下为制定或修订大气卫生标准的原则,除了

  • A.对机体不应引起急慢性中毒,包括潜在的远期危害
  • B.对主观感觉无不良影响
  • C.对健康无间接危害
  • D.选择最敏感的指标作为确定基准值的依据
  • E.基准值是制定卫生标准的唯一依据
88

水源卫生防护措施中以下哪项不正确

  • A.以地面水为水源时,取水点周围 100m半径水域内,应严禁可能污染水源的一切活动
  • B.取水点上游1000m和下游10m水域内,不得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 C.取水点上游1000m以外地区,应限制污染物的排放
  • D.在取水点下游100m水域内,不准设置污染源
  • E.取水点下游100m内,不得进行污水灌田和施用危害大的农药
89

有关毒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毒性是一种物质对机体造成损害的能力
  • B.毒性高的物质,需要较大的数量,才呈现毒性
  • C.只要达到一定的数量,任何物质对机体都具有毒性
  • D.接触途径和方式,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都可影响物质的毒性
  • E.决定毒性的因素是与机体接触的剂量
90

联合作用系数K为

  • A.1/实测LD<SUB>50</SUB>
  • B.1/预测LD<SUB>50</SUB>
  • C.实测LD<SUB>50</SUB>/预测LD<SUB>50</SUB>
  • D.预期LD<SUB>50</SUB>/实测LD<SUB>50&nbsp;&nbsp;&nbsp;&nbsp;</SUB>E.以相加作用的假设出发,计算出的混合化合物的预期LD<SUB>50</SUB>值
91

小鼠器官发生期自受精日计是

  • A.1~3天
  • B.4~6天
  • C.7~16天
  • D.17~18天
  • E.19~2l天
92

铅中毒时血和尿中ALA升高是由于

  • A.ALAS受抑制
  • B.ALAD受抑制
  • C.血红素合成酶受抑制
  • D.琥珀酸脱氢酶受抑制
  • E.胆碱酯酶受抑制
93

决定刺激性气体的作用部位和病变程度的因素是

  • A.化学物结构
  • B.化学物物理特性
  • C.化学物的溶解度
  • D.化学物的浓度
  • E.化学物的溶解度和浓度
94

亚胺类属于

  • A.直接致癌物
  • B.前致癌物
  • C.近致癌物
  • D.助致癌物
  • E.终致癌物
95

有关慢性毒性试验的剂量设计,可参考以下的设计原则,除外

  • A.以亚慢性阈剂量为最高剂量
  • B.以1/10 LD<SUB>50</SUB>为最高剂量
  • C.最高剂量为0.25 MTD(最大耐受量)
  • D.1/10 LD<SUB>50</SUB>为最高剂量,1/1000为预计无作用剂量
  • E.组间剂量差为20倍
96

动物长期致癌试验中,对诱发肝癌敏感的动物是

  • A.小鼠
  • B.家兔
  • C.豚鼠
  • D.大鼠
  • E.猫
97

致死剂量是指

  • A.引起人死亡的最小剂量
  • B.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
  • C.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
  • D.引起机体死亡的剂量
  • E.引起机体死亡的最大剂量
98

安全性评价时,实验动物的染毒途径选择的最基本原则是

  • A.易于给药
  • B.与人接触途径相似
  • C.防止污染
  • D.不可多途径给药
  • E.避免交叉接触
99

外源性化合物经皮肤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皮肤是较好的屏障,但不少外源性化合物可经皮肤吸收引起毒效应
  • B.外源性化合物经皮肤吸收主要是经表皮细胞,经皮肤附属器吸收的较少
  • C.外源性化合物经皮肤吸收可分为穿透阶段和吸收阶段
  • D.外源性化合物经皮肤吸收机制是易化扩散
  • E.一般来说,脂/水分配系数较高,分子量较小的外源性化合物易通过皮肤吸收
100

外源性化合物在血液中主要与下列哪种蛋白结合

  • A.白蛋白
  • B.血红蛋白
  • C.球蛋白
  • D.脂蛋白
  • E.铜蓝蛋白
101

烷化剂对DNA的烷化作用最常发生在

  • A.鸟嘌呤的O-6位
  • B.鸟嘌呤的N-7位
  • C.腺嘌呤的N-1位
  • D.腺嘌呤的N-3位
  • E.腺嘌呤的N-7位
102

生殖毒性试验中,受孕率等于

  • A.妊娠雌性动物数/雌性动物数×100%
  • B.妊娠雌性动物数/交配雌性动物数×100%
  • C.交配雌性动物数/雌性动物数×100%
  • D.分娩雌性动物数/交配雌性动物数×100%
  • E.分娩雌性动物数/雌性动物数×100%
103

体细胞突变可能与以下事件有关,除了

  • A.致畸
  • B.致癌
  • C.动脉粥样硬化
  • D.衰老
  • E.遗传性疾病
104

属于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的是

  • A.铬及其化合物、镍及其化合物、烟灰和焦油(含多环芳烃)、双氯甲醚
  • B.镍及其化合物、石棉、烟灰和焦油 (含多环芳烃)、双氯甲醚
  • C.烟灰和焦油(含多环芳烃)
  • D.石棉
  • E.双氯甲醚
105

单位时间内外源性化合物从体内消除量占体存量的比例为

  • A.消除率
  • B.消除速率常数
  • C.曲线下面积
  • D.表观分布容积
  • E.以上都不是
106

在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之前,了解受试物的挥发性的目的是

  • A.可以确定吸入毒性
  • B.可判断经呼吸道染毒的必要性
  • C.有助于呼吸道染毒剂量的设计
  • D.有助于呼吸道染毒时染毒方法的选择
  • E.有助于防止呼吸道染毒时的交叉吸收
107

毒性是指一种物质对机体造成损伤的

  • A.能力
  • B.特性
  • C.可能性
  • D.危险性
  • E.危害性
108

有关慢性毒作用带的概念,错误的是

  • A.慢性毒作用带(Z<SUB>ch</SUB>)是危害性指标
  • B.Z<SUB>ch</SUB>=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
  • C.Z<SUB>ch</SUB>大表示此外源性化合物不易引起慢性毒性
  • D.对于毒作用有阈值的外源性化合物可求得Z<SUB>ch</SUB>
  • E.在制订安全限值(最高容许浓度)时可参考Z<SUB>ch</SUB>来确定安全系数
109

对于体内屏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内屏障可阻止或减缓某些外来化合物分布到一定的器官
  • B.主要的体内屏障有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等
  • C.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不阻碍组织细胞需要的营养素的分布
  • D.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可阻碍水溶性、解离的、与蛋白质结合的外来化合物的分布
  • E.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可阻碍脂溶性、未解离的外来化合物分布到脑和胚胎
110

以下改变中哪一项不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

  • A.单倍体
  • B.多倍体
  • C.缺体
  • D.三价体
  • E.非整倍体
112

下列试验中不属于基因突变试验的是

  • A.Ames试验
  • B.大肠杆菌回复突变试验
  • C.哺乳动物细胞正向突变试验
  • D.枯草杆菌DNA修复实验
  • E.果蝇伴性隐性致死突变试验
113

关于剂量-反应关系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Paracelsus提出化学物毒性主要决定于剂量,是剂量-反应关系的科学基础
  • B.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是确定外来化合物与毒性作用因果关系的基本依据
  • C.剂量-反应关系和剂量-效应关系曲线常见的有直线型,抛物线形和S状曲线
  • D.直线型是剂量-反应关系曲线中最常见的
  • E.S状曲线在横坐标为对数剂量,纵坐标为由反应率转换成的概率单位时,即成一直线
114

关于弱有机碱在胃肠道的吸收,错误的是

  • A.弱有机碱在胃中呈解离状态,不易吸收
  • B.弱有机碱主要吸收部位在小肠
  • C.小肠内酸碱度偏中性(pH6.6),弱有机碱主要呈非离解状态
  • D.在小肠中弱有机碱的脂水分配系数高,易于吸收
  • E.服用小苏打可阻碍弱有机碱在小肠的吸收
115

化合物的相对毒性指

  • A.化合物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的比值
  • B.将化合物挥发度估计在内的毒性
  • C.药物有效剂量与其毒性剂量的比值
  • D.化合物相对于其同系物的毒性
  • E.将化合物的毒作用带估计在内的毒性
116

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错误的是

  • A.求得受试物的致死剂量(以LD<SUB>50</SUB>为主要参数)
  • B.阐明急性毒性的剂量—反应关系与中毒特征
  • C.筛选受试物的致突变性
  • D.可用于受试物的毒物动力学研究
  • E.为长期毒性研究提供剂量设计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