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y2检验
- B.校正的r2检验
- C.Wilcoxon秩和检验
- D.Kruskal-Wallis检验
- E.Friedman秩和检验
- A.72检验
- B.F检验
- C.Wilcoxon秩和检验
- D.Kruskal—Wallis检验
- E.Friedman秩和检验
- A.Xl=X2=X3
- B.ul=u2=u3
- C.Pl=P2=P3
- D.π1=π2=π3
- E.πl≠丌2≠π3
- A.配对设计的计量资料
- B.完全随机设计的计量资料
- C.完全随机设计的计数资料
- D.配对设计的计数资料
- E.完全随机设计的等级资料
- A.单因素方差分析
- B.双因素方差分析
- C.多个样本率之间的比较
- D.多个样本构成比之间的比较
- E.四格表r2检验
- A.任意两个总体均数都有差别
- B.三个总体均数是相等的
- C.至少有两个总体均数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 D.三个总体均数各不相同
- E.尚不能得出任何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
- A.两样本比较的£检验
- B.两样本比较的Z检验
- C.r2分割法
- D.方差齐性检验
- E.q检验
- 8
-
检验假设H。为
- A.u工前=u工中=u工后
- B.X工前≠X工中≠X工后
- C.π工前=π工中=丌工后
- D.π工前≠π工中≠π工后
- E.u工前≠u工中=≠u工后
- A.SS处理/SS误差
- B.SS区组/SS误差
- C.MS处理/MS误差
- D.MS区组/MS误差
- E.SS总--SS嘲--SS误差
- A.两两比较的t检验
- B.两两比较的2检验
- C.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 D.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 E.方差齐性检验
- 11
-
治疗应首先选用
- A.碳酸锂
- B.三环类抗抑郁药
- C.电休克
- D.苯二氮革类
- E.氯丙嗪
- A.反应性精神病
- B.躁狂抑郁症
- C.偏执性精神病
- D.分裂样精神病
- E.精神分裂症
- A.抗生素
- B.胃肠减压
- C.立即手术
- D.禁食
- E.抗酸剂应用
- 14
-
该患者不存在
- A.幻听
- B.关系妄想
- C.被害妄想
- D.情绪低落
- E.行为退缩
- A.腹部B型超声
- B.X线腹部立位片
- C.内镜
- D.腹腔穿刺
- E.血淀粉酶
- A.急性肠梗阻
- B.急性胰腺炎
- C.急性胆囊炎
- D.消化性溃疡穿孔
- E.急性胃炎
- 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 B.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 C.机械论的医学模式
- D.生物医学模式
- E.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
- A.烈性传染病的增加
- B.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下降
- C.烈性传染病的下降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增加
- D.老年性疾病的下降
- E.新型传染病的下降
- 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 B.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 C.机械论的医学模式
- D.生物医学模式
- E.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
- A.不受环境或地区的影响
- B.不受总死亡率的影响
- C.不受人口数量的影响
- D.不受总发病率的影响
- E.不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
- A.实验对照
- B.空白对照
- C.安慰剂对照
- D.标准对照
- E.自身对照
- A.实验对照
- B.空白对照
- C.安慰剂对照
- D.标准对照
- E.自身对照
- A.72.0岁
- B.72.0~72.3岁
- C.<72.3岁
- D.>75岁
- E.≤73.3岁
- A.条图
- B.线图
- C.圆图
- D.直方图
- E.半对数线图
- A.条图
- B.箱式图
- C.线图
- D.直方图
- E.散点图
- A.简单线性回归
- B.直线相关
- C.两组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 D.四格表卡方检验
- E.R行C列表卡方检验
- A.画出标准曲线
- B.计算测定结果平均数
- C.计算测定结果的标准差
- D.以测定值绘制散点图
- E.以测定值输入计算器进行统计指标计算
- A.654/13 697 600×100 000/10万一4.77/10万
- B.654/18 311×100%一3.57%
- C.18 311/13 697 600X1 000%o=1.34%o
- D.654/13 697 600X100%一0.004 77%
- E.资料不全,无法计算
- A.r2检验
- B.Z检验
- C.校正r2检验
- D.直接计算概率法
- E.t检验
- A.分性别进行比较
- B.作两乡总率比较的x2检验
- C.不具可比性,不能对比
- D.对性别标化后再对比两乡标化率
- E.分年龄组进行比较
- A.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无差别
- B.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很大
- C.由于P值很小,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无意义
- D.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有统计学上的意义但无实际意义
- E.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的差别是由偶然误差产生的,无实际意义
- A.甲市年龄别人口构成较乙市年轻
- B.甲市年龄别人口构成较乙市老化
- C.甲市冠心病诊断较乙市准确
- D.乙市冠心病诊断较甲市准确
- E.甲市人群更易患冠心病
- A. 117±1.645X10
- B.117±2.58×10
- C. 117±2.58X10÷根号100
- D.1174±1.96×10÷根号100
- E.117±1.96×10
- A.5%的6岁男孩身高>95.0cm
- B.5%的6岁男孩身高<105.0cm
- C.2.5%的6岁男孩身高>134.6cm
- D.2.5%的6岁男孩身高>125.0cm
- E.2.5%的6岁男孩身高<125.0cm
- A.5天
- B.8天
- C.9天
- D.10天
- E.11天
- 36
-
已知某地男孩的平均出生体重为3.30kg,标准差为0.44kg。又测得该地18岁男大学生的体重均数为56.10kg,标准差为5.50kg。据此数据,下列关于两组人群体重变异程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男大学生标准差大,变异程度也大
- B.因为两组的均数相差悬殊,所以仅知道标准差仍无法对变异程度进行比较
- C.两组的变异程度相同
- D.男大学生体重的变异系数较大所以变异程度也相对大
- E.男孩出生体重的变异系数较大所以变异程度也相对大
- A.正态分布
- B.正偏态分布
- C.负偏态分布
- D.Poisson分布
- E.对称分布
- A.佝偻病
- B.生理性腹泻
- C.锌营养不良
- D.蛋白质一热能营养不良
- E.缺铁性贫血
- A.口服钙制剂
- B.肌内注射维生素D
- C.晒太阳
- D.补充鱼肝油
- E.口服钙制剂+晒太阳
- A.宫内放置节育器时间过久
- B.内分泌改变
- C.环境改变,过度劳累
- D.营养不良
- E.精神过度紧张
- A.更年期综合征
- B.骨质疏松症
- C.心脏病
- D.内分泌疾病
- E.甲状腺功能亢进
- A.市妇幼保健机构
- B.省妇幼保健机构
- C.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 D.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 E.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 A.血培养
- B.血清凝集试验
- C.大便悬滴镜检
- D.大便碱性蛋白胨增菌培养
- E.大便涂片革兰染色镜检
- 44
-
患者女性,l9岁,农民。12月在水利工地上突起发热,伴头痛、眼眶痛、腰痛。病程第4日就诊时热已退,血压偏低,球结膜水肿,出血,胸背部见条索点状瘀点。前一日24小时尿量340ml,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败血症
- B.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C.流行性出血热
- D.钩体病
- E.急性肾小球肾炎
- A.急性菌痢
- B.阿米巴痢疾
- C.慢性菌痢
- D.慢性血吸虫病
- E.肠结核
- A.慢性迁延性肝炎
- B.慢性活动性肝炎
- C.慢性重型肝炎
- D.胆道感染
- E.类风湿关节炎
- A.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 B.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
- C.糖尿病合并慢性前列腺炎
- D.糖尿病肾病
- E.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结石
- A.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
- B.恶性肿瘤颅内转移
- C.系统性红斑狼疮
- D.结核性胸膜炎和心包炎
- E.再生障碍性贫血
- A.加磺脲类降血糖药物
- B.加双胍类降血糖药物
- C.加胰岛素治疗
- D.加Vl服降血糖药和胰岛素
- E.维持原饮食治疗和运动
- A.甲状腺左叶出血
- B.自主性功能亢进性甲状腺腺瘤
- C.Graves病
- D.亚急性甲状腺炎
- E.桥本甲状腺炎
- A.血友病
- B.血管性血友病
- C.过敏性紫癜
- D.维生素K缺乏
- E.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 A.慢性甲亢性肌病
- B.周期性瘫痪
- C.周围神经炎
- D.重症肌无力
- E.癔症
- A.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B.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 C.霍奇金病
- D.非霍奇金淋巴瘤
- E.淋巴结结核
- A.反应性抑郁
- B.抑郁症
- C.躁狂症
- D.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 E.精神分裂症单纯型
- A.低蛋白饮食+酮酸
- B.血液透析
- C.肾移植
- D.腹膜透析
- E.中草药
- A.皮质激素
- B.非甾体类消炎药
- C.ACEI+胰岛素
- D.胰岛素治疗
- E.利尿消肿
- A.血钾5.3mmol/L
- B.尿素氮l4.2mmol/L
- C.血镁1.3mmol/L
- D.血磷0.89mmol/L、血钙2.86mmol/L
- E.血肌酐l06umol/L
- 58
-
女性,36岁,2年前确诊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慢粒)。近感乏力.头晕,胸骨轻微疼痛。查H60g/L,PLT:145 x 109/L,骨髓原始细胞占15%,Ph染色体阳性。患者处于慢粒的哪一阶段
- A.稳定期
- B.急变期
- C.缓解期
- D.初发期
- E.加速期
- A.网织红细胞减少
- B.骨髓增生低下,造血细胞减少
- C.骨髓非造血细胞增多,NAP增加
- D.铁粒幼细胞消失
- E.巨核细胞增多
- A.急诊胃肠钡餐检查
- B.急诊内镜检查
- C.急诊剖腹探查
- D.吞线试验
- E.出血停止1周后再作有关检查
- A.气管内给药
- B.继续用抗生素
- C.体位引流
- D.纤支镜吸引
- E.外科手术
- A.<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e0/c603df70aa3f1dc8b93ed5ef2e99e7.png" width="279" height="48"/>
- B.<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c1/8800f4eed11530a9500964c9f44832.png" width="360" height="62"/>
- C.<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1e/e8e0970496b77552b245d7074d4815.png" width="358" height="78"/>
- D.<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9d/9b544828bb762803a6aa995df5cc58.png" width="211" height="55"/>
- E. <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f7/2067fd326e56317983848cff37345a.png" width="248" height="63"/>
- A.肺空洞
- B.肺肿瘤
- C.肺炎
- D.胸腔积液
- E.胸膜增厚
- A.波浪热
- B.间歇热
- C.稽留热
- D.弛张热
- E.不规则热
- A.<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e0/c603df70aa3f1dc8b93ed5ef2e99e7.png" width="279" height="48"/>
- B.<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c1/8800f4eed11530a9500964c9f44832.png" width="360" height="62"/>
- C.<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1e/e8e0970496b77552b245d7074d4815.png" width="358" height="78"/>
- D.<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9d/9b544828bb762803a6aa995df5cc58.png" width="211" height="55"/>
- E.<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f7/2067fd326e56317983848cff37345a.png" width="248" height="63"/>
- A.均数
- B.几何均数
- C.中位数
- D.标准差
- E.四分位数间距
- A.均数
- B.几何均数
- C.中位数
- D.标准差
- E.四分位数间距
- A.均数
- B.几何均数
- C.中位数
- D.标准差
- E.四分位数间距
- 69
-
儿童期、青春期发育遵循
- A.头尾发展律
- B.向心律
- C.生长关键期
- D.轨迹现象
- E.赶上生长
- A.均数
- B.几何均数
- C.中位数
- D.标准差
- E.四分位数间距
- 71
-
胎儿及婴儿期发育遵循
- A.头尾发展律
- B.向心律
- C.生长关键期
- D.轨迹现象
- E.赶上生长
- 72
-
新生儿期保健的主要重点是
- A.对胎儿有利因素要保证,不利因素要尽量避免和减少:①加强营养;②避免感染;③慎用药物
- B.清理呼吸道,建立呼吸,保温,预防脐带断端、眼和皮肤感染,母乳喂养等
- C.是身体和智力发展很快的时期。要加强营养,合理营养,避免儿童期肥胖的发生。避免女童发生外阴阴道炎
- D.在此时期内身体和心理发生巨大的变化。生殖器官快速发育,并出现第二性征。一级预防包括合理的营养,培养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二级预防包括早期发现疾病和行为偏导以及减少危险因素两个方面。三级预防包括对女青年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 E.是妇女一生中生育和劳动生产的鼎盛时期,保健重点包括:①围婚期、妊娠分娩围孕产期和哺乳期保健;②指导掌握计划生育主动性,避免计划外妊娠,治疗不孕症;③改善劳动条件,推行妇女劳动卫生;④防治妇女常见病
- 73
-
胎儿期保健的原则是
- A.对胎儿有利因素要保证,不利因素要尽量避免和减少:①加强营养;②避免感染;③慎用药物
- B.清理呼吸道,建立呼吸,保温,预防脐带断端、眼和皮肤感染,母乳喂养等
- C.是身体和智力发展很快的时期。要加强营养,合理营养,避免儿童期肥胖的发生。避免女童发生外阴阴道炎
- D.在此时期内身体和心理发生巨大的变化。生殖器官快速发育,并出现第二性征。一级预防包括合理的营养,培养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二级预防包括早期发现疾病和行为偏导以及减少危险因素两个方面。三级预防包括对女青年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 E.是妇女一生中生育和劳动生产的鼎盛时期,保健重点包括:①围婚期、妊娠分娩围孕产期和哺乳期保健;②指导掌握计划生育主动性,避免计划外妊娠,治疗不孕症;③改善劳动条件,推行妇女劳动卫生;④防治妇女常见病
- A.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 B.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
- C.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 D.失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
- E.无酸碱平衡紊乱
- A.腹水比重<1.016,蛋白=20g/L
- B.腹水比重>1.018,里瓦尔塔(Rival-ta)试验阳性
- C.乳糜样腹水
- D.腹水细胞总数>1000×106/L,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 E.腹水细胞总数为l00×106/L,分类以间皮细胞为主
- A.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 B.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
- C.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 D.失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
- E.无酸碱平衡紊乱
- 77
-
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在于
- A.对医学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 B.确立了基因理论
- C.发展了基因技术
- D.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和复杂的心理活动及主体意识
- E.抗菌药物的应用
- 78
-
最可能为肝硬化腹水的是
- A.腹水比重<1.016,蛋白=20g/L
- B.腹水比重>1.018,里瓦尔塔(Rival-ta)试验阳性
- C.乳糜样腹水
- D.腹水细胞总数>1000×106/L,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 E.腹水细胞总数为l00×106/L,分类以间皮细胞为主
- 79
-
医学模式的演变过程是
- 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 B.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 C.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机械论的医学模式
- D.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机械论的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
- E.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机械论的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
- 80
-
影响人类健康的四大因素是
- A.细菌、病毒、寄生虫和自身免疫
- B.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家庭卫生和劳动卫生
- C.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家庭因素和公共场所因素
- D.公共场所卫生、饮食卫生、环境卫生和劳动卫生
- E.环境因素、生物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卫生服务因素
- A.每l000个住院患者中平均有13人死于冠心病
- B.每l000个心血管病患者中平均有13人死于冠心病
- C.每l000个冠心病患者中有13人死于该病
- D.每l000人中平均有13人死于冠心病
- E.每l000个死亡患者中平均有13人死于冠心病
- A.粗死亡率
- B.年龄别死亡率
- C.标准化死亡率
- D.死因别死亡率
- E.死因构成百分比
- A.某年活产总数
- B.某年未满l周岁婴儿数
- C.某年平均人口数
- D.某年中0岁组人口数
- E.某年末0岁组人口数
- A.实验研究以动物为对象
- B.调查研究以人为对象
- C.实验研究可随机分组
- D.实验研究可主动加以干预措施
- E.调查研究可合理分组
- A.处理因素
- B.混杂因素
- C.研究因素
- D.观察因素
- E.实验因素
- A.散点图
- B.半对数线图
- C.线图
- D.条图
- E.箱式图
- A.完全随机设计
- B.配对设计
- C.配伍组设计
- D.析因试验设计
- E.交叉设计
- A.标题在表的上端,简要说明表的内容
- B.横标目是研究对象,列在表的右侧;纵标目是分析指标,列在表的左侧
- C.线条主要有顶线、底线、纵标目下的横隔线及合计上的半线,可以有斜线和竖线
- D.统计表内无数字的位置,可以空项
- E.如有必要,可在数字区域通过文字加以备注
- A.1
- B.2
- C.3
- D.4
- E.5
- A.直方图
- B.半对数线图
- C.线图
- D.条图
- E.百分条图
- A.自变量X
- B.应变量y
- C.估计值y
- D.x±1.96S
- E.X±1.96Sx
- A.要求X和y服从二元正态分布
- B.只要求X服从正态分布
- C.只要求y服从正态分布
- D.要求X和y是等级资料
- E.要求X和y是定性变量
- A.差值的总体均数为0
- B.差值的总体中位数为0
- C.差值的总体均数不为0
- D.差值的总体中位数不为0
- E.差值的样本均数不为0
- A.P<0.01
- B.P=0.01
- C.P<0.05
- D.P>0.10
- E.P=0.10
- A.按两组数值之差编秩次
- B.两组数值分别编秩次
- C.按两组数值的大小统一编秩次
- D.只对一组数值编秩次
- E.一组由小到大编秩次,另一组由大到小编秩次
- 96
-
r2分布的形状
- A.同正态分布
- B.同t分布
- C.同标准正态分布
- D.与样本含量n有关
- E.与自由度v有关
- A.P值减小
- B.P值增大
- C.P值等于1
- D.P值不变
- E.P值可能减小或增大
- A.某病病死率属构成比
- B.相对比必须是性质相同的指标之比
- C.构成比不能反映某事件发生的强度
- D.合计率等于分组率的均值
- E.率可反映某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
- A.1,1,1
- B.2,2,2
- C.1,1,2
- D.2,2,1
- E.2,1,2
- A.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
- B.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
- C.各样本均数不全相等
- D.各总体均数相等
- E.各总体方差不全相等
- A.接近于l
- B.不可能小于l
- C.不可能大于l
- D.可能是负数
- E.不可能是负数
- A.仅仅表示处理因素造成的差异
- B.仅仅反映个体差异和测量误差
- C.是表示全部变量值总离散程魔的指标
- D.反映处理因素可能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以及随机误差的影响
- E.是表示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
-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 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 C.两总体均数是相同的
- 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 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 A.点估计时,须考虑样本均数和标准误
- B.参数估计本质上属于统计描述
- C.参数估计主要用于推断总体参数的范围,不能回答假设检验的问题
- D.置信区间不可能比假设检验提供更多的信息
- E.假设检验的结论具有概率性,故存在犯错误的可能
- 105
-
关于标准误,正确的说法是
- A.标准误越大,表示原始数据的变异度越大
- B.标准误越大,表示变量值分布较分散
- C.标准误越大,表示样本均数之间的离散程度越大
- D.标准误是总体均数的标准差
- E.标准误反映各观察值抽样误差的大小
- A.增加观察例数
- B.控制个体变异
- C.遵循随机化原则
- D.严格筛选观察对象
- E.选取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
- A.X±t0.o5+uS
- B.X±1.96S
- C.X±2.58S
- D.X±t0.o5+vSx
- E.X±1.96Sx
- A.“正常”是指健康,没有疾病
- B.“正常人”是指排除了对所研究指标有影响的疾病和因素的人
- C.医学参考值范围的估计特指计算双侧界值
- D.医学参考值范围一般与置信区间范围相等
- E.当个体某指标的检测值超出医学参考值范围时可认为该个体异常
- A.0.05%
- B.0.1%
- C.0.25%
- D.2.5%
- E.5.0%
- A.最适用于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
- B.不如极差稳定
- C.不是中间50%观察值的极差
- D.主要用于描述对称分布资料的变异程度
- E.四分位数间距越大,表示变异程度越大
- A.算术均数
- B.几何均数
- C.中位数
- D.四分位数
- E.总体均数
- A.均数不变,标准差不变
- B.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 C.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 D.均数变为k倍,标准差变为k倍
- E.均数变为kn倍,标准差变为k(n-1)倍
- A.变量值大部分集中在小的一端
- B.人群中高血压病患者的年龄分布不服从负偏态分布
- C.1型糖尿病患者(先天胰岛功能不全)的发病年龄服从该分布
- D.算术均数和几何均数都可以表示其平均水平
- E.一般采用中位数来描述其集中趋势
- A.算术均数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资料
- B.算术均数适用于对称分布的资料
- C.取对数后呈对称分布的资料,最适宜用算术均数表示其平均水平
- D.中位数只适用于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
- E.中位数是指总体中数值最大的数
- 115
-
下列属于计数资料的是
- A.人红细胞水平的实测值
- B.药物对血压的降低水平
- C.药物治愈情况
- D.女生身高平均水平
- E.药物退热速度(单位时间内体温下降的度数)
- A.均呈对称分布
- B.组距必须相等
- C.可用直条图表示其分布
- D.由变量值的分组和各组频数组成
- E.可用算术均数全面描述对称分布的特征
- A.婴儿3个月时抬头较稳
- B.婴儿6个月时可以坐稳
- C.婴儿8~9个月时可用上肢向前爬
- D.婴儿11个月时可以独自站立片刻
- E.15个月小儿可独自走稳
- 118
-
影响脑发育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A.语言因素
- B.营养因素
- C.心理活动
- D.体育锻炼
- E.家庭因素
- 119
-
下面哪种疫苗是减毒活疫苗
- A.卡介苗
- B.乙脑疫苗
- C.百日咳菌液
- D.白喉类毒素
- E.破伤风类毒素
- A.身高体重法
- B.标准差分法
- C.指数法
- D.百分位数法
- E.曲线图法
- 121
-
描述婴幼儿脑发育不正确的是
- A.刚出生婴儿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没有差异
- B.生命早期的大脑有良好的修复性
- C.左脑半球的主要功能是对语言信息进行加工
- D.右脑半球的主要功能是对空间信息进行加工
- E.大脑的髓鞘化程度是脑细胞成熟的重要标志
- 122
-
月经血中含有
- A.子宫内膜碎片
- B.宫颈黏液
- C.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
- D.血液
- E.以上全有
- 123
-
宫颈癌通常使用的筛查方法为
- A.碘试验
- B.妇科三合诊检查
- C.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 D.阴道镜检查
- E.宫颈活组织检查
- A.出生时新生儿的平均体重为3kg,5个月时加倍
- B.出生时新生儿的平均身长为50cm,前半年增长较快
- C.婴幼儿头部发育变化大,3岁以下儿童测量头围没有意义
- D.未满2岁的婴幼儿要卧位测量 “身长”
- E.身高比体重受遗传因素影响大
- 125
-
对青春期的正确理解是
- A.月经来潮
- B.第二性征发育
- C.是儿童发育为成人的过渡时期
- D.生殖器官发育
- E.易发生外阴阴道炎
- 126
-
青春期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是
- A.乳腺发育
- B.月经来潮
- C.女性体态
- D.阴毛出现
- E.声音高尖
- 127
-
做好节育保健优质服务工作,应做好
- A.避孕节育知情选择优质服务工程
- B.出生缺陷干预工作
- C.生殖道感染干预服务
- D.工作人员既要掌握避孕节育知识,又要了解育龄群众的不同需求
- E.以上都有
- A.环境因素可影响生殖细胞突变,可影响生殖过程和结局
- B.环境因素可影响生殖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造成生殖功能障碍或不良生殖结局
- C.孕晚期接触环境有害因素对孕妇及胎儿没有影响
- D.环境致畸因素可通过妊娠中的母体,干扰正常的胚胎发育过程,引起先天缺陷
- E.孕期接触环境有害因素,可导致子代体能和智能损害或通过胎盘致癌
- 129
-
妇女保健服务包括几个时期
- A.4个时期
- B.5个时期
- C.6个时期
- D.7个时期
- E.8个时期
- A.皮下可扪及直径约0.5~1.0cm大小椭圆形结节
- B.多在躯干及四肢
- C.数量由数个至数百个不等
- D.皮下小结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粘连
- E.结节可先后分批出现
- 131
-
对眼猪囊尾蚴病患者首选的治疗是
- A.阿苯达唑
- B.吡喹酮
- C.氯喹
- D.伯氨喹
- E.手术
- A.恶性疟原虫侵犯各期红细胞
- B.潜伏在肝脏中的裂殖子侵犯红细胞
- C.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发育时间不一致
- D.黏附在血管内的疟原虫再度侵犯新的红细胞
- E.疟原虫释放毒素
- A.血或骨髓涂片检查疟原虫
- B.间接荧光抗体测定
- C.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血中疟原虫DNA
- D.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 E.外周血液检查发现贫血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 A.甲型肝炎
- B.乙型肝炎
- C.丙型肝炎
- D.丁型肝炎
- E.戊型肝炎
- A.流脑
- B.猩红热
- C.钩体病
- D.白喉
- E.败血症
- A.血管脆性增强
- B.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 C.血小板减少
- D.小血管炎致局部坏死及栓塞
- E.凝血功能障碍
- 137
-
下列5种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是
- A.病原体被清除
- B.隐性感染
- C.显性感染
- D.病原携带状态
- E.潜伏性感染
- A.表面抗原(HBsAg)
- B.表面抗体(抗一HBs)
- C.e抗原(HBeAg)
- D.e抗体(抗一HBe)
- E.核心抗体(抗一HBc)
- 139
-
明显与心理因素相关的躯体疾病是
- A.癔症
- B.反应性精神病
- C.疑病性神经症
- D.疼痛
- E.心身疾病
- A.肘膝部肌腱附着端痛与足跟、脚掌痛
- B.关节隆起与受压部位有无痛性皮下结节
- C.小腿发现紫红色痛性皮下结节
- D.弥漫性肺间质改变伴肺内结节
- E.双侧渗出性胸腔积液,其糖定量正常
- A.抗RNP
- B.抗双链DNA
- C.抗Scl-70
- D.抗Sm
- E.抗Jo-1
- A.无痛性的淋巴结肿大
- B.贫血
- C.体重有明显的减轻
- D.持续或周期性的发热
- E.局部及全身皮肤的瘙痒
- 143
-
导致肾盂肾炎常见的致病菌为
- A.克雷伯杆菌
- B.大肠埃希菌
- C.变形杆菌
- D.葡萄球菌
- E.粪链球菌
- 144
-
对白血病化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目的是达到完全缓解并延长生存期
- B.目前多采用联合化疗
-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诱导缓解治疗,常用VP方案
- D.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常用标准诱导缓解方案是DA方案
- E.VP方案中,P指的是柔红霉素
- 145
-
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贫血可分为
- A.红细胞生成减少、造血功能不良2类
- B.红细胞生成减少、造血功能不良及红细胞破坏过多3类
- C.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及失血3类
- D.红细胞生成减少、溶血、失血、再障及缺铁5类
- E.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过度破坏、失血及造血功能不良4类
- 146
-
关于上消化道出血哪项不正确
- A.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多数可出现低热
- B.胃内积血250~300ml可引起呕血
- C.每日出血50~100ml可出现黑粪
- D.周围血可见晚幼红细胞与嗜多彩红细胞
- E.急性大出血时血象检查为早期诊断和病情观察的依据
- A.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程度
- B.黏膜糜烂的程度
- C.脓性分泌物的多少
- D.黏膜充血水肿的程度
- E.黏膜有无中性粒细胞浸润
- 148
-
下列哪项是确诊肝硬化最可靠的证据
- A.食管钡餐检查发现静脉曲张
- B.腹壁有水母头状静脉怒张
- C.肝穿刺活检示假小叶形成
- D.血浆清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
- E.血清单胺氧化酶活性增高
- A.患者年龄
- B.血压升高
- C.左室肥厚
- D.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
- E.肾素及血管紧张素系统作用
- 150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
- A.SBP≥180mmHg
- B.SBP为140~160mmHg
- C.SBP≥140mmHg和DBP<90mmHg
- D.SBP≥140mmHg或DBP<90mmHg
- E.SBP≥160mmHg和DBP≤90mmHg
- 151
-
慢性支气管炎最主要的并发症是
- A.肺出血
- B.支气管扩张
- C.小叶肺炎
- D.肺栓塞
- E.肺气肿、肺心病
- A.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 B.血沉增快
- C.反复痰中带血
- D.胸部X线有空洞
- E.痰结核杆菌检查阳性
- A.胸腔积液ADA测定
- B.胸腔积液生长速度
- C.胸痛程度
- D.胸腔积液CEA测定
- E.胸腔积液细胞学和细菌学检查
- 154
-
预防阻塞性肺气肿的首要措施是
- A.预防呼吸道感染
- B.戒烟
- C.控制大气污染
- D.增强免疫能力
- E.职业粉尘防护
- A.长期吸烟
- B.呼吸道感染
- C.大气污染
- D.营养不良
- E.寒冷气候
- A.霍乱
- B.服5%硫酸镁
- C.服甘露醇
- D.肠蠕动过快
- E.服蓖麻油
- 157
-
意识障碍是指
- A.昏迷状态
- B.昏睡状态
- C.兴高采烈
- D.哭笑无常
- E.影响大脑功能活动的疾病引起的意识改变
- 158
-
胆汁淤积性黄疸的临床特点不包括
- A.尿胆红素强阳性
- B.伴皮肤瘙痒
- C.皮肤呈暗黄色
- D.血清非结合胆红素明显增高
- E.粪便呈浅灰色或陶土色
- 159
-
关于咳嗽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
- A.只有呼吸道感染才能引起咳嗽
- B.干咳仅见于肺癌早期
- C.支气管扩张症咳嗽往往于清晨或夜间变动体位时加重,并伴咳痰
- D.中枢神经因素引起的咳嗽,是从脑桥发出冲动所致
- E.感染时引起的咳嗽较重,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咳嗽较轻
- 160
-
上消化道出血范围是
- A.贲门以上出血
- B.幽门以上出血
- C.Treitz韧带以上出血
- D.空回肠交界处以上出血
- E.回盲部以上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