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了解人类行为及其特征
- B.研究社会隐藏或敏感问题
- C.监测行为变化规律
- D.开展深入的个案调查
- E.协助提出研究假设
- A.直接送达
- B.委托送达
- C.留置送达
- D.邮寄送达
- E.公告送达
- A.痢疾、伤寒、
- B.病毒性肝炎、
- C.艾滋病
- D.活动性肺结核
- E.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
-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食品卫生法》授权规定的有关食品卫生规定、办法、程序、标准、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
- B.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所制定的有关食品卫生规定、办法、程序、细则等规范性文件
- C.国务院其他各部(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所制定的有关食品卫生规章
- D.各级人大及常委会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制定的有关食品卫生规范性文件
- E.地市级政府制定的规定
- A.保健食品
- B.绿色食品
- C.学生食品
- D.疫苗食品
- E.仿生模拟食品
- A.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
- B.罚款5 000元以上的案件
- C.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 D.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 E.经过了听证程序的案件
- A.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 B.农业行政部门
- C.铁路部门食卫监督机构
- D.交通部门食卫监督机构
- E.农垦部门
- A.空间效力
- B.时间效力
- C.对部门效力
- D.对人效力
- E.对事的效力
- A.当事人有正当理由未到场的
- B.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理由成立,需要重新确定主持人的
- C.有新的事实需要重新调查核实的
- D.其他需要延期的情形
- E.以上都不是
- A.90Sr
- B.232 Th
- C.天然U
- D.40K
- E.137Cs
- A.收缴、查封非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用工具及用具
- B.查封其非法生产经营场所
- C.予以公告
- D.公安部门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罚
- E.冻结银行账户
- A.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公开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和办事结果
- B.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 C.控告滥用职权的食品卫生监督员
- D.控告卫生行政部门不依法办事的行为
- E.批评消费者的不卫生行为
- 13
-
系统误差的可能原因是哪些
- A.事件的随机性
- B.测量仪器偏离
- C.人为过失
- D.实验方法
- E.仪器故障
- A.不良照明
- B.电离辐射
- C.微小气候不符合卫生标准
- D.不和谐的人际关系
- E.不舒适的工作设备
- 15
-
食品卫生地方法规是指
- A.省级人大及常委会根据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抵触下制定的食品卫生法规
- B.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文件
- C.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有关规章
- D.省级各厅局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单独或联合制定的食品卫生规范性
- E.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下发的文件
- 16
-
问卷设计的步骤包括
- A.确定调查主题或变量
- B.设计问卷初稿
- C.预调查和修改
- D.效度和信度检验
- E.问卷调查人员培训
- 17
-
影响矽肺发病的重要因素有
- A.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类型
- B.粉尘浓度
- C.接尘时间
- D.二氧化硅含量
- E.劳动者心情
- A.健康需要法
- B.投入产出法
- C.健康需求法
- D.服务目标法
- E.人口比值法
- A.死亡指标
- B.发病指标
- C.生长发育指标
- D.出生指标
- E.患病指标
- 20
-
当前世界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A.大气污染
- B.森林过度砍伐
- C.环境卫生差
- D.沙漠化和土壤破坏
- E.人口增长快
- A.双击窗口左上角的控制按钮
- B.选择“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
- C.单击窗口右上角的最小化按钮
- D.单击窗口右上角的“×”按钮
- E.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关闭”命令
- A.每千人患有2种以上疾病人数
- B.疾病发病率
- C.2周每千人因病休工(学)人数及天数
- D.疾病患病率
- E.2周每千人因病卧床人数及天数
- A.单击“文件”菜单的“保存”命令
- B.单击“工具栏”的“保存”命令
- C.单击“编辑”菜单的“复制”命令
- D.单击“文件”菜单“另存为”命令换名保存
- E.单击“编辑”菜单的“粘贴”命令
- A.化妆品溶解皮肤角质
- B.化妆品中含有光毒物质
- C.化妆品溶解皮脂作用
- D.化妆品成分的致敏作用
- E.使用者机体敏感
- A.鸡赤痢疾杆菌
- B.沙门菌
- C.葡萄球菌
- D.布鲁斯杆菌
- E.黄曲霉菌
- A.植物红细胞凝集素
- B.蛋白质
- C.黄酮
- D.寡聚糖
- E.植酸
- 27
-
鲜鸡蛋易被哪种细菌污染
- A.鸡赤痢疾杆菌
- B.沙门菌
- C.葡萄球菌
- D.布鲁斯杆菌
- E.黄曲霉菌
- 28
-
辐照灭菌的剂量
- A.1kGy以下
- B.5kGy以下
- C.5~10kGy
- D.10~20 kGy
- E.10~50 kGy
- 29
-
辐照防腐的剂量
- A.1kGy以下
- B.5kGy以下
- C.5~10kGy
- D.10~20 kGy
- E.10~50 kGy
- A.植物红细胞凝集素
- B.蛋白质
- C.黄酮
- D.寡聚糖
- E.植酸
- A.血液
- B.内脏
- C.肌肉
- D.大便
- E.头发、指甲
- A.血液
- B.内脏
- C.肌肉
- D.大便
- E.头发、指甲
- A.乙酰胺
- B.亚甲蓝
- C.阿托品
- D.二巯基丙磺酸钠
- E.维生素C
- A.二氧化硫
- B.糖精
- C.山梨酸
- D.亚硝酸钠
- E.异山梨酸钠
- A.二氧化硫
- B.糖精
- C.山梨酸
- D.亚硝酸钠
- E.异山梨酸钠
- A.橡胶基料
- B.没有合理掌握生产过程中的硫化温度和时间
- C.在硫化促进剂中使用的亚硝化助剂
- D.添加烷基与芳基取代苯酚作为加工助剂
- E.以上全对
- A.乙酰胺
- B.亚甲蓝
- C.阿托品
- D.二巯基丙磺酸钠
- E.维生素C
- 38
-
劳动强度分级的依据是
- A.劳动中机体的耗氧量
- B.劳动中机体的耗能量
- C.劳动中机体消耗的氮质量
- D.劳动中机体的体脂消耗量
- E.劳动中机体的体液丢失量
- A.牛型结核杆菌
- B.布鲁斯杆菌
- C.金黄色葡萄球菌
- D.链球菌
- E.乳房放线菌
- 40
-
除臭化妆品是指用于
- A.除腋臭
- B.除脚臭
- C.除体臭
- D.除腋臭及脚臭
- E.除口腔异味
- 41
-
我国的化妆品法规名称是
- A.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
- B.化妆品卫生管理条例
- C.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条例
- D.化妆品卫生法规
- E.化妆品卫生监督暂行规定
- A.卫生部
- B.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 C.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 D.国务院
- E.省级卫生检验机构
- 43
-
食品添加剂是指
- A.为改善食品感官性状或提高食品质量而有意加入食品的一类物质
- B.为增强食品营养价值,延长保存期而有意添加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物质
- C.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 D.由于食品质量、生产工艺和销售的需要而有意添加在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 E.有意加入或无意移入食品中的天然或化学物质
- A.很多人同时发病
- B.发病场所集中
- C.病人吃过同一种食物
- D.以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
- E.采取措施后发病很快控制
- A.个人健康技能
- B.社区关系
- C.学校社会环境
- D.学校卫生政策
- E.学校物资环境
- A.咖啡馆
- B.公共交通工具
- C.舞厅
- D.书店
- E.办公室
- 47
-
各种糖类中致龋力最强的是
- A.葡萄糖
- B.麦芽糖
- C.半乳糖
- D.果糖
- E.蔗糖
- A.10个月
- B.5个月
- C.6个月
- D.2个月
- E.4个月
- A.600:1
- B.700:1
- C.400:1
- D.500:1
- E.800:1
- A.舞蹈学校的学生
- B.有生长发育障碍的学生
- C.少年体校的学生
- D.一般水平学校健康的学生
- E.有慢性病的学生
- A.脱毛膏引起的皮肤刺激
- B.染发水引起的头皮红肿
- C.粉刺露引起的面部发炎
- D.祛斑霜引起的皮肤过敏
- E.风油精引起的皮肤水疱
- A.7~l5岁
- B.13~18岁
- C.13~16岁
- D.15~20岁
- E.7~12岁
- 53
-
水体的污染源主要有
- A.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
- B.有机污水、无机污水、混合性污水
- C.冷却水、洗涤污水、化工污水
- D.物理性污水、化学性污水、生物性污水
- E.以上都对
- A.细菌总数、粪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和酵母菌总数
- B.细菌总数、真菌和酵母菌总数、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葡萄球菌
- C.细菌总数、真菌和酵母菌总数、粪大肠埃希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 D.细菌总数、真菌和酵母菌总数、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 E.细菌总数、真菌和酵母菌总数、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 A.浴液
- B.爽身粉
- C.花露水
- D.漱口水
- E.粉底霜
- 56
-
饮用水消毒的主要目的
- A.保持水中的余氯
- B.消灭病原菌预防介水传染病
- C.降低水的浑浊度
- D.改善水的物理性状
- E.以上都对
- A.该水源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 B.该水源必须经净化消毒处理后才可以作为生活饮用水供给
- C.该水源不能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水
- D.该水源可以经消毒处理后作为生活饮用水供给
- E.以上都不对
- A.氮、磷等元素
- B.水质和水量差别很大
- C.放射性废物
- D.肠道病原菌和病毒等
- E.农药成分
- 59
-
属于生长发育指标的是
- A.新生儿体重达2 5009及以上的百分比
- B.婴儿死亡的百分比
- C.新生儿传染病的发生率
- D.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百分比
- E.5岁以下儿童传染病发生率
- 60
-
净化饮用水常用的混凝剂是
- A.漂白粉
- B.硫酸铝
- C.硫代硫酸钠
- D.硫酸钙
- E.臭氧
- A.总大肠菌群的数量多,生存条件与肠道病原菌相似
- B.总大肠菌群的数量多,生存时间较粪链球菌短
- C.与肠道病原菌的数量一致
- D.总大肠菌群的数量多,其抵抗力较病原菌弱
- E.其数量少于肠道病原菌
- A.1
- B.3
- C.10
- D.2
- E.5
- A.100cfu/ml
- B.3cfu/ml
- C.100cfu/3ml
- D.3cfu/ml
- E.100cfu/L
- A.需氧菌,内毒素
- B.厌氧菌,内毒素
- C.兼性厌氧菌,内毒素
- D.需氧菌,外毒素
- E.厌氧菌,外毒素
- A.粪便
- B.污水
- C.细菌
- D.致病菌
- E.真菌
- A.酸性饮料
- B.油类食品
- C.酱油
- D.酒精性饮料
- E.水
- 67
-
食品污染共分三大类,即
- A.生物性、化学性、放射性
- B.动物性、植物性、微生物性
- C.动物性、植物性、化学性
- D.生物、农药性、化学性
- E.动物性、生物性、物理性
- A.15
- B.25
- C.50
- D.20
- E.30
- A.遗传基因
- B.环境条件
- C.体育锻炼
- D.营养
- E.休息制度
- A.tr>tb
- B.tr<tb
- C.两者大小关系不能肯定
- D.tr=tb
- E.tr>tb或tr=tb
- 71
-
不属于人口学指标的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
- B.老少比
- C.人口系数
- D.年龄平均数
- E.平均期望寿命
- A.15日
- B.1个月
- C.2个月
- D.3个月
- E.6个月
- A.各级人民政府
- B.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C.各级技术监督部门
- D.各级公安部门
- E.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 A.热水
- B.肥皂水
- C.酒精
- D.硼酸
- E.碳酸氢钠
- A.《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 B.《饮食业建筑设计规范》
- C.《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 D.《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 E.《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理实施细则》
- A.最初接诊医疗单位
- B.县级以上医疗单位
- C.市级以上医疗单位
- D.省级以上医疗单位
- E.以上都不是
- A.一定剂量的化合物与机体接触后,出现某种效应的人群比例
- B.化学毒物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生物学改变
- C.化学毒物的剂量与某一群体出现生物学改变的关系
- D.化学毒物的剂量与某一个体或群体出现量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 E.化学毒物在一定时间与机体接触,出现最轻微生物学改变所需的剂量
- 78
-
不属于我国新资源食品的是
- A.初乳分离蛋白粉
- B.共轭亚油酸
- C.牛奶碱性蛋白(OMP)
- D.7~氨基酪酸
- E.植物乳杆菌
- A.1.5m以上
- B.2m以上
- C.2.5m以上
- D.3m以上
- E.3.5m以上
- A.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 B.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 C.卫生部
- D.保健食品生产企业
- E.检验单位
- A.天然食物添加剂
- B.A+D
- C.化合物添加剂
- D.人工合成添加剂
- E.食品防腐剂
- A.15学时
- B.20学时
- C.25学时
- D.30学时
- E.50学时
- A.可以适当宣传治疗效果
- B.不得宣传疗效作用
- C.必须按药品广告要求管理
- D.可以宣传对病人有效
- E.可以宣传对所有人群都有效
- 84
-
食品中水分活性的意义是
- A.食品中Aw越高,越影响微生物的繁殖
- B.与食品中渗透压有关
- C.是能吸附于食物蛋白质和淀粉等大分子表面的水
- D.不能被食品中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利用
- E.能被食品中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利用
- A.卫生防疫站
- B.卫生行政部门
- C.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D.公安部门
- E.技术监督部门
- A.1:20
- B.1:15
- C.1:10
- D.1:8
- E.1:5
- A.硅橡胶、丁基橡胶、丁苯橡胶及丁腈橡胶
- B.氯丁胶、硅橡胶、丁基橡胶
- C.乙丙橡胶、丁腈橡胶、硅橡胶、丁基橡胶
- D.氯丁胶、丁基橡胶、丁腈橡胶、硅橡胶
- E.硅橡胶、丁基橡胶、乙丙橡胶、丁苯胶、丁腈胶、氯丁胶
- A.0.5~1年
- B.1~2年
- C.2~3年
- D.3~4年
- E.4年
- A.1年
- B.2年
- C.3年
- D.4年
- E.2.5年
- 90
-
沙门菌食物中毒的潜伏期
- A.一般15~20h,最短5h,最长7d
- B.一般4~48h,最长72h
- C.一般5h。最短1h,最长48h
- D.一般30h,最短8h,最长36h
- E.一般3h,最短1h,最长6h
- A.能食,不会中毒,不会死亡
- B.不能食,不会中毒,不会死亡
- C.不能食,会中毒,不会死亡
- D.不能食,会中毒,会死亡
- E.能食,不会中毒
- A.内毒素
- B.外毒素
- C.霉菌毒素
- D.真菌毒素
- E.肠毒素
- 93
-
食品卫生监测的含义是
- A.对某食品按照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实验室检验
- B.运用科学手段,有计划、有目的,连续并系统地收集和整理有关食品卫生数据资料,分析和评价辖区的食品卫生质量和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卫生状况
- C.对在食品卫生监督中采集的样品进行食品卫生检验工作
- D.为科研、调查等目的而进行的采样检验
- E.以上含义都不正确
- A.灵敏度
- B.特异度
- C.假阳性率
- D.特异度
- E.假阴性率
- A.糖原不能分解,失去了代谢的功能
- B.肝脏不能正常分解养分,不能正常代谢
- C.神经系统中毒,代谢不能正常进行
- D.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了携带氧的功能
- E.酶活性降低,代谢不能进行
- A.毒蝇碱
- B.毒肽类
- C.毒伞肽类
- D.鹿花蕈素
- E.光盖伞素
- A.典型临床症状
- B.急性胃肠炎症状
- C.急性或亚急性过程
- D.急性腹泻症状
- E.亚急性临床症状
- A.10
- B.15
- C.20
- D.25
- E.30
- A.新资源食品试生产
- B.新资源食品
- C.新资源
- D.食品资源
- E.食品新资源
- A.省级卫生防疫站
- B.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 C.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 D.卫生部
- E.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