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
某建设工程合同工期为25个月,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
当该计划执行至7个月末时,发现施工过程D已完成,而施工过程E拖后两个月。由于E工作延误是承包人自身原因造成,故应采取工期一成本优化方式压缩后续关键工作持续时间保证目标工期。
压缩某些施工过程的持续时间,各施工过程的直接费用率及最短持续时间见下表。
施工过程
F
G
H
I
J
K
直接费率(万元/月)
10.0
6.0
4.5
3.5
4.0
最短持续时间(月)
2
3
5
3
3
4
问题:
1.请说明施工过程E的实际进度是否影响原计划总工期?为什么?
2.在不改变各施工过程逻辑关系的前提下,采取工期成本优化,原进度计划的最
优调整方案是什么?为什么?此时直接费用将增加多少万元?
- A.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 B.配合比
- C.所处环境类别
- D.作用等级
- E.工程地质条件
- A.活性高、水化热大的硅酸盐水泥
- B.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 C.粉煤灰质硅酸盐水泥
- D.普通硅酸盐水泥
- E.活性不高、水化热不大的硅酸盐水泥
- A.工程总承包单位必须具有与工程总承包项目相适应的资质
- B.工程总承包单位不得与建设单位有直接利益关系;也不得与项目的勘察、设计、咨询、监理单位有直接利益关系
- C.承担项目初步设计的企业,不得参与工程总承包联合体;其下属分公司、子公司及其控股公司也不得参与工程总承包联合体
- D.承担项目初步设计的企业,其下属分公司、子公司及其控股公司可以参与工程总承包联合体
- E.招标文件规定的其他条件
- A.现场施工人员
- B.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 C.项目负责人
- D.项目技术人员
- E.专职安全人员
- A.单开对称道岔
- B.三开道岔
- C.交叉渡线
- D.交分道岔
- E.复式道岔
- A.CPⅡ控制网宜在初测阶段建立,困难时应在定测前完成
- B.CPⅡ采用GPS测量或导线测量方法施测
- C.CPⅡ控制网应按要求沿线路布设,并附合于CP工控制网上
- D.CPⅡ控制点宜选在距线路中线50~1000m范围内
- E.路勘测设计起、终点及不同测量单位衔接地段,应联测2个及以上CP Ⅱ控制点作为共用点
- A.钻孔桩水下混凝土采用竖向导管法。在灌注前,将导管下端下放到距孔底沉渣0.3~0.5m为宜
- B.混凝土的初存量应保证首批混凝土灌注后,使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1.0m
- C.混凝土一经灌注,应连续进行,中途任何原因中断灌注时间不得超过30min
- D.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任何时候不得小于1m,一般控制在2~4m
- E.灌注标高应与桩顶设计标高相同,不得超出
- A.大中型建设项目可研报告经国家批准,其他建设项目按规定已履行相应审批手续
- B.建设资金已落实
- C.有批准的设计文件(两阶段设计有初步设计文件,一阶段设计有施工图)
- D.招标文件已编制完成
- E.建设项目管理机构已建立
- A.20t
- B.30t
- C.40t
- D.60t
- A.长管棚超前支护
- B.小导管超前支护
- C.密管棚超前支护
- D.大导管超前支护
- E.压浆固结超前支护
- A.CPI控制网宜在初测阶段建立,困难时应在定测前完成
- B.CPI控制网应按要求沿线路走向布设,并附合于CP0控制网上
- C.CPI应采用边联结方式构网,形成由三角形或大地四边形组成的带状网
- D.CPI控制网应按三等GPS测量要求施测
- E.CPI控制网应与沿线的国家或城市三等及以上平面控制点联测
- A.全断面开挖
- B.横向台阶开挖
- C.逐层顺坡开挖
- D.纵向台阶开挖
- A.施工准备→长钢轨抽放拖送→轨枕转运→设备编组进场→布枕→钢轨入槽就位→轨枕方正→安装扣件→转入下→循环,长钢轨抽放拖送
- B.施工准备→设备编组进场→长钢轨抽放拖送→轨枕转运→布枕→轨枕方正→安装扣件→钢轨入槽就位→转入下一循环,长钢轨抽放拖送
- C.施工准备→设备编组进场→长钢轨抽放拖送→轨枕转运→布枕→钢轨入槽就位→轨枕方正→安装扣件→转入下一循环,长钢轨抽放拖送
- D.施工准备→设备编组进场→长钢轨抽放拖送→钢轨人槽就位→轨枕转运→布枕→轨枕方正→安装扣件→转入下一循环,长钢轨抽放拖送
- A.承包单位
- B.监理单位
- C.咨询单位
- D.建设单位
- A.安全监督检查单位
- B.建设单位
- C.施工单位
- D.工程承包单位
- A.施工图已经审核合格,施工图预算已经核备或批准是施工招标应具备的条件
- B.建设项目的特殊重点控制工程应一次招标完成
- C.施工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
- D.建设项目分期分批招标的,建设单位应在招标计划中说明已招标内容、本次招标内容以及剩余招标安排
- A.全断面
- B.横向台阶
- C.逐层顺坡
- D.纵向台阶
- A.4m
- B.6m
- C.8m
- D.10m
- A.?<sub>cu,o</sub>≥?<sub>cu,k</sub>+1.645×σ
- B.?<sub>cu,o</sub>>?<sub>cu,k</sub>+1.645×σ
- C.?<sub>cu,o</sub>=?<sub>cu,k</sub>+11645×σ
- D.?<sub>cu,o</sub>≥?<sub>cu,k</sub>+2×σ
- A.全断面
- B.横向台阶
- C.逐层顺坡
- D.纵向台阶
- A.轨节(轨排)组装、轨节运输、轨节铺设、铺砟整道
- B.轨节(轨排)组装、挂线散枕、轨节铺设、铺砟整道
- C.轨节(轨排)组装、挂线散枕、排线散枕、铺砟整道
- D.轨节(轨排)组装、轨节运输、排线散枕、安装扣配件
- A.地质预测→设计→施工检验→量测反馈→修正设计
- B.设计→施工检验→地质预测→量测反馈→修正设计
- C.地质预测→量测反馈→设计→施工检验→修正设计
- D.设计→修正设计→地质预测→施工检验→量测反馈
- A.路基工程
- B.桥梁工程
- C.隧道工程
- D.铺架工程
- A.两相向开挖的施工中线的闭合差不超过规定限值
- B.各建筑物的位置和尺寸符合设计规定
- C.建筑物不得侵入建筑限界
- D.消除两相向开挖的施工中线的闭合差
- A.铁路主管部门
- B.项目法人上级主管部门
- C.投资主管部门
- D.项目法人
- A.长轨节温度应力状态为5MPa时的轨温
- B.长轨节温度应力状态为10MPa时的轨温
- C.长轨节温度应力状态为零时的轨温
- D.长轨节温度应力状态为2MPa时的轨温
- A.台座整平、安装支座预埋板→安装外模、内模、端头模板→安装梁体钢筋→安装桥面钢筋以及预埋件→浇筑混凝土→养护→移梁至存梁厂
- B.台座整平、安装支座预埋板→安装桥面钢筋以及预埋件安装梁体钢筋→安装外模、内模、端头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移梁至存梁厂
- C.台座整平、安装支座预埋板→安装梁体钢筋→安装外模、内模、端头模板→安装桥面钢筋以及预埋件→浇筑混凝土→养护→移梁至存梁厂
- D.台座整平、安装支座预埋板→安装外模、内模、端头模板→安装桥面钢筋以及预埋件→安装梁体钢筋→浇筑混凝土→养护→移梁至存梁厂
- A.钻爆法
- B.盾构法
- C.掘进机法
- D.沉管法
- A.平时检查占40%,集中检查占60%的比例
- B.平时检查占50%,集中检查占50%的比例
- C.平时检查占60%,集中检查占40%的比例
- D.平时检查占70%,集中检查占30%的比例